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启明1626

第46章柔弱腹黑小白花

  • 作者:凤凰鸣高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6-11 19:23:57
  • 完书字数:8704

“而且周起元当年去职,是因为天启三年的‘癸亥京察’,跟李实的关系着实不大,当年赵南星主持京察大计时,著《四凶论》,将齐楚浙党的领袖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贬黜还乡。”

“邹元标当时为左都御史,虽然没有怎么参与京察那档子事儿,但他为了传播濂洛之学,改变士俗,与冯从吾创办了一个首善书院,时常集合志同道合的人去书院讲学。”

“其时,朱童蒙为科道官,担心东林党人主持京察,对他的考核成绩不利,于是就上疏请求禁毁首善书院,并将道学指为伪学。”

“周起元见到朱童蒙的弹劾奏疏后,便上疏为邹元标辩解,邹元标因此乞休,回乡之后闭门谢客,还给朕进呈了一份《老臣请去国情深疏》。”

朱由校说到此处,忍不住朝绕着王体乾东戳西探的启明皱了皱眉,他这表情落到周围其他人眼里,自是被认为这是皇帝不满东林党人沽名钓誉的意思。

“后来朱童蒙被外迁为苏松分守参政,恰恰在周起元巡按域内,端的是一个不是冤家不聚头,周起元又弹劾朱童蒙鞭挞百姓,击毙漕卒,吴民对其恨之入骨。”

“这时候恰好又出了李实的那一档子事儿,朕这才将周起元削职为民,将朱童蒙调回京师,从那时候起,朱童蒙就投奔到你们阉党门下了。”

“倘或这封奏疏当真出自李实,李实想在朕调用苏杭织造的那一百万两银子之时将周起元置之死地,他是绝不会刻意提及那么多东林党人的。”

“朕本来就急需用钱,为这钱处置一个周起元,倒无可厚非,何况李实与他素有嫌隙,他不提高攀龙等人,朕思及周起元与朱童蒙互相攻讦一事,尚且会犹豫是否要就此再开党争之衅。”

“他这么着重一提,难道就不怕朕虑着息事宁人,索性将他的奏疏留中不发了么?李实从前为先帝伴读,当年在东宫之中,谁不是一路谨慎小心着过来的?”

“他若想让朕杀了周起元,便不会这般节外生枝,再者说——”

朱由校喉咙一咯,声调一拉长,立时显出一股哀婉来,“先帝一驾崩,李实就去了苏杭,除了周起元这种阻碍他办差的,他哪里还能与其他东林党人再结下怨来呢?”

“从前那国本之争如何凶险,先帝当太子时受了多少委屈,你们都是亲见的,若不是东林党一力支持先帝,先帝在读书时用点儿份例上的炭,都能招惹出‘妖书案’来呢!”

“就冲着这一点,李实的心里,也总该记着点儿东林党的好处罢?这一码归一码,郭正域当年遭难时,连先帝也是要勉力为他求情的。”

“李实但凡还是先帝的忠奴,就不会把话写得这样绝,因此朕可以断定,这封奏疏一定是他人伪造的。”

朱由校这一番话说罢,王体乾自是更加唯恐自己的脑袋埋得不够深。

启明隔着虚空和意念同情地拍了拍王体乾的头,朝朱由校比了个心,「宿主,你这影帝可真是名不虚传啊,嗓音一变,这柔弱腹黑的小白花人设就一下子立起来了。」

朱由校微微垂着头,仍然沉浸在角色情绪里,没能顾得上回应系统小助手的夸奖。

认真算起来,历史上的明光宗在正式登基前,都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神宗皇帝虽然怠政,但前朝后宫围绕太子之位的明争暗斗在万历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万历十八年,大儒吕坤担任山西按察使,在职期间,他采辑了历史上贤妇烈女的事迹,著成《闺范图说》一书。

当时的司礼监秉笔陈矩出宫时看到了这本书,买了一本带回宫中,明神宗得知后,便将此书赐予了郑贵妃。

于是郑贵妃便命人在《闺范图说》中增补了十二人,以东汉明德皇后开篇,郑贵妃本人终篇,并亲自加作了一篇序文,并让她的伯父郑承恩及兄弟郑国泰将此书重新刊印。

万历二十六年,吕坤上了一封《天下安危疏》,请明神宗节省费用,停止横征暴敛,以安定天下。

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借此事大作文章,以巴结逢迎郑贵妃的罪名,上疏弹劾吕坤,明神宗自然不予理会。

不料,就在几个月后,有一个化名为“燕山朱东吉”的人,专门为《闺范图说》写了一篇跋文,名为《忧危竑议》,以传单的形式在京师广为流传。

文中采用问答体形式,专门议论历代嫡庶废立事件,影射“国本”问题,直指郑贵妃欲使己子朱常洵夺取皇储之位,又称吕坤与外戚郑承恩、户部侍郎张养蒙、山西巡抚魏允贞等九人结党,依附郑贵妃。

明神宗怀疑此书是出自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全椒知县樊玉衡之手,便怒谪戴士衡、樊玉衡二人,尔后因怀疑阁臣张位是幕后主使,又贬了张位。

当时与张位亲近的官员们,如礼部侍郎刘楚先、右都御史徐作、国子监祭酒刘应秋、礼部主事万建昆、给事中杨廷兰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贬斥,此为“第一次妖书案”。

“第一次妖书案”落幕后,明神宗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彻底让步,下旨立虚龄已二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朱常浩为瑞王、朱常润为惠王、朱常瀛为桂王。

朱常洛虽然在“第一次妖书案”后当上了太子,但其实日子并不好过,宫里的人拜高踩低,知道明神宗不喜欢这个太子,便常常欺负朱常洛。

朱常洛出阁读书时,时值寒冬,不想那些在文华殿中伺候的太监竟然不给太子生火取暖。

朱常洛冻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多说一个字,幸亏当时有担任太子讲官的郭正域替朱常洛怒斥太监,太监们才动手给太子生火。

当时,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的政治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朱常洛被立为太子的仅仅两年之后,又发生了“第二次妖书案”。

万历三十一年,内阁次辅朱赓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份题为《续忧危竑议》,署名为吏科都给事中项应祥,四川御史乔应甲的揭帖。

其文假托“郑福成”为问答,言指责郑贵妃意图废太子,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言明神宗立东宫之事,实为不得已,

并大肆批评首辅沈一贯险贼,又说明神宗用朱赓为内阁大臣,是因起名中的“赓”字与“更”同音,寓更易之意,也就是“朱”家要“更”换太子的意思。

朱赓得此书,立即进宫面奏皇帝,明神宗看后大怒,即命东厂“大索奸人”。

当时内阁仅有三人,即沈一贯、朱赓与沈鲤,沈一贯是浙党,与东林党人沈鲤积怨已深,而郭正域又是沈鲤的得意门生,沈一贯便意图反借此案诬陷沈鲤与郭正域。

《续忧危竑议》中指名道姓地攻击了沈一贯与朱赓,他二人为了为了避嫌,不得不带罪在家,沈一贯老谋深算,就此化被动为主动,指使给事中钱梦皋上疏,诬陷郭正域和沈鲤造作妖书。

沈一贯这一招连消带打不但成功洗清了自己的嫌疑,还成功地将矛盾引向了东林党,牵扯出一连串与东林党交好的相关人士,包括郭正域的医师沈令誉,以及佛教禅宗大师紫柏真可,由此引发了一场大狱。

当时刑部尚书萧大亨也想将“妖书”嫁祸给郭正域,朱常洛听说此事之后,几次对身边宦官道,“何为欲杀我好讲官?”

此话相当有深意,诸人闻之皆惧。

为了营救郭正域,朱常洛还特意派人带话给东厂提督陈矩,让他手下留情,陈矩为人精明,尽管太子地位不稳,但也决不会轻易开罪太子,因而郭正域的审讯一连进行了几日,却始终没有定案。

不久之后,东厂又逮捕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皦生彩,皦生彩供出他哥哥皦生光与“妖书案”有关。

当时有个叫包继志的富商为了附庸风雅,曾经委托皦生光代纂诗集,皦生光故意在诗集中放了一首五律,其中有“郑主乘黄屋”一句,暗示郑贵妃为自己的儿子夺取皇位。

包继志根本不懂,便刊刻了诗集,皦生光立即托人讹诈包继志,说他诗集中有悖逆语,包继志情知上当,却也无可奈何,皦生光又拿着诗集去讹诈郑国泰,郑国泰胆小,加上朝野上下舆论都对郑贵妃不利,只好出钱了事。

尽管所有人都明白“妖书案”其实与皦生光无关,《续忧危竑议》一文论述深刻,非熟悉朝廷之大臣不能为,皦生光这样的落魄秀才绝对没有这样的能耐。

但由于明神宗急于平息事端,在东厂的屈打成招之下,皦生光成为“第二次妖书案”的唯一主犯,其人被凌迟处死,家属被发配充军。

在“第二次妖书案”结束后,国本之争仍未停息,福王朱常洵虽被册封为亲王,但长期逗留京师,久不赴封国洛邑。

于是朝臣们又纷纷开始上疏要求其按祖制离京赴藩居住,这其中以东林党人叶向高与孙慎行最为强势。

这样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万历四十三年,“梃击案”发生之后,全国士庶都认为郑贵妃要对太子下手,拥立福王朱常洵。

在众人的压力下,明神宗为保郑贵妃清誉,终于正式下旨命福王到洛邑就藩。

公正地说,明光宗之所以能被成功立为储君,并在万历朝摇摇欲坠地当了近二十年的太子,确实是仰仗于东林党人的维护和保全。

虽然明熹宗登基之后不满东林党人仗着两次拥立之功把持朝政而铲除了东林党,但是一旦提及万历朝时的东宫旧事,纵使是魏忠贤这种从小就陪在朱由校身边的大伴,也没法儿否定东林党保卫太子的功劳。

明光宗虽然不是个好父亲,但是他用他的所有心力,战战兢兢地在东宫当好一个太子,本身就是对他儿子们的最大爱护。

朱由校抽了抽鼻子,调整了一下情绪,索性将这出戏给演到底了,“再看看这奏疏中提到的那几个人,他们到底是跟谁有仇,还用得着朕一一数出来给你们听么?”

“那高攀龙呢,是弹劾了崔呈秀,这就不用多说了;缪昌期呢,是杨涟弹劾忠贤二十四大罪时,京城盛传杨涟之疏乃经由缪昌期草拟,东林党人被逐出京城时,缪昌期又常常不避嫌疑,公开为那些人送行。”

“李应昇、黄尊素呢,都是继杨涟之后,公开弹劾过忠贤的人,黄尊素上过一份《士气已竭》疏,李应昇是弹劾忠贤七十二大罪,比杨涟所劾,还要多出四十八宗罪来。”

“那周宗建呢,就更复杂了,他一开始是斥责忠贤‘千人所指,一丁不识’,后来又跟冯铨结下了梁子。”

“当年他要求朕破格任用熊廷弼,广宁丢了的时候,他正在巡按湖广,为了让熊廷弼摆脱罪责,他就跟着科道官张慎言把冯铨之父冯盛明给弹劾了。”

“冯铨那个大孝子,一见了这事儿,哪有不报复回去的道理?于是他就指使他的门生曹钦程,把周宗建、张慎言、李应升和黄尊素一并给劾奏削籍了。”

“最后再说周顺昌,他也是送行惹出来的事端,周起元去职的时候,周顺昌公开为其饯别,并不惧旗尉在旁,还指名骂魏。”

“魏大中因汪文言案被捕的时候,曾经过吴门,周顺昌不但设宴款待他,形影不离地跟了他三天,还在路上亲口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魏大中的孙子。”

朱由校说着说着,慢慢折转回身,他刚刚起意要酝酿一下那“小惩大诫”的口气,就听得背后传来“咕咚”一声闷响,是魏忠贤又跪下了,“皇爷明鉴!”

“这封奏疏,或许的确是奴婢的手下所为,但他们伪造李实的奏疏,却不是为着要将东林党赶尽杀绝。”

“东厂近日探得一则吴中传闻,黄尊素欲效杨一清诛刘瑾故事,要用李实为张永,将奴婢一党斩草除根,奴婢的手下是为了保住奴婢的位置,这才决意先发制人啊!”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