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启明1626

第21章关宁军到底有多少人

  • 作者:凤凰鸣高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5-26 16:21:47
  • 完书字数:8662

魏忠贤觉得皇帝对袁崇焕的态度十分诡异,之前皇帝为了力保袁崇焕,连孙承宗被言之凿凿地弹劾“冒饷玩寇”都能硬生生说是党争遗祸。

这回袁崇焕依着皇帝的意思呈奏了关宁军兵额,皇帝却又一反前态,从其奏疏中单拎出一句请求让毛文龙移镇东江的建议便大发雷霆。

还一迭声地要传口谕去辽东,让那袁崇焕安分守己,否则便罚跪辕门,简直连一方巡抚的脸面不顾了。

前后反差之大,实在是令人捉摸不透。

在魏忠贤看来,皇帝方才东拉西扯地找的那一堆理由都是欲盖弥彰,只有那一句“朕是为他好”是情急之下的肺腑之言。

可是倘或皇帝是真心为袁崇焕好,为何却独独不许他议论毛文龙呢?

明明先前皇帝提及毛文龙时,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啊。

魏忠贤沉吟再三,总觉得这里头有什么关键信息是他不知道或是无意间疏漏了的。

他一时理不出头绪,忽然皇帝一发问,他却也不敢再在皇帝面前攻讦关宁军虚兵冒饷。

“其实自从上回皇爷要求彻查关宁军兵额之后,高第又重新清点了一遍兵马,回复兵部说之前那五万八千的数目是误报。”

“实际关内外兵数原不止五万八千,关内兵有三万五千五百余员名,关外兵有九万九千五十余员名,只是营伍众多,每月皆有逃亡事故,应补未补者数目参差不齐而已。”

朱由校到这会儿却反而平静了。

他心想,大明要不是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主系统是不会选中他来当皇帝的,反正他的目标是完成系统任务后顺利回家,没必要当真为一个四百年前的封建王朝浪费感情。

关宁军的数额不清不楚就不清不楚罢,关键是它得能打仗。

因此真正的问题便在于,现在的自己,该如何在关宁军士兵数目永远是一笔糊涂账的情形下,做到有效发放军饷,让发下去的钱切切实实地分配到前线那些能打仗的小兵手里。

思及至此,朱由校狠狠地憋了一口气,故意将自己的脸涨得通红,佯装发怒道,“这高第也是个混账的!”

“朕前脚让他上疏乞休,后脚他就说先前那五万八千兵马都是误报,他不会是怕朕要他把虚冒的一半军饷都吐出来,才赶紧杀一个回马枪,自食其言,把五万八千人慌忙改正成十三万四千五百人罢?”

“你知道他这种行为叫什么吗?‘造谣式辟谣’!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明着把朕当三岁小儿糊弄!”

殿内众人顿时又跪了一地,魏忠贤伏身回道,“高第也是怕皇爷说他污蔑孙承宗,所以才把关宁军的士兵数目往高了报啊……”

朱由校提着丹田气儿道,“好得很呐!好得很呐!经臣办理实务,不按真凭实据也就罢了,还敢拿朕当挡箭牌,胆子倒是大得很啊!”

魏忠贤赶忙道,“皇爷若是不信高第和袁崇焕的呈奏,还有巡关御史洪如钟,也覆查了关门兵马的实数钱粮,皇爷您要不要看一看他的奏疏?”

就在这时,启明从屏风后探出了小脑袋,朝朱由校适时科普道,「宿主,这巡关御史的奏疏,倒是一个相对可靠的数据来源。」

「巡关御史即为‘巡按’,是皇帝监督地方官员的一大手段,大明的官方监察机构乃都察院,而这都察院下,则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

「在内则负责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试、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仓场、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则负责巡按地方、茶马、盐务、漕运、关防等,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

「按照大明的官制,监察御史只有正七品,也算是七品芝麻官,品级并不高,但在大明的官场上,从二品的布政使、正三品的按察使见到这巡安后都得毕恭毕敬,甚至俯首至膝,正五品的知府、正七品的知县见到巡安后,须得如见驾面圣一般长跪不起。」

「凡是巡按说话,地方官员皆唯唯诺诺,根本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巡按每到一地,当地官员须把有关政治、经济、军事、赋税等材料整理造册,送巡按审查。」

「因为自永乐年间开始,明成祖派遣监察御史至各地巡视政情,以期达到‘小大相制,内外相维’的作用。」

「这监察御史在巡按地方时,他在身份上代表的是皇帝,正所谓‘代天子巡狩’,位卑而权重,按察藩王大臣、府州县官等各方面考察,特有举报弹劾权力,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无论是政事得失还是军民利弊,都可以直言不讳。」

「明朝中后期之后,巡按御史的权力迅速提升,到了晚明权力极大,不但不受督抚节制,还可以反过来有效钳制督抚。」

「监军御史既可以对他们进行监督,还可以越过督抚单独向皇帝奏报,在实际事务上,巡抚是很难在和巡按御史的较量中占上风的。」

「因为巡抚负责的是地方具体的行政事务,而巡按御史有权对各省已行政务查考得失、纠正奸弊,这就把巡抚置于巡按的监督范围之内了,巡按御史把监察地方核心事务的权力掌握在手中,自然便具有了凌驾于巡抚的资本。」

「譬如说啊,我给宿主举一个明末历史上最有名的巡按牵制督抚的例子,崇祯十五年的‘柿园之役’,当时孙传庭刚刚出了监狱,被崇祯皇帝重新起用,京营官兵腐败无能,他原来手下的那些秦军官兵在项城之战、襄城之战、松锦大战等战役中损耗大半,不得不招募新兵。」

「孙传庭明知这些新兵未经训练,不可轻易出战,但当李自成第三次围困开封时,崇祯皇帝屡屡催促,下旨让孙传庭即刻出关救援开封,孙传庭经不住崇祯皇帝的疾言厉色,只能带兵出关,最终为农民军所败。」

「其实,此时的孙传庭为陕西三边总督,可谓是位高权重,按照后世的舆论,一般都会认为是孙传庭太过‘愚忠’,不懂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才会盲目听从崇祯皇帝的瞎指挥。」

「但是依照晚明的官制而言,孙传庭虽官居督师,可在很多大事上却不得不被崇祯皇帝派来的七品监军御史所左右,孙传庭如果抗旨不遵,他军中的监军御史苏京一定会向崇祯皇帝上疏弹劾。」

「所以对于崇祯十五年的孙传庭来说,他率兵出关尚且有一丝打赢李自成的希望,而若是据关不出,崇祯皇帝是百分之百会将他再次下狱的,这巡按御史在地方上的权力之大,自此便可见一斑了。」

「在历史上,巡按御史牵制地方督抚的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满清入关,直到顺治十八年,满清才废除了这一职位,使得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都察院总理宪章纲纪,因此各御史纠察弹劾的事,必须写清年月与证据,不得以空话诋毁,挑剔细节,监察御史出外巡按后覆命,都御史必须复查称职与否后才得上奏。」

「且凡是御史犯罪,罪加三等,有赃物者,从重论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巡关御史的报奏的确应该比高第和袁崇焕这两个有利益相关的官员更可靠一些。」

魏忠贤的头俯得低低的,一段不长不短的静默过后,他听见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接着开口道,“要说这巡关御史啊,是比一般的地方官要忠心一些。”

“据说当年武宗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回与江彬结伴行至昌平,突然想出关宣府,当时在居庸关巡视的是巡安张钦,他三次上疏劝谏,武宗皇帝都不予采纳。”

“于是张钦只能以巡关御史的身份下令部下不给武宗皇帝开关,且放出狠话道,‘敢言开关者斩’。”

“最后武宗皇帝只得返回京师,待得二十日后,趁着张钦巡视白羊口时,再次微服私行,从德胜门出京师,在夜晚突然疾驰出关,并令宦官守关,把张钦反困在了关内,这才得以如愿以偿。”

“一年之后,武宗皇帝再经宣府返回时,‘张御史闭关三疏’之故事已经盛传京中,最终这武宗皇帝也没有追究张钦横阻圣驾之罪,因为巡关御史刚直不阿,是成祖皇帝留下来的旧制。”

“若是连巡按都欺骗朕,那成祖皇帝若在天有灵,定然是捶胸顿足,恼恨不已啊!好罢,既然你说巡关御史有奏,朕就再听一听这洪如钟的奏疏里是怎么写的,王体乾,你念罢。”

王体乾平声诵道,“巡关御史洪如钟查过关门兵马钱粮实数,奏覆:据查,五年分兵马钱粮实数,除逐月发过外,扣算还官银八千一百四十两,并存剩二项共银三万三千七百二十九两俱以充六年分兵饷。”

“及查各处见在官兵尚有九万三千二百余名,较之枢辅清汰后略有不同,亦未尝少一半,但文武各官名下占役无一非兵,其工食无一非饷,今当限定名数不许过多,另造一册,毋使混淆,亦是清饷一法。”

朱由校提炼了一下主要信息,“依照这洪如钟的说法,如今山海关内外共有官兵九万三千二百余名,只是这‘九万三千名’的数字是‘见在人数’,包括辽东文武各官名下的所有杂役仆从。”

“唔,这事儿倒是稀奇得很,朕一说要彻查关宁军,同一个地方的三个人竟能报上来三个不同的数,他们是合起伙来让朕猜谜吗?”

魏忠贤立刻道,“奴婢也觉得过分,可转念一想,此事发生在辽东,却并不意外。”

“众所周知,这辽西边将皆有豢养家丁的积习,呈报兵员的时候故意加倍多报,用几个人的军饷私养一个自己名下的家丁,也是自李成梁以来的老传统了,只是孙承宗上任三年,却未能革除此弊,可真是……”

朱由校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揭穿道,“忠贤呐,你不会就等在这儿,想趁此机会攻讦东林党跟辽西将门沆瀣一气罢?”

“朕告诉你,朕记得清清楚楚的,这天启初年关宁军草创的时候,这军中的辽人还寥寥无几呢!熊廷弼和王在晋在辽东招募军队的时候,还特意不招辽人呢。”

“一个说‘辽中精锐尽皆一战。虽有存者,皆老弱、焦烂、乌合、溃散之余,一无足恃,甚有奴酋奸细亦充募数’。”

“另一个说,‘臣立法不用辽人,辽人无食,苟得籍民为兵,何暇计月粮多寡,将官利于侵扣,流民乐于藏身,妻室相依,勾奸起竞,纷纷攘攘,衅孽潜滋’,这才过了几年呐,当时你们司礼监自己批的话,难道连你们自己都不记得了吗?”

“这招募辽人、任用辽将,是孙承宗去辽东之后的事儿,但是孙承宗在关宁锦三年,一共才招募了两万五千名辽人,且招募辽兵者与统领辽兵者相分离,这辽人在关宁军中,连一个独立编制都没有,哪儿来的什么势力啊?”

“而且,孙承宗在践行‘以辽人守辽土’时,对客军也相当重视,他还曾经对朕评价过各地士兵在火器方面的特长,所谓‘辽人好浪战,不习用炮车,浙兵习枪铳,不甚习大炮,川、湖兵即枪铳亦少,不甚习大炮,而车炮之用,唯西北兵为惯熟’。”

“即使孙承宗在招募关宁士兵上有什么偏向,那他最偏向的也该是西北兵,孙承宗在辽东创建的车营,是在戚继光和俞大猷当年在山西对付蒙古人的战阵上改良的,须得将步兵、骑兵、火器兵、炮兵混合编成一个大方阵,而西北兵军纪最佳,又善于操练车炮,最适合组建车营。”

“另外,孙承宗在任上时,是不停地要求调发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等地的精锐军士援辽的,倘或东林党与所谓的辽西将门早有勾结,那孙承宗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