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重启一九八七

第101章厂房

  • 作者:那年我吃鸡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7-02 17:51:31
  • 完书字数:4602

丁志远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但那又如何?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和尚摸得,老子就摸不得?

何况这是高大哥的一片心意,他如果再矫情,岂不是伤了高大哥的心?

高启林突然一拍脑袋,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小本子递给丁志远,“这个给你。”

丁志远接过一看,竟然是两本驾驶证,一本是他的,一本是任冲的。

他不禁又惊又喜:“高大哥,这玩意儿你咋搞到的?”

高启林见自己送对了,笑着道:“我们公司不是有几个人去考证嘛,我就顺手帮你俩办了。”

“高大哥,今天时间充裕,晚上咱们不醉不归。”

“成,今天舍命陪君子,大不了明天我睡一天!

吃饭的地方依然是在得月楼。

正月里,得月楼的生意相当不错,只剩下一个小包间,大厅里倒是有地方。

高启林这次带了三十多个司机,在大厅里坐了整整三大桌子。

廖富贵和李卫东还在赶来的路上,丁志远便和高启林去了小包间,喝着茶等老廖他俩。

“对了,丁老弟,上次你说的厂子,有眉目了。”

“哦?”丁志远连忙问,“具体什么情况?”

高启林道:“雨花区有一家生产冷饮的街道企业,效益不好,干不下去了,厂房正在对外出租。”

“厂子多大?”

“占地五亩左右,厂房面积1200平米。

不过厂房状况不太好,我去看过,屋顶都破了。”

“厂房只是小事儿,大不了推到了重建。

高大哥,这家企业为甚么效益不好?”

就跟租房一样,都想找一个人品好、事儿少的房东,这样住起来放心,也舒心。

娶媳妇儿也是同样的道理,先看丈母娘。

一个好丈母娘,不给女儿家找麻烦,不让女儿跟婆家人斤斤计较。

有个好丈母娘,少生是非,家庭和睦。

丈母娘不好,整天搅和,没事生事,有事拱火,搅得家里不得安宁。

所以,丁志远要先了解一下这家街道企业存在的问题,免得将来扯皮。

“唉!”高启林叹了声气,苦笑道:“还能为什么?跟我那边一样,养了一堆闲人。

不干活光吃饭,你说厂子能不黄吗?”

丁志远一点就通,无论是高启林的运输公司,还是他提到的这家街道企业,其实性质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可以被称为劳动服务公司。

劳动服务公司虽然是80年代出现的新事物,但其雏形——包工制——早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了

五六十年代,包工制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发扬光大了。

但包工制是万恶旧社会的东西,是需要被打倒批臭的。

于是,到了新社会,它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劳务派遣制度。

很多人以为劳务派遣制度是后面四十年,随着私营经济发展而产生的。

其实不然,这项伟大制度的拥趸者,不是别人,恰恰是国有企业。

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企业招工受指标约束,并非想招多少人就能招多少人。

为了绕过这种限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就有了固定工和外包工之分。

前者是有编制的,拿固定工资,有各项福利。

后者是临时的,主要从事临时性、季节性、低技能工作。

相对于固定工,临时工没有固定工资,干多少拿多少,这一点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

而且临时工往往被分配到又脏又累又危险的岗位,却常常得不到足够的安全生产培训和劳保用品,结果是他们的工伤和工亡率都更高。

当他们不被需要的时候,当他们生病、受伤、怀孕的时候,或者当他们行为失当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被解雇。

在人格尊严方面,临时工经常被正式工看不起,也被社会上很多人看不起,以至于无法参加一些公共活动和购买一些稀缺物品。

所以,任何时代,所谓的同工同酬、同工同权全都是骗人的,谁信谁傻x。

其实,如果稍微留心一下,后世几乎所有的国企都在实行劳务派遣制度。

反而很多中、小私营企业,却严格遵守法律,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人口增加和千万知青回城,城市就业压力剧增。

为了解决十六岁以上待业青年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后的就业问题,上面开始鼓励地方建立劳动服务公司。

当然,官方宣传上劳务服务公司还有别的作用,比如填补城镇服务业空白,解决吃饭难、做衣难、修理难等困难,以及提供职业介绍、上岗培训、统一管理等服务。

但真正的目的其实只有两个——就业和搞钱。

如此好事,地方上自然愿意干。

于是,各地的劳动局、人事局、工会、街道和国企纷纷响应。

再后来,国企改制过程中,也会将一些冗员塞入劳动服务公司。

这些冗员在人事上与国企保持不变,但经济上只与劳动服务公司发生关系。

其中相当一部分又被劳动服务公司派遣或外包到外单位,通过派遣和外包,原单位不仅减少了冗员,还能坐收外单位的佣金。

甚至有的劳动服务公司还要承担母体大量的退休人员养老责任。

于是,90年代后期,劳动服务公司又成了国有企业的累赘,被弃之如敝履。

总之,劳动服务公司就是个夜壶,用完了就直接一脚踢到角落里。

别看高启林又买货车又买小轿车,但在几个月前,他的运输公司同样半死不活。

高启林的运输公司依附于江南水泥厂,是为了安置水泥厂职工子女就业而成立的。

平时没什么活儿,小伙子们上班期间,不是打牌就打架。

为了找活儿干,高启林一年有一大半时间在外面到处跑。

去年在火车上跟丁志远认识的时候,他就是听说琴岛有家企业要往金陵运货,于是亲自跑了一趟。

结果对方开价太低,不仅生意没谈成,还赔上了来回路费和住宿费。

这个经理当的操心不说,因为赚不到钱,还被厂子里的人各种埋怨。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