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天下归明

第4章大人英明

  • 作者:月下扫雪人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3-28 17:48:12
  • 完书字数:5820

官府大人?李维这话一出,众人先是愣住了,然后个个露出怪异的表情。

其中有人取笑道:“小哥儿如此聪明,怎地竟说糊涂话。别说大人不会来此,就算赶巧碰上了,试问有哪个大人会管这等闲事?”

“笑话,是我丢银子在先,就算是官府的人来了,也要为我做主!”

客人听了旁人议论,心中猜测通州衙门八成不管事,于是越发嚣张起来,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茶保们再也按耐不住心中怒火,都冲了上来开打。

新同知一看场面收不住了,急忙下楼。一边寻思自己刚上任一月不到,料想众人不认得,并不急于挑明自己的身份,只暗自思忖要如何审案才好。

众人忽见从楼上下来气度不凡的三人,都惊讶围观。其中有知道刘美人的,惊呼出声,震惊不已。这刘美人刘诗卿可是通州花榜上有名的顶流花魁之一,寻常根本见不着,场面一时骚动不已。

“诸位,稍安勿躁,官府大人来了!绝不会冤枉好人的。”李维将目光投向了三人之中的新同知。

竟真是官府大人?众人震惊之余,倒是安静了下来。

新同知打眼一看,正是刚才那位据理分析的金头少年。心下诧异,这少年是如何知道他的身份?但眼下审案为先,他并没有追问。

“本官是通州新任同知,今日本是便装出行会友,但既遇到了,那便不拘一格。”

这一句出口,无疑确认了李维的猜想,果然是官府大人,而且居然是新上任的同知,也不知这小子是如何得知的。

众人震惊之余不敢喧哗吵闹,大都退后让出空间。也有几个胆大的不退避,反而围上近前,想看事情究竟如何审断。

“望大人给小民做主!”客人和甄孝一见真是官府主事大人,都叫屈起来。

新同知望着二人,沉吟不语。他有心替甄孝说话,却一时拿不出证据。

左右为难之际,李维再次上前:“大人,甄孝若是赖了客人银子,为何不全拿了,只藏一半?还要自家招认出来?如果他不招认,客人如何晓得?可见他没有赖银的动机。客人丢的是五十两银,甄孝拾的是三十两银,说明银子不是这位客人的了。”

新同知心中一动,好个聪慧少年!他的心中有数了。

“这银子实是小人的,小人情愿只领了这三十两银去罢。”客人一听李维说的,再一看大人眼色,心知不妙,急忙改口。

新同知摸了摸下巴,摇头道:“数目不同,如何冒认?这银两分明不是你的,既然如此,本官就在此合断与甄孝领取,拿回去奉养老母。你的五十两,自去抓寻吧!”

甄孝得了银子,对大人千恩万谢,又再三谢过李维:“这位小哥儿,多谢你仗义执言,日后用得着的尽管开口,我甄孝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李维微微一笑:“这本是你该得的,何必言谢。”

甄孝听了,也不啰嗦,捧着银子回家去了。

那客人则有口难辩,见已经官断,如何敢争,只得含羞带愧而去。

在场众人无不拍手称快,皆高呼:“青天大老爷英明!”

想到为良善之辈主持了公道,新同知心中舒爽,走到李维面前,直视着他。

少年虽然清瘦,但身高颇高,加上一副宽肩,与同知平视起来,有股不输给他的气派。

“现在此案已判,倒是请这位小哥儿说说看,你是怎么看出本官身份的?”

“官靴……”李维躬身解释,“因大人穿着官靴,又气度不凡,所以小的判断您是当地主事的大人。”

人是有气场的。李维初见一人站在二楼雅座花窗前,虽不知身份,但观其气度神色,一身官气,心中大致有数。后见事态发展,此人果断下楼,再一看穿着官靴,更加判定此人必是当地主事大人。又见其态度明显站在店家和甄孝一边,想来是能秉公断案之人,就顺水推舟给了点小小的建议。

至于是什么官职那就纯属运气了,就算不是父母官,想必也没有人会因为被误认作主事大人而不快的吧?

新同知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百密一疏,还是漏了这平时穿惯的官靴。想不到,正是这个小小的细节,出卖了身份。

由此可见这少年的观察力的确非同一般,连带刚才为店家执言的一系列表现,见识之卓越俨然超乎众人矣。

“此案断得妙极,这位小兄弟年纪不大,见识倒不小。”年轻友人将赞许的目光投向了李维,目光中还带着些许欣赏,又对新同知拱手祝贺,“看来大人的通州府后生可畏呢!”

“伯英谬赞了。”见友人对少年如此厚赞,新同知颇为惊讶。

自己同这位好友,同年进士,又都喜作古诗文,虽说年岁差距不小,却结为忘年知交。好友虽年纪轻轻,但性格十分严谨,平素阅人具眼,从不轻易夸人。此刻却对楼下的少年给出了这般高的赞许,甚是难得。

不过能让自己在友人面前不失颜面,完满处理闹剧,属实让人愉悦,也让他不由对眼前少年生出几分好感。

听新同知大人唤友人“伯英”,李维心中一怔,莫名耳熟。

搜寻记忆,几乎是瞬间从脑海中跳出了一位不得了的人物来。心脏不禁跳快了几下,若真是那一位,那今日自己的机缘不小!

穿越以后,自己的记忆力似乎增强了不少,凡是前世读过的内容如镌刻脑中,清晰无比,甚至还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因此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自信。

想到这,李维朝着两位大人微微一鞠,果断挑明:“多谢同知大人和沈大人赞赏,在下不敢当。”说完见两人同时一惊,心中便有数了。

沉默片刻,年轻友人警惕地凝视着李维的眼睛:“你怎知我姓沈?”

果然是他!虽说自己预判对了,但李维还是感到震惊,轻舒口气,调整情绪。

沈璟,字伯英。明朝赫赫有名的戏曲家。1553年出生,现年二十一岁,万历二年进士,刚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沈璟为人正直,尽管后因国本一案忤旨,任光禄寺丞后辞官回乡,但这并不影响李维对这位戏曲大家的景仰之情。

“适才听同知大人唤您伯英,故斗胆猜测。在下记得名伯英的年轻官员,应该只有沈璟大人。”

沈璟为人严谨,李维的这番解释并未消除他内心的疑虑,反而令他不安。

试问有哪一个人,还是一个少年,能熟记朝中官员名字?若非天才,岂不让人怀疑此人是出于何种目的!

“在下并非刻意记忆大人名讳,只因有幸听闻二年进士,大人年纪轻轻名列二甲第五名,便记住了。”看出沈璟的疑虑,李维坦然应对。

这话是事实,他硕士的研究课题是明朝科举制度,如今又有了非凡的记忆力加持,大脑类似搜索引擎,确实不需要刻意记忆。何况沈璟是个名人,自然印象更深。

原来如此,又见少年连自己的名次都记得准确,沈璟心下释然,反倒生出一丝愧疚来,认为自己面对一个小少年未免多虑了。

“无妨。”沈璟摆摆手,索性对大家自我介绍了一番:“本官沈璟,兵部职方司主事。今日前来通州拜访好友,没想到遇上了这么一桩小案,本官从中颇受启发啊。”

沈璟环视众人,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了李维身上。

围观众人都羡慕地望向李维,他们不过从旁吃瓜而已,但此刻都吃出了沈大人对李维的赞赏之意。

赵坤、李垆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则张大了嘴巴惊呆在一旁,目瞪李维,恍如梦中。这,这,这,真的还是从前那个李维吗?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一旁的新同知大人突然开口问李维:“你说二年进士都知晓?那本官也是其中之一。但未能排名在前,赶不上伯英弟啊。你可否一猜本官是谁?”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