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明史评语

  •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4-06 00:55:56
  • 完书字数:3122

第545章《明史》评语

《清史》修的并不快,已经算是很慢了。

从努尔哈赤这位“太祖”算起,一直到康熙,拢共也就四代皇帝,这修起来自然是快的很。

雍正的帝位确实没有被认可,只被追谥为瀛国公,这不在什么务必求真的行列,而是历史惯例。

在《清史本纪》中,同样也是列为《瀛国公纪附恭顺侯纪》。

前者说的是雍正,后者说的是则被砍脑袋的弘历。

鞑子小皇帝弘历的帝位与其说是被废了,倒不如说他的帝位在满清自家法统内就不合法,所以理所当然不被承认。但在史书中还是有详细撰述,并同样被追谥为恭顺侯,包括雍正在康藏里塘被铸碑列传,刻为昏德公的记录也在其中。

《明史》、《清史》两部史书同时成书,并被朝廷出版,刊印天下。

这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前无古人了!

历朝历代,史书修订不仅是胜利者的权利,同样也不是寻常百姓,及至普通士绅能随便乱看的,非得达官显宦、王公贵族才有资格查阅。

如今,大明新朝将《明史》、《清史》刊印下发,并且定价也不高,就是寻常书籍的价钱,甚至还更为便宜,就算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起。

而萧仁方,连带国史院诸史官,在史书编撰完毕后,也都得到了对应嘉奖。萧仁方直接升授光禄大夫,虽然官职没变,但品阶却从正二品连跳两级,到了正一品。

南京天子脚下,近水楼台。

这几日南京士民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几乎都围绕在这新出版的两朝史书上。

《清史》并没有多少人关注,拢共就那么四位皇帝,还是鞑子皇帝,甚至有两个还是入关前和被追谥的,剩下两位要么英年早逝,没啥好说的,要么干脆都经历过,知道什么样。

反而《明史》在民间关注度空前的高,毕竟如今可是大明新朝,承袭的可是前明王朝,就算寻常百姓茶余饭后,也对此颇为好奇。

那些士子读书人更是都想看看,这部被满清鞑子编修了快一百年的前朝史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而且大明新朝又会给出何等评价?

紫禁城三大殿的右边,是文楼和文华殿,这里明初是专门供给太子摄政观朝的场所。嘉靖年间以太子年幼,难以摄政为由,重新收回皇帝便殿,并用于举办经筵,还有殿试阅卷。

清朝沿袭明制,同样也喜欢在文华殿举办经筵,只不过清朝的经筵要用满语、汉文各讲一遍,而且只能跪着论述。

文华殿的后门就是文渊阁了,这里也是皇家图书馆,有大量珍贵藏书,还有皇帝珍藏的一些稀奇玩意儿。

明清两朝,文渊阁都是皇室专用,只有举办经筵的时候,对于有幸参加的文臣,皇帝一高兴赏赐之下,才能来此观阅藏书。

不过大明新朝,皇帝已经将这里全面开放,只要有官职在身,就能进来看书查资料。但必须进行登记,而且不能毁损,若是有所毁损,则要按市价高一倍,赔付金银。

作为起居注官的孟彦,今日一下班,却并未着急回家,而是绕道先去了趟文渊阁。

因为他听说,《明史》、《清史》两部成书,还有修订的初稿、定稿、手抄本,包括皇帝御批都在今日入库。

要是去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走了老远的路,才到文渊阁。

阁前有专门看管的侍卫与女官。

孟彦恭谦的递上自己的官牌印信:“我想来借阅今日入库的《明史》稿件,不知可还有了?”

女官确认了官牌无误,说道:“《明史》的稿件与成书都已经在今早入库,但稿件与手抄本、御批都不能借出,只能进入阁翻阅。成书可以借出,但每次只能外借三日,若有毁损,则按市价高一倍价格赔付。”

孟彦点头:“那我进去看吧!反正现在时辰还早,距离宵禁还有些时间。”

女官收起官牌,又拿起册子翻阅查找了片刻,随即将一块木牌交给了孟彦,上面没写别的,就是记录《明史》稿件与成书都放在哪一层。

“有劳。”

孟彦拱手接过,那些持械侍卫则一直盯着他进入阁内,才收回目光。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