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摇滚人生

第5章新乐队组队指南

  • 作者:马老五婚庆公司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3-15 07:08:52
  • 完书字数:5826

当天徐思阳的驻场演出极为成功,也并没有出现什么遭遇脑残客人装逼打脸的桥段,生活毕竟不是,除了疯子没有任何人会毫无理由的去得罪别人。平常无奇,才是生活真正的基调。

不过陌生小姐姐搭讪倒是遇到不少,社交能力早已点满的徐思阳轻松化解。

只唱了一首“原创”的《安河桥》,其他的选了一些老的乡村、民谣音乐,最后以一首雷鬼乐《nowomannocry》引起全场热舞结束。反馈非常热烈,客人请的酒他以过敏不能饮酒为由,全部转赠现场dj或者酒吧工作人员,卖酒的分成倒是拿了不少。

酒文化在中国非常有特点,没有法定饮酒年龄一说,十几岁的少年天天喝大酒的很多,动不动初中学生聚餐,能喝到胃出血。

这辈子徐思阳打算好好养生,他现在的身体还没有对烟酒成瘾,睡眠质量也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他非常珍惜现在的状态,军训虽然结束了,但他每天六点起床晨练跑步五公里,顺便吊吊嗓子。

酒吧驻场歌手流动性非常大,所以全是现场结算薪酬。当天晚上十点全部赶场完毕后,徐思阳赚了两千六百块钱。

其实好的歌手就是如此,到哪里都不愁生活。

那些所谓的为了追求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混的贫困交加在某地漂泊着的,都是水平不行。他们除了在人生阅历、社会经验上一塌糊涂;演奏技巧、唱功、舞台互动也肯定瘸腿。但凡真有实力的,很快就会摆脱困境。

很多人因为热爱而选择音乐行业,他们不知道的是:所有艺术类的行业,只靠热爱和激情是一文不值的,天赋,比任何东西都更重要!

没有天赋,事倍功半,每天练习十个小时,都不如别人练习五分钟,毫不夸张,差距就是这么大!

要有异于常人的天赋——拥有绝对音准和超强的节奏感,才能从事音乐行业。除此之外好歌手还必须要有生活阅历和文化内涵。

什么是好的歌手?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有些人演唱就是可以打动你——因为生活阅历和思想内涵可以支撑他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并传达给听众。没有生活和内涵的人,唱一些苦情、沧桑的歌曲,那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只会给人矫揉造作感。

除了演出经验以及唱功技巧,歌手还要有个最大的特质——嗓音的辨识度!

这个极其重要,是铁律!没有特殊的专属于自己的嗓音辨识度,绝对做不了成功歌手,哪怕神级音乐天赋都不行,最多做到幕后的创作者或器乐演奏者,比如王菲的御用音乐人张亚东。

所有的成名歌手,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辨识度,而且辨识度还必须是好听的,抓耳的,难听的辨识度还不行。另外除了要有绝对的音感、节奏感,唱跳歌手还需要有完美的身体比例和动作协调性,此外还要有一张漂亮的脸。。。所以具备所有条件的,几乎是万中无一。

好在徐思阳这些都有,他的嗓音辨识度很高,音域宽广,低音厚重、高音穿透力和金属感极强,又带有一点磁性,几乎一开口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非常抓耳。

什么是穿透力和金属感以及磁性?参考山东唯一指定天后蕾哈娜,以及枪花乐队的主唱罗斯。

...

徐思阳的日子就在大学生活和酒吧驻唱中波澜不惊的度过,随着每晚稳定的发挥,他在京海的酒吧音乐圈越来越火,有了大批的拥趸,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出圈了。收入也越来越高,一个月后就暂时达到了小康水平。得亏这个年代没有自媒体和直播,现在的粉丝也没有后世那么脑残激进,所以基本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

他很享受这种生活,并不特立独行,白天正常的上课,有意无意的慢慢接近韩晓。以徐思阳现在的段位,要追任何一个大学女生,没有任何难度。但他并不着急,慢慢品味着这别样的温情,韩晓肯定知道了他的心意,彼此在心照不宣中保持着一种清纯的小暧昧。

几周后的一个周六,李响找到了徐思阳。

“兄弟,我找了几个不错的哥们儿,明天上午在音乐系的排练室,一起去面试一下?”

“主音吉他和节奏吉他我都可以,另外兼主唱,你自己的定位呢?”徐思阳问。

“我比较喜欢做吉他手,但是水平最高的是键盘,钢琴我从小练到大,十级证书。”李响说,“但是我喜欢金属布鲁斯和后朋,一直想当个牛逼的吉他手,哈哈哈。”

“我们先不急着确定乐队风格,先把人搞齐,排练起来磨合了才能确定所有人的喜好。我建议你先玩键盘,先玩最擅长的,后面缺位了再看着补。”徐思阳思考了一下说。

关于乐队的音乐风格他心里早有明确的定位,并且规划好了未来五到十年的风格走向。大众喜好和未来音乐潮流走向,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但这些他并不打算和任何人说,生活告诉他,要说服一个人在任何想法上绝对的认同自己都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关于艺术理念,这可是艺术家们的逆

鳞。

仅仅因为艺术理念不合,亲密伙伴闹翻而形同仇雠的例子太多了。他只会用行动和实力,潜移默化的让身边人成为认同者和追随者。

“现在需要补一个贝斯手,一个鼓手,一个节奏或者主音吉他手,这三个齐了就差不多了。”

“嗯,明天有几个人来聊,都是想组乐队的,就是互相切磋切磋,毕竟找队友是相互的,中午食堂二楼聚餐,我组织好了。”李响说。

第二天上午十点,徐思阳和李响准时来到音乐系的器乐排练室,里面已经有五名男生,两名女生提前到了。所有人都背着自己的乐器,除此之外排练室里面电声乐器四大件、各种民乐乐器,音响麦克风都齐全。

“来了,咱们先玩着,今天把大家聚到一起就是想着先都彼此认识认识,都是准备玩乐队的,看看能不能找到队友。”李响进去后和每个人打了招呼,并热情的开始组织调度。

来的人里面大一的都认识徐思阳,对他在军训拉歌会上的表演印象深刻。其他学长学姐们并不认识,都是被李响软磨硬泡的拉过来的,他们第一次见到徐思阳只是觉得眼前一亮,太帅了,这在乐队中属于大大的加分项。

在中国,要组一支新乐队的话,不能说是面试招募乐手,因为搞艺术的都是老子最牛逼,没有成名的新乐队,要面试老子,你算老几?

可以和要拉拢的乐手简单提一下自己要玩的乐队风格,比如你是想玩金属,还是玩朋克,或者是玩布鲁斯,理念爱好不同也没关系,不要把前期的理念和设想太当回事。

因为所有的伟大乐队最终形成的风格,都是在逐渐演化不停的磨合中才能成熟,期间还难免会换人。可能到最后,和他们最初的设想风格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在新乐队组建前期,一个乐队的绝对核心:主要词曲创作者,可能都不是最需要的,最需要的是发起者,也就是组织核心。只有他才能把所有人牢牢的粘合在一起。搞音乐的大多都是内心非常敏感和情绪化的人,团员之间怎么和睦相处,是很重要的一环——所有人只有才华没有情商,乐队会说散就散,那还不如都去solo,没必要组乐队了。

所以前期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人,擅长社交,自来熟,去负责拉拢心仪的乐手。往往都是先交朋友,然后在交往中玩几次乐器配合,就互相大概了解是什么水准和性格了,好在李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徐思阳虽然也能做到,但是他了解李响,知道他超强的社交活动能力和执行力,所以就没有越俎代庖。而且他们前世的乐队只是校园玩票,就李响水平最高,这一世要做就做真正的专业乐队。

而李响背靠音乐系,更容易找到最好的乐手。

本站网站: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