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刘备!重振汉室,从纳妾开始

30:耕战分离!去常山(求鲜花!求评价!)

  • 作者:是绘梨衣吖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3-18 07:28:56
  • 完书字数:4856

转眼几日。

便到了年关。

刘府上上下下均是欢天喜地。

不仅是刘备大手笔的打赏,还是蔡琰,与貂蝉两位夫人前后为刘备诞下一子,均是值得庆贺之事。

大过年的。

汇聚在慈善广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大多都是流落在外,无家可归的穷苦百姓,有的是想南下寻亲,也有的想要去世家大族那里讨生活。

过年当日。

刘备带着已经可以自由活动的蔡琰,以及乔氏,黄舞蝶等女,以及关羽,张飞等前来施粥,发放过冬物资。

广场内外的百姓,均是夸赞刘备仁德无双,当世圣人。

这一句。

那一句的。

很快就连成片。

一时间。

山呼海啸。

就连数里之外的洛阳城内,也听得到。

不少百姓,士人不用听就知道是刘备在施粥,救济,有人对此夸赞刘备,也有人抨击刘备。

甚至还有士人觉得刘备愚蠢至极,居然接济这些贱民。

基本上。

洛阳城内的中上层,都鄙夷,甚至不喜刘备这个做法。

但是底层的百姓,却对刘备歌功颂德。

广场上。

刘备带着蔡琰发放过冬的物资,如一些木炭,粮食等等。

蔡琰也乐在其中。

觉得这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刘裕祈福。

“夫君,洛阳城外都有这么多流民,那大汉其他州郡岂不是?”

蔡琰有些累了,依靠在刘备身边休息,望着眼前这些骨瘦如柴,身上单薄的百姓们于心不忍。

“文姬你认为呢?”

刘备不置可否。

这件事情。

洛阳里的权贵知道。

九州官员自然是知道的。

可他们对此,都是视若无睹,并不在意。

只要自家繁荣富贵,天下百姓兴亡与他们无关,甚至还要趁机在榨干一下这些轻贱的百姓。

“夫君……”

蔡琰心中不忍,忧心忡忡。

“夫人不必担心这些,夫君自有打算。”

刘备安抚着蔡琰。

这座大汉朝已经烂掉了。

自上而下。

从皇兄汉灵帝开始,再到张让,赵忠之流。

甚至朝廷三公九卿都在世家大族的手中,以及买卖关系上来的人手上,根本没有多少治世之才。

想要重塑大汉。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破不立。

“夫人,你且先回去休息吧。”

刘备让家奴护送蔡琰回去,自己则是喊来高顺。

“主公。”

高顺龙行虎步而来,面色沉凝。

他亦是贫苦人出生,面对此情此景,心中哀怨,只能尽自己所有帮助刘备去接济这些难民。

“高顺,本王知你有练兵之能,且当世绝无仅有,本王便令你从这流民之中挑选出八百青壮,训练一营,你觉得如何?”

刘备心中早有盘算。

在招募到高顺之后,就有计划。

可后续并没找到合适的从军人选,便一直搁置下来。

如今这一批流民之中,多是青壮,拖家带口,显然是从一地或者相邻几地一起迁移而来的百姓。

拉出来练兵,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主公让末将练兵,末将自当遵守,但。”

对于刘备的信赖,高顺自当喜悦,可还是犹犹豫豫。

“你是在担心招募了这些青壮之后,这些老幼妇孺无处安置?”

刘备看着支支吾吾的高顺,这完全不像是那位军令如山,不可动摇的高顺,一言道出原因。

“主公恕罪。”

高顺单膝跪地。

这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有点僭越之举。

对于军人来说,是不可饶恕之罪。

“高顺何罪之有?”

刘备见此,连忙扶起高顺。

“你有此心,足以见得高顺德行,本王甚喜。”

说着。

刘备想到一件事情,再思量了一下自己宝库内的资源,决定试试施行耕战分离的军队体系。

耕战分离。

既是兵主战,民主耕。

如今的军队机制是军屯制,闲时耕地,训练,战时批甲上阵。

不能说这种制度不好,但贴合实际情况。

要知道。

如今生产力明显不足。

尤其是青壮年被拉去当年,家中仅剩下老幼妇孺耕地,生产力更完蛋。

施行军屯制,必不可少。

但如今。

刘备有系统加持,资源源源不断。

甚至未来还有机会搞出曲辕犁,或者一系列黑科技来提升生产力,这耕战分离倒也不是不行。

兵士就练兵,无需屯田。

不过嘛。

刘备也须知步步缓行,免得步子太大扯了裆。

“如此,高顺你就此地招募八百青壮,前往颍川封地训练兵马,招募兵士家人全部安排在颍川封地。”

“至于开山恳田,本王自会向陛下请旨。”

“一应资源,从府库中出。”

刘备想了想,暂时做出这个决定。

同时,刘备还将后世的练兵思路交给高顺。

“过几日,本王撰写一本练兵之法,高顺你将之融会贯通,或能将这八百兵马练至巅峰,超过秦锐士,魏武卒!”

后世的练兵法,自然是兔子的军纪,练法。

再加上现世的阵法,融会贯通,或有奇效。

“末将遵命!”

高顺闻言大惊之时,同时大喜。

秦锐士。

魏武卒是何兵马?

当年战国时期最顶尖的士卒,绝对是强兵。

如果自己可以训练出超越锐士,武卒的兵马,绝对可以名震天下。

同时,刘备的计策一下子不仅解决了兵源问题,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实属一举两得。

很快。

高顺开始招募青壮,给他们讲解一番刘备的命令。

一时间,数万百姓纷纷跪地,山呼海啸般的夸赞刘备仁义之举。

这数千人。

自然而然进了刘备的封地,成了私户。

这种做法。

在世家大族中屡见不鲜。

刘备只是搞了这一小批人,像是各地豪族,大家,哪一家没有上万乃至数万私户,以及数百,乃至上千的私兵?

此处事了。

过了几日,罗网传来消息。

赵云已经回到家中过年,并且会在家中停留数月,直到春耕之后再离开。

“既然如此,赵云你可跑不了了啊!”

刘备大喜,旋即带上关羽,张飞,以及数十私兵前往常山。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