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明末1625

第62章 要致富先修路

  • 作者:三十二般变化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1 04:01:42
  • 完书字数:7650

明末1625

方便书友们看书看得爽,从今天开始本书的两更时边为早上九点半和九点三十五分,两章之间只间隔五分钟,连更两章以免上午更了一章。朋友们等不及下午那章,心里烦燥!请书友们注意。

“老爷,再走几里路,就要到盐井卫的县城盐井镇了书幢在贺文龙的耳边道。

“哦?”贺文龙对身后的六十名衙役沉声道:“都给我小心点。这盐井镇失去朝廷管制已经数年,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很可能有山匪恶霸占着镇子,给我拿出必死之心

“是!”衙役们齐声应道。但是他们的“必死。之心显然不太坚挺,这一声“是”字。回答得有气无力,歪七到八。

贺文龙摇了摇头,苦笑着继续向前走。他在两天前从西昌向南出发,将张子元和猛如虎抛在了西昌。当小马超看着张子元那张满是怠慢的脸出现在城外时小马超的表情就如同现在的贺文龙一样,充满了苦笑。

“哈,老爷,这里的路修得好平。”书幢突然发现一条黄土大道。笔直地横在前方,向着他们将要去的盐井镇方向延伸而去:“这是盐井卫以前修建的官道吗?怎么修得这么真大?”

贺文龙心里也大感好奇,这盐井卫不是荒僻之处吗?怎么修着这么漂亮的官道,看这宽度,比起成都府旁边的小县城还要修得好,这不是扯蛋么?贺文龙跳上官道,用力踩了踩地面,黄土路很结实,不像是假的。

这时一辆牛车从旁边经过。牛车是两头牛拉着的,车头上坐了个普通百姓打扮的汉子。拿一根树枝赶着牛,牛车上拉着满满的一车煤。

明朝民间允许私人挖煤所以贺文龙倒也不奇怪,他在来上任之前也调查过盐井卫的情况,知道这里有个叫盐边的村子是产煤的,见这百姓拉着这么大一车煤向盐井镇跑小他忍不住招呼道:“这个乡亲,麻烦问个事

那村民见来了外乡人,穿一身文士袍,面相倒也和蔼。笑道:”先生请问。”

贺文龙道:“请问这盐井卫还太平吗?有没有什么恶霸土匪作乱什么的?县城可安好?。

“您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那乡民笑道:“你看我拉着这么大一车蝶向镇子上送。就应该知道镇子里太平着呢,若是有恶霸土匪作乱。谁还没事到处拉煤。

看您这样子,是要去县城吧,跟着我这车走,一会儿就到

“这几年一直都太平着?。贺文龙心里奇道,难道这就是古圣贤说的无为之治,没有人管的地方反而太平?

“那到不是。”乡民笑道:”以前有个叫焦鹏的恶霸,把乡亲们折腾得要死不活的,不过半年前,现在的镇长老爷来了,他把焦鹏抓去挖蝶。这镇子一下子就太平啦。新镇长老爷还教咱们怎么种庄稼种茶树”今年的田地长得很好眼看就是个大丰收,哈哈!您是来经商还是怎么着?您这时候来盐井镇,可真是来对了,要是早半年来。您也得受那焦鹏的气

“哦?。贺文龙其实是个清官,很关心民生,他忍不住心里想到,这新来的镇长听来倒是个好人。他叫书幢和衙役们跟在牛车后面。顺着黄土大道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那赶车的乡民聊了起来。

“这新的镇长老爷向你们收税吗?”贺文龙问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没收!”那乡民笑道:“不过镇长老爷说了,如果这镇子以后收归国家管了,就一定要交税,说什么每个人民都有建设国家的义务”不过税收应该要合理。什么收入低于多少的不用交,收入高于多少的要多交什么的,呃,听不懂,反正仔细一听就是,我们这穷镇子的人交不了多少。镇长老爷是个好人,他说的应该没错!”

“啊!这可是个有见识的人啊贺文龙听到那句“每个人民都有建设国家的义务。顿时感觉找到了知已。这是爱国之士,等我上任了县令,一定要好好和他聊聊。

不久之后,牛车来到了盐井镇的镇门口。破败的镇门此时已经焕然一新。用上好的古木制成的木板大门涂着桐油,看上去精神焕发。贺文龙大感有趣,他能猜到这是新来的镇长干的。

一进镇子,就能感觉到这个镇子充满了活力,街上的行人都带着笑容。言谈举止都充满了自由自在的感觉,看到他们这群川乡人,并没有排斥的表情,这和大多数的偏远小镇完全不同。

街上商号很少,看来这个镇子的商业并不发达,这里又是穷山恶水。农业也不发达,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快乐?贺文龙感觉有些奇怪。

这时一个汉子打着赤膊从贺文龙旁边走过,他肩上扛着个不大不的袋子。全身肌肉结实,但是上面流畅着汗水,显然刚刚工作完。正要回去休息,这人也是满脸含笑。贺文龙忍不住拉住他道:“这位壮士。忙了什么活儿呢?”

汉子笑道:“我在镇长的堡里给炉子添了一天的煤,现在正要回家休息呢

“添煤烧炉?”贺文龙上上下下地瞅了汉子几眼,道:“烧炉添煤可是累活,你还这么开心?,小

汉子扬了扬手上的袋子,笑道:“这一袋盐,是我今天的报酬。哈哈。这可是好东西。我这一天活儿。干得值得。

“这个,镇长。不简单啊!”贺文龙对着自己的书幢叹道:“这镇子失了官府管制,在一个镇长的管理之下,居然如此太平,人人脸上见得笑容,真是不简单。咱们赶紧去县衙门安顿下来然后我要登门拜访他。”

“大王,朝廷的人来了。”李逸风走进了郑晓路的书房,恭敬地道:“来了六十二个人,其中六十个是衙役。背上背着水火棍,袖子里装着铁尺。有一个官员,但穿着便服,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官,还有一个书幢。我们在三里外就发现了他们。为了避免了起麻烦,我们将守镇子的士兵都撤了,现在都躲在堡子里。只派了几个人远远地监视着他们。”

“好,先摸清楚他的来意,再想办法对付。”郑晓路嘻嘻笑道:“朝廷的人既然来了,看来凉山地区已经被朝廷控制住了,你去将镖师兄弟请来,咱要托他回一趟成都,将成都的消息送些回来,两眼一抹黑的呆在这里半年了,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可好。早点摸清楚情况。我也得安排这里的锋铁块运回红崖子山,我们的粮食和抢的焦家的粮食都快要吃完了,也需要补给。”

贺文龙好不容易在镇子的角落里找到了县衙门,这座县衙门因为年久失修,又无人居住。不但已经摇摇欲倒而且还结满了蛛网,布满了灰尘。

还好这些事早在贺文龙的预料之中,他随行带了许多东西,包括食物、笔墨纸张、各种办公用具和生活用品六十名衙役一起动手。将衙门给前前后后的打点了一番。县衙门终于算是再一次屹立了起来。

有了自己的庙堂,贺文龙感觉自己的腰杆子就有点挺了,他穿上县令的官服,赶紧发了个安民告示小上面说什么朝廷还没有放弃你们。朝廷又回来了,以后会有更好的生活,反正就是这一类的官话。不过贺文龙悲哀地发现,镇民们对他发的安民告示一点都没有兴趣,没有人来歌功讪德,也没有人来他的衙门向他请安。甚至连上衙门来喊冤的人都没有不对啊,再怎么不服王化的县城,也应该有人喊冤才对,贺文龙郁闷地想,算了,过几天再考虑这问题,今天先去拜访一下这里的镇长吧,要当好一个地方的县令,和当地的豪门大户搞好关系也是必需的一步。

贺文龙出了县衙门,一边问路,一边向着昔日的焦家堡,如今的镇长办公室走来,刚走到办公室大门外,突然就听到一声凄厉的大喊:“冤枉啊,老爷,您要为我申冤啊!”

贺文龙大喜,哈哈,终于有人喊冤了。看来我穿着县令的衣服在街上这么一走,效果就有了。他张大眼睛,四面八方一找想看看是哪位乡亲在喊冤。

只见一个小老头儿,正跪在镇长办公室的门口。对着里面大呼道:“老爷,您要为我申冤…”

啊!这老头儿居然不是在向我喊冤,而是在向镇长喊冤?贺文龙只觉心中的热气有如被人泼了一盆冷水,哗地一声,降到了冰点,搞了半天。我是在自作多情啊。

“镇长老爷,我家的桃树。长得又高又大,从墙头上伸进了隔壁王家的院子?王家的三娃子,说是树梢既然伸进去了,就是他们家的,他们就把那树梢上结的桃子全摘走了,我冤枉啊,老爷,您得给我做主,把那些桃子要回来啊。”那老头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老头儿旁边跪着一年轻人。正是隔壁的三娃子,这年轻人大声道:“镇长老爷,我家院子和这李老头儿的院子有墙相隔,以墙为界。有眼睛的人一看就明白,他家桃树长进我家院子里了,自然就是我家的了。我摘他几个桃子,天经地义,请老爷作主啊。”

贺文龙听得脑壳一痛,这种案子是最难扯的,天知道要怎么判。一般碰上这种事。两边各打几板。然后糊弄一下就算完,连他也不知道到底该帮哪一边,不知道这个镇长老爷究竟要如何断这案子,

贺文龙只见镇长办公室里走出一年轻人。满脸含笑,贼闷兮兮。他对着李老头儿和王三娃子笑道:“你们两人真是小气,不就几个桃子嘛。争来争去有个啥意思。李老头。你那几个桃子,俺买了,这是一徒银子,你拿去!”

“王三娃,那几个,桃子现在是老爷的了。不过嘛,既然它长进了你家院子,老爷就送给你吃了,但是,你总得对着帮老爷种桃子的李老头儿说声谢谢吧?”

王三娃见镇长老爷发话,哪有不遵,赶紧向李老头儿道:“谢谢您老人家送我桃子吃。”

郑晓路嘻嘻地笑道:“好了冤情还有没?”

“没了!”李老头和王三娃目瞪口呆。这样断案子的,这世界上绝对仅此一位,再无第二个。

“没有冤情了就回家洗洗睡,别在我这门口堵着,一会儿煤车又要来了!”郑晓路笑道,他挥了挥手。正要转身返回自己的房间。

突然见街边冲出一个穿着县令衣服的读书人,正是贺文龙,他双手空空,满脸怒容。对着郑晓路大声道:“好你个镇长老爷,居然如此胡闹断案,视我大明律有如无物,可恶。实在可恶!我要和你理论”举报错误和落后的章节是对来书最大的帮助,来书承诺所有的举报都会及时处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