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900人从1620开始

第17章台南人的工业计划

  • 作者:坐等升值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3-12 15:49:35
  • 完书字数:6782

这波穿越众相对于其他的配置中多了武备优势,这主要体现在港口中的那艘海警船和货轮里的那些武器。

前者具有一门76毫米速射舰炮,最高射速高达每分钟120发,加上两门30毫米单管武器站,这种火力足以碾压这个时代任何一支舰队。

武器储备数量一支没有公布给穿越众,但是从陆军和海军的射击训练,偶尔能拿出来轻重机枪、狙击步枪和迫击炮、107之类的武器来看,数量显然不少。

也有不少穿越众根据那间舱室的尺寸做出过一点推测,算上所有穿越者每月一次10发56式半自动步枪射击训练,大家估计武备储量足够900人维持20年以上的武器优势和使用。

当然,这指的是常规冲突消耗。毕竟管委会也没指望这些只训练过几次射击的穿越众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所以这个消耗是按照陆军和海军处置战斗时的消耗量估算的结果。

这是相对于其他穿越团队的优势,弱点却也更加明显,那就是这一波900多人的穿越团队中居然找不出工业党。

分管工业的常务委员柴旭升也只是某重工集团的技术骨干,说他是机械师和设计师更准确,真要是让他去炼钢,那就有点难为人家了。

这也是穿越众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一直没有搞工业建设的主要原因。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四月一日,管委会月初例行会议。

梁旭升给不出具体的工业计划,所以他只能大致规划出两条路线交给管委会讨论。

第一条就是拿着穿越模板进行复制,因为每一本穿越,尤其是群体穿越的都是作者们查阅大量资料后预设出的结果。

可能其中存在着许多不够严谨的结果,但这一定是一条相对来说更短暂高效的发展计划,毕竟穿越的作者们都是在网络信息支持下拟定的发展计划,这其实参考价值很高,甚至大多数直接拿来用也没有问题。

梁旭升的报告里也提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是一些适应时代和环境的问题。许多穿越在穿越时都会选择一个适合开启工业的地点,这一方面台南可以说是成功避开了大多数优势,所以想要复刻穿越制定的那种工业路线,工业基地就需要重新选择。

第二条则是另起炉灶计划,和上一条类似,也是换个地方去搞工业。只不过这方面梁旭升玩了个大的,他想要把工业基地直接设置在千里之外的澳大利亚,去那块还未被发现,又是遍地矿藏的土地上搞工业。

两条计划各有利弊,前者意味着工业区会在台南辐射范围之内,比如中经常出现的海南岛、中南半岛甚至大明沿海的某处工业区。

优点在于其他穿越给出了具体发展线路,资源利用率会更高。而且这些地点可以快速高效的吸纳大明及周边人力资源,发展速度会很快。

第二条则是完全独立的发展路线,澳大利亚也好,或者选择更远的美洲大陆也行,反正货轮上有采油和炼油设备,在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去哪里的区别并不大。

只不过选择这样的地区意味着缺少人力资源,无论是原材料采集,工人培养,都将会严重阻碍工业发展的速度。

很多穿越中提及的利用北美原住民、澳大利亚原住民之类的说法被梁旭升给否了。这不是梁旭升不认可对方的设想,而是他没这个时间和能力去培养那些原住民。

不说原住民的文明程度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培养成合格的工人,就是双方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的。

大明的工人可以在语言方面无障碍相互交流,这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只要教育部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来投入基础教育,工业发展的进程就可以走上快车道。

当然,梁旭升仍然倾向于把工业基地建在澳大利亚。

他的考虑是希望台南方面吸纳并培养大明劳工,然后使用客轮或货轮将人力资源送到澳大利亚去。

这么做或许会增加运输成本,可好处也非常明显。

第一个好处是保密,澳大利亚那种地方的泄密成本非常高。任何一个国家或势力想要去哪里打探机密,以当前这个时代的帆船航行能力,成本都会高的吓人,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第二个好处则是留给穿越众一条后路,真要是哪天这帮穿越众在台南玩不下去了,大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的开船跑路重新开始,完全可以从容撤退,依靠工业基地再打回来。

优缺点都被梁旭升罗列在了众位委员面前,按照管委会开会的习惯,每个委员拥有一次外行质询的机会,所以邵威这个首席委员率先开口问道:“梁委员,我们人数只有900多个,目前各个部门都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现在组织人手开辟工业基地是不是有点早了,我的意思是,这个时间点是否能够延迟一些,等我们培养出一批人才和劳工,再选择开辟工业基地?”

柴旭升摇了摇头道:“理论上依靠我们现有装备和设备,延迟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里我考虑了我们大家的年纪,携带过来的那些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我建议还是尽快开始才是更符合情况的选择。”

“船只使用寿命有限,我们能够解决的只有燃料和部分润滑油的问题,我们连基础保养的能力都没有。所以我认为,与其放任那两艘船在港里慢慢腐烂,不如趁着它们的状态良好,充当我们开辟分基地的交通工具。”

梁旭升提及的船只问题确实是所有穿越者们最为看重的事情,船只停泊在港口里一样会持续降低状态,就算氧化的速度很慢,终究还会有水生物附着在船底一类的情况必然发生。

所以关于五艘现代船只的使用,管委会其实也有过考量。

比如排水量较小的渔船和帆船游艇,这方面管委会就并不太在意。因为体量小,所以只需要很小一个船台就能够清理船底的那些水生物。

燃油和保养方面的问题也不大,使用到管委会搞出蒸汽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两艘大船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不说管委会暂时没有能力开挖足够容纳大船的船坞,就是很多需要保养的构建也绝对不是缺乏起重设备的管委会能够解决的问题。

所以最好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趁着这两艘船报废之前,尽可能的把它们用到极限,然后在它们彻底失去作用之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冲滩,当做堡垒或者工厂来使用。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并给还是携带了大量现代工业设备的情况下,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将一切资源最大化利用,所以包括客轮上穿越众携带的智能手机、电脑一类的电子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东西送到一个一两年都不会被人发现的地方使用更方便保密。

梁向东开口问道:“具体使用次数有估算吗?第一批物资和人员计划要多少,去往澳大利亚之后的建设周期会是多少,这涉及了很多准备工作,而且我们的海警船也面临这个问题,工业部计划多久时间能够制造出海警船的替代品。”

梁旭升想了想说道:“两艘大船可以运送我们往返台南到澳大利亚两到三次,之后就需要进行一次小范围的保养。这方面我们还可以选择重新顾虑润滑油的方式让船只勉强继续运行几次,风险不算太大,但也已经是极限了。”

“我们没有专业的化工人才,理工科人才的储备也很少,所以目前能够依靠的只有货轮中的那些援非设备和我们自己重新开启研究。这也是我选择在澳大利亚开启工业基地的主要原因,那就是运力不足会印象发展速度。”

“坐在矿车上发展工业总比留在这里依靠风帆动力的船舶缓慢积累要好,所以至少100到200名穿越者,500到1000个劳工,一到两年的时间,我才有把握搞出海警船的替代品。”

看着大家若有所思的样子,梁旭升又解释道:“我说的解决方案是类似19世纪中后期的那种铁甲舰,或者干脆就是蒸汽动力的木壳船。”

邵威道:“你的意思是,解决船用蒸汽机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梁旭升点了点头:“如果使用货船上那些设备,我有把握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搞出来。但是考虑到产业配套需要时间,采矿效率也非常有限,所以这个时间大概率会延长到2年。不过做出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我们还有电脑可以辅助设计,家底还是很厚实的。”

邵威点了点头道:“最后一个问题,我看很多穿越都会用一些初级工业品来换取资本,在此之前彭少杰也提到过商品不足的问题,那么你准备解决初级工业品的生产问题,这些东西有必要都在澳大利亚生产吗?会不会因为运输效率低而影响到台南的贸易和发展。”

梁旭升笑道:“这个没有什么影响的!我最近也翻了不少大家提供的穿越和相关资料,所谓的初级工业品无非就是香皂、香水、玻璃品和部分燧发枪火炮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在台南生产,前往澳大利亚发展的部分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要直接投产货轮上的炼钢设备、采油和炼油设备,那边主要是重工业发展。”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