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四百零七章 钟院士,跟我一起干吧!

  • 作者:想要上岸的鱼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3-23 18:07:47
  • 完书字数:4450

鹭岛高崎国际机场。

“周伯伯,钟院士几时到?”

陈灏站在接机口,难得的有些失态。

准确说应该是激动!

因为他要接机的人叫做钟南山!

与谐音相同的终南山一般,这个男人就像是一座大山,坐镇在华夏神州大地上,镇压一切邪崇!

虽然与钟院士素未蒙面,但是陈灏却是极为敬仰对方。

就像是自己的老师史蒂芬教授一样,发自内心的敬佩。

钟院士的名衔很多,什么呼吸内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等等。

但是最厉害的还得属最后两个: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成就数不胜数,但是整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便是2003年的那场非典,以及2020年描述了会被404的那场“战疫”。

什么是国士无双?

钟院士这种就是!

有人喷他,陈灏可以淡然一笑,但要是有人喷钟院士,陈灏绝对不能忍。

这个男人对共和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袁隆平院士一样,换成古代都是可以建庙立祠的存在!

“小灏,你这都问了我3遍了。”周瀚清无奈地一笑,其实他内心也稍微有些激动,作为一个青壮派官员,对于钟院士不比陈灏的敬佩少多少。

“还有五分钟,钟院士应该就出来了。”

周瀚清拍了拍陈灏的肩膀,笑道:“真是想不到我们的大校长还有紧张的时候啊,啧啧啧。”

陈灏周瀚清翻了个白眼,撇撇嘴,“说得周伯伯你不是一样,你刚刚看了几次手表?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有12次了吧?”

“咳咳,我这不是等会还要回机关嘛,单位事情多,怕耽搁了。”周瀚清脸不红心不跳,非常皮厚地辩解道。

“我真的信了!”陈灏呵呵了一声,这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么。

一旁的市长秘书小黄,以及其余几位的媒体和有关部门的同志,看着这二人的对话,难怪都是伯侄,岁数相差不小,但是中二程度不分高低。

就在两人斗嘴的时候,前方传来一篇喧哗声,众人连忙打起精神。

那个男人终于要出现了!

………………

这章要查钟院士的采访和资料,加上拖延症发作了,所以耽搁时间了,大概1点前补充完后面,到时大家再刷新一下,实在抱歉……

…………

北大元培通识课程体系

1、从开办以来并没建立起来。这也是开办之初并未设想、而至今没有实现、从而影响这一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类似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体系,但开办了十几年,这个目的并未达到。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北京大学元培通识教育的许多评论文章,褒贬不一。但一句话,这个实验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学院是通识教育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养模式并非自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采用的拼盘式通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好有待讨论,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很难开设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也许就是楼上所说的“实验失败”吧。

所谓的拼盘式通识教育,是说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选修北大校内所有的专业课程,因此元培自己不开设通识教育课,但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不同院系的专业课,达到通识教育的结果。在大二时会分专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北大内任意专业作为主修方向(当然还保留转方向和修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元培的特色专业:例如PPE(政治、经济与哲学),外国语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整合科学等,顾名思义,这些专业就是将各个院系的相关课程拼盘起来,作为你的必修课。

本世纪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元培学院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13个年头,是国内最早一批试水通识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这场人才试验中遭遇的意外、挫败、尴尬甚至争议,都充分折射通识之难和通识之痛。

北大元培是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较为成熟的模式,现在通识教育在各个高校铺开,但目前的结果都不是特别好——不过至少迈出了一步。

3、根据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后,理论上可以选全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课程学习计划全由自己制定;从大二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向,理论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学习上的自由。”几乎所有学生在进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紧接着,多数人就会开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学的学生就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理应负责辅导学生选课、选专业的“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事实上,元培04级的大一新生连一本院系课程计划都拿不到,必须跑去各院系教务部“蹭着看”。

比起这些琐事,选课的自由就成了更大的障碍—全校的课你都能听,但到底听什么。

在北大,本科课程计划主要分为两块:专业课和通选课。一般而言,专业课难度胜过通选课一筹。按照设想,任何一个元培学生读大二、选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后,之前选修的其他院系的课程都可替代通选课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对学生来说,诸如此类的规定无异于“自由待遇”外的枷锁:根据兴趣选课,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选专业时就会丧失一定的自由。

不少元培“过来人”,亲历了向“不自由”妥协的过程。北大03级元培法学方向学生张琬婷告诉记者,在元培实施的最初几年,绩点并不是一件被看重的事,“02、03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按自己的兴趣选课,选难度大的课在当时是一个趋势。”但此后,绩点导向就越来越重。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