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第二百一十八章 未雨绸缪

  • 作者:七斤七两.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8-27 16:08:31
  • 完书字数:4646

甘露殿。

李世民在这日复一日的处理着公文,侍奉在其身旁的,也只有太监总管来福一人。

毕竟皇帝这个职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全天下接触秘密最多的人,有时候嘴里不小心透露出来对某人某事的丝毫风声,都会引起外界的腥风血雨。

所以,大多数皇帝在处理政务时身边只留下最为亲近的人,只有少部分皇帝才是随时要有排场,一旦话语中有所事务,那就杖毙太监侍女。

时至午时初,一名小太监跑进大殿侧面,朝着来福一阵耳语,让后者面色一阵变化。

片刻后,来福低声道:“启禀陛下,戚...太子殿下求见。”

“太子?”李世民抬头,诧异道:“他不是一天到晚窝在宫庄里不肯动弹吗,今日怎么出来了?”

来福沉默数息,摇头道:“奴婢不知。”

“哈哈,那宣进来吧。”

李世民数日不见儿子也有些想念,不假思索的道了一句,只是说完后心里突然一紧,感觉似乎要发生什么状况。

“等等。”

刹那间他开口叫住正要迈步的来福,瞅了瞅大殿外的天色,心血来潮的追问了一句:“都要正午了才到,刚才太子去哪了?”

来福心底松了口气,脸上浮现三分茫然,呆呆回复道:“听说是去了略阳郡公府。”

略阳郡公?

那不是李道宗府邸么,没听说他俩人有什么交集啊?

似乎,也就其女与长乐、太子妃走得较近。

想到这,李世民突然心里一跳,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李道宗其女......那是和亲人选啊。

“你确定他去的是略阳郡公李道宗的府邸?”李世民确认了一遍。

来福果断点头,回禀道:“传信太监是这么说的,奴婢没有听错。”

这一下,大殿里顿时无声。

与吐蕃和亲,此事俩人都知道。

数月前李承乾舌战群臣,俩人也都知道。

今日李承乾先到略阳郡公府,再转道进宫,这意味着什么,俩人更是明白。

这是来者不善啊!

一息、两息、三息......

一柱香后,李世民恍然回神,低头开始批阅起奏本来,来福也默默回到原地,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不一会儿,传信太监又至,来福微笑听完,表示知晓后将小太监打发走,又默不作声的盯着脚尖,而旁边埋头处理公务的李世民嘴角也掀起一丝笑容。

今日四大宰辅不在,他可不想一个人承受李承乾的炮火。

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李世民认为李承乾有些话也颇为在理,并且时常在夜深人静时细细琢磨,特别是民族精神、历史影响等问题。

只可惜世上有太多的事情,它不是看在理不在理,而是要分轻重看得失。

关乎国事时,更是不能意气用事。

就像是走迷宫,看起来道路有很多,你也知道一条能够稳定走出迷宫的道路,只是要走很远绕很久,那么只有一次机会的情况下,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是个人也就罢了,可李世民作为一国君主,留给他的路其实只有那一条。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李承乾的想法与冲劲,李世民是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守成之君不是他想要的,就以他目前的性子,更希望自己的儿子是锐意进取,有着超越前人的心思。

造反那事,事儿不对,可劲头还是不错的。

做皇帝,没点气魄怎么能行?

更何况李承乾也不止是只有气魄,从后续的党项之战、举办唐酒司,包括插手国子监等事务还能看出其办事能力也是极强。

直到最近,七夕、中秋两次诗会,更是把最后的短板,文学声望给补了上来。

短短半年多点的时间,李世民受到的惊喜可以说是太多了,以至于他现在内心十分肯定李承乾作为太子的能力,作为大唐继承人的资格。

接下来,自然就是按部就班的培养了。

而李世民也理所当然的想到了李泰手里的那本册子,来自李承乾的册子。

“游走六部,哼,办法倒是不错。”

李世民嘟囔了一句,有转头看向来福,轻笑道:“太子还是不错的。”

来福抬头,老脸上堆起笑容:“陛下说的是啊。”

就在这时,先前传信的太监再一次踏入大殿之中,对着来福又是一阵低语。

片刻后,来福干笑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他走了。”

“走了?”

李世民瞅着欲言又止的来福,出声问道:“想说什么就说,他可是留下了什么话?”

来福点点头,苦着脸道:“太子殿下说不见也行,大家各凭手段。”

各凭手段?

这四个字,那就是下战书了啊。

李世民瞪着眼,不可思议道:“他真是这么说的?”

来福挠挠腮,点头确认。

就在甘露殿中俩人相谈甚欢时,李承乾一脸不满的朝着乾庄赶去。

说实话,他很生气。

天知道他从略阳郡公府出来后,在心底组织了多久的语言,结果连门都不让进?

好歹是个皇帝,怎么还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坐在马车上,李承乾心底疯狂吐槽。

但吐槽结束后,他又开始思索这件事的对策。

各凭手段这几个字,不是说的玩笑话,反而是非常认真的下战书。

或者说,叫打预防针。

可别小瞧了这几个字,它们的用处可以说是大到没边。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李世民听见这封战书后,会怎么办怎么想?

要么见上自己一面,询问到底要做什么,要么就是不停脑补自己究竟会用什么办法来作为手段。

选择前者,那自己目的也算达成,可以把心里早已备好的话讲出来。

选择后者,那就叫李世民的自我心理建设,哪怕以后自己作出点什么事来,他也不至于受惊之下太过生气。

这就叫未雨绸缪!

而且话说回来,和吐蕃和亲这件事,确实比当初吐谷浑要严重不少。

打破了党项龟壳,唐军又缴获不少战马,吐谷浑自然不敢造次,可吐蕃就不一样了。

大唐,打不下来。

https://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