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巅峰权臣

第207章 穷庙富方丈

  • 作者:平湖荡舟2276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1 03:14:28
  • 完书字数:7876

第207章 穷庙富方丈

使臣的到来,令周世平想起了很多的事情,周世平早就在考虑,如今大周统一中原之后,文官、武官、军士俸禄都不算高,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握实权的官员日子很滋润,一般位置上的官员日子并不轻松,可几千年都是如此,周世平无法改变,前世时,自己每月工资也是仅仅维持温饱,眼见着很多手握权钱的领导花天酒地,自己想都不敢想。如今轮到自己心,才发觉这个问题属于“癌症”的范畴。

前世的周世平极其反感那些嘴上天天唱着劳苦大众太穷了,公务员虽然收入不高,却是比农民强多了的论调,暗自认为将公务员和农民比是无稽之谈,若果执政之人连为自己服务的公务人员都保证不了,干脆不用干了。朱思瑜不是慈善家,他认为人与人有差距,大周官吏就是要比百姓过得舒坦,大周军士必须由朝廷供养。

几千年的历史使周世平深信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穿越后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周世平不赞成均贫富,社会的发展证明这条路行不通,但周世平认为无论是皇上还是执政之人,应该为老百姓考虑,毕竟是老百姓养活了他们。

周世平不是经济学家,如何支出钱财、粮食,本是一窍不通,不过他认为必须解决百姓吃饭穿衣问题,好比说允许官吏吃肉,也要让老百姓有汤喝,百姓很容易满足。

经济发展必须是良性循环,只有大周百姓富裕了,商业发展了,官员、将士的俸禄才可能水涨船高,否则,依靠征服和抢掠来提高俸禄,最终是饮鸩止渴。

这些问题周世平明白,至于如何作,他是门外汉,他也不想知道,术业有专攻,没有人可以样样精通,那不是人,是神仙、怪物。

周世平觉得自己陷入了随波逐流的境地,穿越后,他丝毫不敢小觑这个时代的人,不知有多少人比他厉害。现在,周世平想到了发展航海业,这个时候,发展航海业无疑是获利巨大的,而且,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没有海上的霸业支撑,亦是名不副实的。

很长时间以来,周世平考虑到征战,几乎没有将注意力放到民生上面,他认为,有了好的政策,平日里督促官吏,就可以了,不过,现在周世平开始担心,下面的情况到底如何,眼见为实啊。为了掌握具体情况,周世平秘密派遣秦雨田下去探查,南方各省与其他地方官吏的收入差别很大,周世平不敢相信,官吏会认命。

周世平对于一般的灰色收入不会在意,可是,鱼肉百姓、敲诈勒索的情况,周世平是不会允许的。本来,这些是御史台的事情,周世平可以不管的。

秦雨田暗查了10余日,都是京城附近的县,回报的情况令周世平无奈,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兼并,农户辛苦一年,一亩田里仅仅4成的粮食是自己的,吃都吃不饱,就是这样,还是有许多的农户愿意种,好死不如赖活,可有的乡绅更狠,一亩田只给佃户年收入的3成,那样,一年下来不得饿死啊。虽然大周的粮食年年丰收,可是,百姓的生活依旧很不如意。

周世平悚然心惊,古代的土地兼并的情况、重农抑商的政策他是了解的,特别是在一个朝代的后期,土地兼并十分突出,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生存,虽然他没有见到梁朝是如何灭亡的,但土地兼并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大周已经统一中原了,土地兼并还是如此严重,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了

周世平真不知道这些农户这么多年是如何活下去的,他感慨:中国农民总体是善良的,需求低得可怜,就是吃不饱饭,也不愿轻易造反。

因为如此,周世平开始重点了解土地情况,结果令人瞠目:以宁仁县为例,全县耕地33万亩,官员、士绅占地14万亩,占了4成多。

其余县大都如此,周世平真正体会到了艰难,这些官员、士绅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下狠手,不可能改变现状,当然不能太彻底,必须采用折衷之法,尽管许多年后又会是如此,可如今不动手,很快会动摇根基。

于是,一条奇怪的圣旨发出来,凡大周士绅、富户,每年租出的土地,向佃户收缴的税赋不准超过土地收入的3成,否则,将受到严惩。圣旨下发后,引起了不小的震荡,不过,周世平不在乎,稳固国本是目前的最大任务,虽然这道圣旨治标不治本,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周世平没有想到,秦雨田暗查之后,心态发生变化,居然想着在大周朝廷来一次均贫富的论战。

事情是这样的,早朝时,秦雨田忽然提出了奏折,言大周土地兼并情况严重,阻扰了大周之发展,如今,朝廷并不富裕,而士绅、商贾却是富得流油,长此下去,大周将面临不堪之局面,故建议朝廷对商贾课以重税。

有部分大臣支持秦雨田的想法,不过,他们的目标是针对商贾的,历朝历代,商贾都是被轻视的对象,不过是因为周世平的努力,商贾的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整个中原,商贾的地位依旧不好,千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周世平明白,大周的商贾确实富裕,可是,他们远远赶不上士绅和朝廷官吏,当然,主要是朝廷中手握实权的官吏,如今,富裕的是朝廷重臣,包括自己。而且,朝廷对商贾还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说每年要进行审核,不合格的,就不允许经商了。

周世平更担心的事情还不是这些,秦雨田提出来的事情,代表了大周、中原绝大部分读书人的心态,如今的时代,读书人是主流,周世平是无力去阻止读书人的想法的,他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一个时代,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有前世那些先进的想法,比如说科举,读死书、死读书,根本不考虑读的书有用无用,但是,科举有很长的历史了,所有大臣几乎都是依靠科举进入官吏队伍的,要是突然间改变,恐怕提议者会粉身碎骨。

周世平没有制止朝廷大臣的争论,想说就让他们说出来,就是强行压制了,私下里,这些人还是要说的。人的心思是很奇怪的,商贾有钱了,就会想着改变地位,读书人自然不会允许,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商贾怎么能够和读书人混为一谈。

争论无休止,周世平无奈,抛出了一首打油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下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周世平的诗引起了很大的震荡,不仅仅是商贾,朝中大臣,谁没有这样的心思,不过是周大人通过这首通俗的诗句说出来罢了。同时,大臣亦明白了周大人的意思,自古以来,追求繁华奢侈,都是所有人的梦想

朝廷中的议论慢慢淡了,周世平内心却不平静了,他想到了很多,前世的无奈,如今的辉煌,似乎是莫大的讽刺,权势是所有人的追求,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众人听你的,尊敬你,可是,会有永久的辉煌吗。

皇上下了圣旨,赐周世平土地万顷,都是京城周围的好地。

周世平没有土地,这是大周朝廷的一道奇怪的风景,周世平是周家庶出子弟,本来就没有资格继承土地,进入朝廷之后,周世平没有想到过买卖土地,现在,朝廷议论土地兼并问题,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土地最多的,就是皇上和皇室,这次,皇上赐给周世平的土地,就是皇上自己的土地。

周世平不敢抗旨,这好比是大家伙都发不义之财,独独一人自命清高,这一人能够长久生存下去吗?周世平明白,他代表的就是士绅、地主、官吏阶层的利益,类似的赏赐以及官吏、士绅的进贡会源源不断而来,他是无法拒接的,只有皇上、士绅、官吏认同了他,他才有可能大展宏图。

周世平不是笨人,无论怎么努力,人死之后,一切都是一场空,清朝的雍正皇帝,勤勤恳恳,可是,就因为得罪了士绅、官吏,最终的形象惨不忍睹。

周世平明白,如今,土地兼并这般严重,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国家穷了,百姓穷了,士绅富了,典型的穷庙富方丈啊。

周世平不禁为古人的经济观念感到悲哀:纵观历史,堂堂华夏,唐宋元建立起来的国威,因为明清的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特别是明朝,土地兼并严重,个人富裕,国家贫穷,致使中华民族后来一蹶不振,沦落为人见人欺的睡狮、弱国,大周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周世平是穿越之人,深深明白土地兼并、闭关锁国的危害,不准交易之举是害人害己,不准交易,大周哪里有那么多的钱财装备军队,不准交易,哪里来的商业发展,若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左右大周,将对大周商人、商贸予以沉重的打击,刚刚兴旺的商贸势态很快付诸东流。如今,土地兼并的事情暂时不好解决,可是,大周海岸线近千里,加强与海外的接触,与海外实现交易,可以短时间转移这个矛盾,让普通百姓参加交易,让老百姓富裕了,不也是一条道路。

周世平不得不推迟对吐蕃、回纥、突厥的征战,如今,还是只能够将目光集中到发展上面,征伐吐蕃、回纥、突厥等不毛之地,不一定得到大臣的赞同,大臣是不会有那么长远的目光的,周世平的想法他们不会理解。

周世平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将大周的疆土无限制扩展,让大周人、中原人成为天下最优秀的种族。

工部接到了任务,朝廷拨付银子200万两,以后的3年,每年如此,工部必须按照朝廷的要求,造大船,在大周沿海建立10个以上的码头,其中7成为民用,3成为军用。

工部尚书瞿成彪很是奇怪,工部太忙了,光是大周各地的官道维修、水利工程,已经使工部顾头不顾尾了,现在,朝廷要求造船,瞿成彪团团转,上书朝廷,要求增加工部官吏,没有想到,尚书省批复不准,要求工部依照前例,依旧进行招标承包,工部掌握进度和要求,具体的事宜,不要过多干涉。

瞿成彪很是不理解,造战船,怎么能够由商贾负责,于是,他据理力争,没想到,尚书省居然准了他的奏折,同意工部直接着手建造战船。

工部留在京城的官吏本来就不多了,为了造船,大量的官吏被抽调出京城,从开平4年8月开始,工部除了留守的官吏,其余的散布道大周各地去,朝廷的要求很严格,一年时间内,造出5艘大型战船。

发表书评: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