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统计大明

第四百五十五章太子需要见世面

  • 作者:怕起重复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0-05 21:09:54
  • 完书字数:4778

第二天因为没有问道有价值的信息,朱慈烺草草的看了一眼制盐过程就南下了。

淮北晒盐技术基本上和长芦厂相仿了,长芦盐场虽然改进了很多的布局还有细节工具等,但是要说革命性的改变,恐怕只有精盐提纯技术了。

朱慈烺使用木炭、海沙加上棉布三层过滤法制作的精盐洁白如雪,作为皇明商号销售的高端物品。

当然这种盐一般只有有钱人食用或者漱口刷牙使用,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

所以他虽然是盐销往整个大明确并没有引起盐商的不满。

做垄断贸易做的久了,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进取心还有警觉性。

朱慈烺看到他们一成不变的制盐方式,心里就放下了大半,无论如何,这些盐商都不足为俱。

吸取了当年京西煤矿的教训,朱慈烺已经在长芦盐场囤积了足够大明两年食用的食盐,而且现在仅仅长芦一家所产之盐也足够整个大明食用。

也就是说朱慈烺即使把这些盐商的饭碗都砸了,这个行业都砸了,大明百姓也不会缺盐吃。

而且不仅不会缺盐,反而能吃到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盐。

因为经过改进的过滤工艺使得食盐中的杂质大幅度降低,至少普通民众也能吃到白色的食盐。

而盐场的官员也松了一口气,太子殿下什么也没有说,显然仅仅只是好奇。

最关键的是,当海军军舰到达之后,扬州的新军已经开始动了,第一批一个团的新军已经出发前往南直隶,而近卫第三师,在到达鄱阳湖之后开始分散驻扎。

而原本闹的很凶的白莲教匪,在连续两次被新军抓住狠狠收拾了一顿,然后仿佛一下子销声匿迹,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而原本运河和长江上各种阻碍皇明商号运输,还有江南各地阻碍皇明商号生意的人都再也没有出现。

大家都预料到太子南下,江南的动荡会消失,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太子人还没有到江南,江南这群人就已经吓得不敢吭声了。

朱慈烺过来高邮湖,李若琏快马来回报,郑芝龙已经到了扬州,正在那里等着他。

这一次谋逆案,郑芝龙虽然不知情,但是倭国刺客坐他家的船才来到大明确是事实。

虽然是因为张溥等人想往他身上泼脏水,但是这次改革他的利益收到损失也是事实。

不过朱慈烺现在不想收拾他,劝了崇祯一番之后,崇祯只是下旨斥责他一顿,让他好好统御下属等等。

为了安定他的心,显示拉拢之意,这次宣旨朱慈烺特意选择了郑森,郑森自从跟随朱慈烺进入精武堂,已经有两年时间。

无论眼界还是水平都有长足进步,最关键是胸怀,在朱慈烺的教育洗脑之下,他俨然是一个铁杆的太子狗腿。

前年和去年过年都因为打仗所以郑森没有回家,这次宣旨正好也让他回家跟家人团聚。

顺便要求郑芝龙派出船只协助朱慈烺扫平鄱阳湖区的白莲乱匪。

朱慈烺也没有想到这些白莲乱匪会这么怂,仅仅两仗失败就当了缩头乌龟。

不过他们躲起来朱慈烺可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们,自古以来这些邪魔外道,假借神佛之名最会蛊惑骗人。

不说作乱生事,就是骗人钱财往往都害的人倾家荡产,甚至灵符祛病多少人生病被耽搁。

这种骗子朱慈烺一直是最讨厌的,何况最近锦衣卫清理这些车船店脚牙也发现了不少耸人听闻的江湖门派。

这个白莲教就算这次不闹事,那么下一步这些河运海运帮派也会是朱慈烺打击的重点。

对于郑芝龙能那么识趣的在扬州候着,朱慈烺还是很满意的,只要他乖乖听话,朱慈烺也并不是容不下他当一个富家翁。

当然他要是愿意交出自己的违法所得,那么朱慈烺也不是不能给他一个封侯拜相的机会。

等朱慈烺到扬州城外三十里,迎接的队伍已经高搭彩棚候在那里。

不愧是扬州啊!朱慈烺还是第一次见为了迎接自己搭彩棚的,那匹一匹的上好丝绸随风摇摆,大红喜庆。

不过他心里确已经给这些官员判了死刑,都说扬州豪奢之风盛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入城当晚,扬州知府、扬州漕运大使和两淮盐运使三家共同举办了接风宴会。

本来朱慈烺是不打算去的,一个是累了,另一个实在是看不惯这些人的嘴脸。

结果一边的李若琏面色古怪:“殿下,臣觉得您还是去看看比较好,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朱慈烺当时就震惊了:“你说什么?让我长见识?”

李若琏嘿嘿笑着:“是的,殿下,为了这次宴会,这些人可是没少花心思,不仅扬州五大名楼的厨子在半个月以前都到了。而且他们仅仅只打下手!”

李若琏这么一说,朱慈烺就来了兴致:“哦?主厨是谁?”

李若琏面色古怪:“主厨是孔府的家厨,这次盐商可是花了大价钱才请动的,这位主厨可是相当厉害!”

朱慈烺面色也古怪起来:“孔府的厨子?他们前一阵不是还在私下里表达对孤的不满么?怎么一转头又派厨子给孤做饭吃?他们不会准备下毒吧?”

李若琏连忙摇摇头:“殿下说笑了,您就是南下路过曲阜附近没有去祭拜,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您有公务在身,不去也正常。

他们也就敢在家小声说说,怎么敢有其他心思!

这个厨子的事情完全是盐商的面子,据说淮北的某位盐商出了曲阜一百亩土地的地契,孔府才提供的厨子。”

朱慈烺算了一下,大明田地不过十两银子左右一亩,一百亩地就是一千两银子,这个价格雇佣一个厨子,确实是高价了。

朱慈烺好奇的问道:“这孔家厨子有何本事,能值一千两银子?”

李若琏摇摇头:“这太子就不知道了,这其他地方的土地确实是十多两银子一亩,但是这曲阜可不是。

曲阜的田地,一般中田都能卖到二三十两银子,还是有价无市,所以这一百亩土地绝对是少有的大手笔!”

朱慈烺怀疑的看着他:“你是不是收这些盐商的钱了,这么帮他们说话?”

李若琏笑嘻嘻的说:“收了,这不都在账本上记着呢么!

曲阜的田地贵是因为曲阜卖地的少,因为曲阜绝大多数土地都属于孔家,或者跟孔家有关,孔家怎么会卖地,所以价格自然就高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