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三国:我一谋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54章 形胜之地,李牧言颍汝(求鲜花求评价)

  • 作者:辉门神纹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2-11 11:01:19
  • 完书字数:3614

李牧轻笑:“上策,即为速胜之策。明公可求助于袁绍,引袁绍之兵,入琅琊郡,切断刘备跟公孙瓒之间的联系,明公取小沛,袁绍取下邳,不出三月,吕布刘备二贼皆灭!”

引袁绍之兵..

曹操起身踱步。

袁绍和公孙瓒争锋多年,界桥之战、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双方互有胜败,谁也奈何不得谁。

去年,袁绍将黑山军打残,冀州休养生息了一年。

如果能引袁绍之兵入琅琊郡,的确能在断时间内击败吕布和刘备。

但如此一来,等于将徐州送给袁绍当嫁衣了。

击败吕布和刘备,又来了个袁绍,偏偏袁绍还是盟友,打又打不得,这岂不是给自己画地为牢?

沉吟良久,曹操驻足摇头:“这的确是速胜之策!但若让本初的兵取了下邳,这徐州,本初是不可能让给我的。”

“显谋,你还是喜欢谋必三策,这上策非上策,你更中意的是中策吧?”

李牧没有否认:“明公英明!速胜徐州,徐州会被袁绍窃取;缓胜徐州,又绵延费时,难以应对这天下大势的变化。”

“既然如此,明公又何必执着于徐州呢?”

“吕布和刘备,再怎么言和,终究不可能一条心。”

“明公屯兵兖州,吕布和刘备惧怕明公兵威,结盟自保;明公出兵豫州,吕布和刘备没了外患,必生嫌隙。”

“兵者,诡道!”

“苏秦有合六国相印之能,张仪也有破六国合纵之计。”

“区区吕布刘备,不值得明公费心!”

“反倒是颍、汝形胜之地,北界黄河,西控虎牢关,南通江淮,明公今日不取,他日必受人掣肘。”

荀彧和戏志才都是颍川人。

见李牧提到颍、汝二郡,两人的心思都活络了。

荀彧想到另择都城的事,进言道:“明公,洛阳颓败,即便天子东归,已经不适合再当都城了。不如在颍川择一富饶之地,修建城郭殿宇,迎天子入颍川。”

在这之前,曹操跟戏志才和荀彧讨论过可以迁都的城池。

陈留城和鄄城,都是备选。

这两座城池,都是兖州的重镇,用来建都再适合不过了。

但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

颍川!

戏志才也道:“明公之患,不在于吕布和刘备,而在于袁绍和袁术,袁术弱而袁绍强。”

“若能以颍川之地为根基,南可征讨袁术,北可抵御袁绍,颍川人杰地灵,倘若能在颍川建都,各郡贤士必然会争相依附,明公将立于不败之地。”

“我赞成显谋和文若的看法。”

曹操扫了一眼荀彧和戏志才,对于颍川的热忱,这两个颍川本地人,自然显得比往日亢奋。

颍川、南阳、汝南,这三郡,自光武帝以来,一直都是大汉的学术中心。

简而言之,这三郡俊杰多,其中又以颍川是三郡之最。

这三郡又是河南富饶之地,适合耕种,是最适合聚集人口的位置。

袁术初登场的时候,就是南阳太守,又有汝南袁氏本家相助,几乎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只可惜袁术才不配位,占了南阳和汝南这两个大汉数一数二、堪比州的郡,却只能在九江郡苟延残喘。

见麾下三个谋士,都将重心转移到了颍、汝之地,曹操也忍不住有些心动。

打徐州,吃力不讨好。

但打颍川和汝南,那简直跟平推没什么区别。

曹操一直没向豫州推进,不是因为豫州难以攻略,相反,恰恰是袁术在匡亭战败后,豫州没个像样的对手,曹操才着眼于徐州。

陶谦是头猛虎。

曹操跟袁术争锋的时候,陶谦就敢兵寇泰山郡,踹曹操的老窝。

对于陶谦这种敢挑事的,不把陶谦打个半死,曹操都是心不甘的。

而如今,天下局势变了。

陶谦这头猛虎死了,陶谦的势力,分别由吕布、刘备、泰山贼寇瓜分,短时间内难以对曹操构成威胁。

哪怕如今吕布和刘备结盟,同样如此!

良久。

曹操有了决定,看向李牧。

“吕布毕竟驻兵小沛,又有陈宫出谋画策,我若出征在外,难保吕布和陈宫,不会趁机觊觎兖州。”

“山阳郡毗邻小沛,需要遣一智勇双全的人,驻守山阳郡,震慑吕布和陈宫。”

“平定张邈和陈宫之乱,以及兖州灭蝗,显谋居功至伟,理当升迁。”

“不如就此出任山阳郡太守一职如何?”

李牧脸色微变:“明公,牧不敢居功,当个濮阳令,我已经很知足了。”

“况且,我若真当了山阳郡太守,估计吕布和陈宫,第二天就统兵杀过来了。”

兔年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月21日到2月5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