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02章 我只想把它上交给国家

  • 作者:烈日吹冰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4-23 20:24:04
  • 完书字数:3618

第203章我只想把它上交给国家

诸葛亮见张绣并没有就着贾诩的话继续往下,反而是问起了自己传国玉玺的来历,忍不住转过头望去。

当看到张绣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时,他不禁心中一动。

“主公,可知完璧归赵?”

“当然。”

这个典故实在太有名了,连水字数的必要都没樱

诸葛亮又问:“那主公可知传国玉玺便是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

“知道。”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但只要念过书的人基本上也都知道。

“那主公可知和氏璧来历否?”

诸葛亮再一次问道。

张绣听懂了诸葛亮的意思,不是传国玉玺的来历,而是和氏璧的来历。

很好,终于进入这个故事的主线了。

张绣摇了摇头,“不知。”

诸葛亮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见只有贾诩朝自己捻须微笑,顿时心中一定。

“既是如此,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一个传奇的故事便被诸葛亮娓娓道来。

根据着名文献《韩非子》记载,有一楚国人名为卞和,某日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只凤凰栖息在一块石头上。

俗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故而卞和就把这块石头当作宝物献给帘时的楚厉王。

然而楚厉王让人鉴宝之后,却发现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勃然大怒的他当即下令削去了卞和的左膑骨。

后来厉王驾崩,武王登基,心有不甘的卞和再次去献石。

结果楚武王找人鉴宝以后,发现这的确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怒气爆发的他又下令削去了卞和的右膑骨。

等到武王驾崩,文王登基,卞和还想去献宝。

可是他没了双腿无法行走,只能抱着那块石头在荆山下哭了三三夜,就连眼泪都哭干了。

这件事情最终惊动了楚文王,派遣使者来询问原因。

卞和自己不是因为所受酷刑而悲伤,而是因为宝玉无人识别而悲伤。

文王有感其诚,第三次让人鉴别。

可惜依旧得到了这只是一块普通石头的答案。

好在这一次终于有人提醒,工匠便剖开了石头,果然找到了隐藏在其中的一块完美无暇的稀世宝玉。

楚文王感念卞和之心,为弥补两任楚王对他的伤害,便养了他和他的家人一辈子,并且以他的名字为这块玉石取名。

“和氏璧”就是这么来的。

自和氏璧面世以后,它就成了楚国国宝,从不轻易示人。

直到被称为蛮夷的楚国为了向中原靠拢,在向赵国求婚的时候才把送到了赵国。

等到赵惠文王在任时,秦昭王为得到和氏璧,派人出使赵国,声称愿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

赵王担心秦国得到和氏璧以后耍诈不拿城池交换,但又担心不答应交换会得罪秦国,最终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结果秦王果然不想交割城池,蔺相如则是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和秦王周旋,最终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

在随后的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再次立功,使赵王免受秦王屈辱。

因这两件事情受封上卿,官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认为自己征战沙场的功勋高于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和出身贫贱的蔺相如,对此颇有不服,言谈间时有羞辱,蔺相如却始终以礼待之。

最终廉颇得知此事,赤身裸体背负着荆条找到蔺相如,请求他的原谅。

这就是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最终促成了将相和,两饶这段友谊一时传为佳话。

只是后来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下。

和氏璧在一百年后终于还是到了秦国手郑

嬴政认为自己功劳高过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又命李斯取蓝田玉用篆雕刻传国玉玺。

“受命于,既寿永昌”这八个篆字便由李斯亲手写成,玉工孙寿刻于其上。

从此以后,传国玉玺就成为了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诸葛亮到这里,见众人听得入神,笑了笑继续道:

“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因风浪大作,舟将覆,听人言要掷宝以镇压湖中怪,遂急投玉玺于湖而止。

自此传国玉玺失踪。

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

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

张绣:

眼见张绣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贾诩也主动解释:

“玉玺应何而失,又应何而得,皆为民间穿凿附会之。

然其失而复得一事却是事实,个中原因,只怕唯有始皇得知。”

“这种事情无所谓,孔明你继续。”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