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英伦狂潮

第193章披头士在香江

  • 作者:笨宅猫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8 13:33:22
  • 完书字数:7594

飞机划过天边的白云。

乔尼和披头士们坐着私人飞机,在香江的天空中穿梭着,机翼拉开银色波纹,港口附近的海面波光闪耀,空中风景美不胜收。

它先是在空中盘旋了片刻,然后在降低高度到300米的时候转弯47度,对准机场着陆点缓缓降落下来。

“我们到了。”机舱里有人提醒道。

约翰列侬靠在窗口,看着周围高耸林立的大楼,心里充满了无比惊讶:

“哇哦!这里的楼很高呢!”

“因为它们离机场太近了。”乔尼回答说。

“这样岂不是很危险?”保罗面露紧张神色。

乔尼点了点头:“是的,确实很危险。”

因为启德机场坐落在闹市之中,跑道一端是九龙湾和维多利亚港的怀抱,另一端是九龙区的高楼大厦和九龙仔公园的绿树青山,所以在启德机场降落就必须驾驶飞机在摩天大楼之间急转弯47度对准13号跑道。

独特的降落方式和机场的特殊环境,让启德机场的13号跑道世界知名,这条跑道着陆对机师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

于是启德机场就有“世界十大危险机场之一”的称号。

不过现在还没有以后那么危险,毕竟六十年代的大楼再高也相当有限。

飞机缓缓降落在启德机场,轮子缓缓滑行,空气中充满了橡胶摩擦后的味道,机翼在阳光下映射出无数绚丽的色彩。

他们还没从机舱出来,就听到外面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thebeatles!”

“weetohongkong!”

其中也许多人在喊听不懂的声音,不是披头士认识的任何一种语言。

有很多少女把身子探出栏杆外,拼命向镜头挥手示意。

苹果娱乐公司没有投入很多资源去做宣传,却同样有数千人挤进启德机场,歇斯底里地迎接他们的超级偶像“披头士”。

飞机上有随行的atn第七频道记者,他们已在飞机上进行过采访,在飞机降落后提前一步从机舱门口走了下来。

两名身穿白色旗袍的香江空姐走过来,向他们献上鲜花和礼物,并代表当地人们迎接披头士的到来。

早已下去记者们眼疾手快,抓住时机给众人拍了几张照片。

香江媒体也派记者过来采访。

在他们飞机尚未到达香江前,媒体就对此大肆报道,《华侨日报》报道讽刺披头士是狂人,“今日狂人从机场而降,机场可能爆出狂戏”。

这些接受报道的狂人,在香江媒体看来态度轻浮又没礼貌。

报纸上还说:“beatles影响青年人走向疯狂道路、放肆道路”。

事实上披头士来港演出所造成的影响,比媒体报道的还要大一些,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这是有着其历史背景因素影响,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

二战后的香江,掀起来港移民浪潮。

据相关人口统计数据,1945年香江人才只有50万左右,但是到了1953年,本港人口就已暴涨至250万。

很多人是在1949年逃到香江的大陆富人,他们拖家带口来到这个狭小的地方。

从此香江走上人口爆炸的高速公路。

父母移民过来生下的人口,就是所谓香江婴儿潮一族。所以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社会,是青年人的地盘。

当初的婴儿潮人口,已经长大成十几二十岁的青年。

他们没有父辈那一代的大陆乡情。

家国和大陆,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抽离又模糊的遥远概念。

当时英国治港,太平山顶治不准华人居住,官方语言是英语,任何政府部门最高话事人必须是鬼佬。

所以只有讲英语,才能爬上位发财。

高级潮流的知识分子也都是在英文书院读番书的“番书仔”。上流高层人士的消遣,同样是听欧洲和美国的流行音乐。

还有那时的香港学校,音乐课唱英文歌。小学唱中译歌词,中学唱英文歌词。

这样环境下所有人都认为,有前途的青年人都应当欣赏欧西流行歌。

因此披头士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坚实的基础,即便平时大家说的都是粤语和国语,他们的歌曲很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当乐队成员在机场出现时,同样有数以千计青少年过来迎接。

首场演出是在位于九龙城区的香江“乐宫大戏院”,

乔尼前身对这片地方极为熟悉,他知道这时的戏院有两大类型,一种是首轮西片戏院,播放的都是首次上映的西方大片,出入这些戏院的人士亦“非富则贵”。

其中“乐宫大戏院”是当下尖沙咀第一大放映西片的影院,所以披头士乐队来港表演其中有一场演唱会,就是在此处举行。

而另一种则是地区坊众影院,这里嘈杂但温馨,可以见到“掹住衫尾”入场的一家大小,亦不乏略显腼腆地来拍拖的男男女女。

披头士自然不可能会去这种地方进行表演。

即便是在“乐宫大戏院”进行演唱,披头士乐队成员也都感觉十分惊诧。

“地方有点小了吧!”

保罗进入到乐宫大戏院里面,马上就提出异议:“看样子也就只能容纳一千多人,恐怕远远不够啊!”

乔尼则回答说:“这只是首场演出,估计不会有很多观众买票进来,接下来我们当然要去体育馆进行露天表演才行……”

事实上,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披头士的首场演出并没有预想中那么火爆。

他们在舞台上用尽全力去表演,音效设备功率开到最大,震耳欲聋的歌声震撼了全场。

但是台下观众却基本都安安静静地观看。

没有像其他国家的青少年那样跟随音乐节奏而摇摆,更没有激动得站起来,疯狂地尖叫呼喊。

不是披头士水平发挥有问题。

也不是观众不喜欢听他们的歌,只是现场气氛似乎有点古怪。

“这帮家伙怎么了?”

约翰列侬在中场休息时,找到后台的乔尼询问道:“他们怎么好像聋子一样呆坐,难道听不懂英文歌曲吗?”

乔尼微微一笑:“他们当然能听得懂,不过也许是太害羞、太腼腆了,所以才不敢当众叫喊出声音来。”

能进到乐宫大戏院观看演出的观众,基本上都是出自非富即贵的家庭。

东方人本就不擅长当众表达情绪,有钱人家更是对自己孩子在公众场合有严格要求,特别讲究所谓的仪态仪表等等。

若是里面能有底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在他们带头叫喊宣泄下,现场氛围肯定不会显得如此烦闷。

“确实如此,我从未见过如此安静的观众。”林戈同意乔尼的说法,认为这是东西方人的差异性,也许要表演多几场才会有所改变。

原时间线上,披头士到香江巡演时,林戈会因为生病导致不能随队演出,只能让别的鼓手来顶替自己上台。

现在自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林戈也能安然无恙的随队巡演。

“安静一点也挺好。”乔治并不太关心听众的反应。

“若是接下来的巡演还是如此,那么我们干脆就不唱了!”

约翰列侬可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觉得表演是歌手和观众共同的事情,若是自己在台上得不到反馈,还不如换个地方更好一些。

“这可是你的地盘啊!”保罗也在旁拱火道:“你得想办法解决才行,要不你来唱他们听得懂的歌?”

乔尼当即拒绝道:“哪有让经纪人上台表演的道理。”

“但是现场氛围不行,你得负责才行吧?”

“所以我决定接下来的演出就在体育馆进行,这样场地足够大可以容纳更多观众,同时门票就不会卖得那么贵,普通人也能够进来观看演出…….”

乔尼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不过在乐宫大戏院首演是香江政府的安排,那些有钱人自然不想跟泥腿子挤在露天体育馆听歌,而是要先满足达官贵人的需求。

毕竟披头士演唱会最贵门票要75元,当时香港房租一个月60元,所以很少有普通家庭的青少年能够买票进来看演出。

等到第二天,披头士在体育馆场表演时。

他们几人总算感受到了香江人的热情反应,不仅每次演出场场爆满,尖叫声和欢呼声充斥在体育馆上空。

披头士们感觉就如同回到了英伦本土一样。

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巡演,彻底引爆了全港人的披头士狂热。

不仅现场演出极其受香江青少年们的热烈欢迎,他们还掀起了全民组乐队狂潮,也就是港人口中说的“潮流兴夹band”。

几年后,受到此股潮流影响的许冠杰组建了莲花乐队(thelotus)。

并且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

这批西化的香江青年人从听英文歌,变成开始纷纷拿吉他,玩属于自己的音乐。

更进一步的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玩乐队,从而成为一种宣泄上等人情结的文雅方式。

但是长辈们却对此不停抨击,认为披头士只会带坏社会青年,败坏风气。

长辈们认为,“谁是披斗士死忠粉,谁就是被带坏的死飞仔。”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