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激荡1981

第16章请师傅10块一天

  • 作者:荀川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2-24 16:47:24
  • 完书字数:5140

“你……哎!”刘军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劝:“你平时也听劝的,怎么这事就铁了心呢?”

陈川自己心里清楚,如果不是那一次昏迷,自己应该算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但有了这些经历,再想让他安分,思来想去也不甘心。

迈出这一步后,那就绝不回头,除非头破血流。

这事不好解释,跟他们讲未来发展趋势没有任何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看法,陈川说未来国营厂会大量倒闭;供销社的门店将会大规模解体,退居幕后,没有人会相信他。

越了解这个国家的人,越不会相信。

因为现在全国就业都是这些单位在支撑,国营厂大量倒闭,就业怎么办?

你告诉他们去私营企业上班!

谁信?

现在一家像样的私营企业都没有。

仔细研究整个八十年代就知道,八十年代的很多措施并不是由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

简单来说就是:下面的人先干了,上面的人觉得还行,批准继续干。

也正因如此,1978年到1994年的发展速度虽然不如1994年以后,但这十六年的发展更加魔幻,更加不可预测。

陈川抽了口烟,笑了笑:“叔,人总得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对不对?”

“人也要生活!”刘军觉得陈川还是太年轻气盛,不考虑实际情况,凭着一腔热血做决定。

陈川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叔,你就别劝我了,这几个月我遇到过不少困难,我爹不支持,到现在依然看到我就骂;鸡苗大量死亡,现在还剩一半不到;销售渠道还没解决。”

“这任何一个困难都比你们劝更有教育意义,我依然没有改变主意。”

刘军想想也是,长长叹了口气:“不劝你了,这次你来找我肯定有事,说吧!”

陈川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这么长时间也没来看过,一来就是有事相求。

“现在不好意思了?”刘军毕竟是个领导,还是有些察言观色的眼力的,虽然拿不准陈川的内心,但他一些情绪波动还是能看在眼里。

陈川“嘿嘿”尴尬笑了笑:“叔,我们供销社的饼干全是县饼干厂供应的。”

“您能不能帮个忙,把县饼干厂的管理层引荐几个给我?”

刘军看着陈川:“你想做什么?”

“我想学做饼干的继续,又不认识老师傅,所以……想请您帮帮忙。”陈川说道。

刘军沉吟了片刻:“我说,你养殖都没搞清楚,又想去搞饼干?”

陈川解释道:“养殖周期太长,最快也要五个月才能出栏,饼干只要学到技术,见效快。”

“快要撑不住了,想要找新路子赚钱?”刘军试探着问道。

陈川摇头:“倒也不是,我哥答应跟我一起做。养殖搞好了,一年赚个千把块钱问题不大,我觉得有点太慢。”

“现在我们兄弟两人干,人手上也忙得过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另外找点路子,看看能不能赚点。”

刘军也没继续追问,想了一下,说道:“你要的师傅我帮你找,你应该懂行情,请个师傅出去不便宜。”

“一天十块钱,师傅休息的时候过来教我们就行,绝不耽误师傅正常上班。”陈川立刻开出条件。

十块钱一天已经是“天价”,他给赵正海一天才八毛、一块。

可要请国营厂的师傅,这个价格并不算高。

有些发展重资产的集体企业,比如钢铁行业、加工较为精密的零部件,请一个师傅过来,一天几十甚至上百,而且他们请师傅可能不是本地请,而是请外地一些大企业的专家,包接包送,好吃好喝供着。

当然,做饼干的技术人员,顶多也就是个“师傅”,人家那种技术人员已经可以叫“工程师”,技术含量就不一样,价钱肯定也会有区别。

刘军也略有些惊讶:“你倒是舍得!师傅的事这两天给你消息。”

他原本以为陈川来找自己,就是想拖自己的关系找个师傅,顺便也能省点钱。

他好歹也是供销社主任,面子还是有的,不说免费,别人十块钱一天,他出面五块甚至三块钱一天也能请到。

没想到陈川直接给了正常的市场价。

陈川找刘军就是想快一点,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他自己想点办法,也能联系到师傅。

这已经是农历九月快十月,马上就要过年。

如果能赶在过年前让饼干上市,肯定能大赚一笔。

如今的年味特别浓,不少人提前大半个月,甚至提前一个多月就会开始准备年货。

饼干这东西在过年也会畅销一段时间。

“我想在过年之前把这事给做好。”陈川说道。

这事没有什么好瞒的。

刘军刚才还真没有考虑到这个,光想陈川的事去了,听了这话,颇为认可:“也对,还有两个月过年,你要是在过年之前做出来,确实能赚一些。”

“那我今天下午就去一趟饼干厂,尽量今天帮你把这事给敲定,最迟明天下午。”

陈川大喜:“谢谢军叔。”

刘军摆摆手:“谢我就不用了,别跟你爸说我帮了你,要不然的话,他又要来找我唠叨。”

陈川“嘿嘿”笑着点头:“知道,改天有时间我陪您喝两杯。”

刘军叮嘱道:“以后少喝酒,我听你爸说你陪畜牧站几个领导喝酒,那些人个个都是酒桶,你喝不过他们。”

陈川苦笑:“我也不想喝!”

“也是!找他们办事,不喝几顿可难得很。”刘军虽然只是供销社的主任,但对这些门路清楚得很:“算了,你先回去吧!我等会就去饼干厂走一趟,明天下午你来一趟。”

“好嘞!辛苦军叔了。”陈川笑嘻嘻起身离开。

看着陈川的背影,刘军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自己帮这侄儿是对是错。

现在这情况还不明朗,陈川一头扎下去经商,在刘军看来不算好机会。

就算真要做,也应该晚几年,等形势明朗了再说。

刘军是供销社体系的,对市场比较敏感,他很清楚,现在的个体户成不了气候。

虽然这是主观判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居民购买商品的主要途径还是供销社,供销社买不到,或者手里没票才会去外面买。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个体户手里可以赊账,供销社不可以,从事零售的个体户,尤其是有摊位或店面的定点销售,客户大多是固定的,手里肯定会有一大堆赊账。

即便是不从事销售,而是从事生产的个体户,也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行业。

说得好听一点,个体户是作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一个补充。

说得不好听,个体户就是干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

国营企业鄙视集体企业,集体企业看不起个体户,这是整个八十年代都存在的鄙视链。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