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宝玉再生之开挂人生

第18章 黛玉葬花通事理 元春赐婚锦上花

  • 作者:吴依梧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10-31 04:58:29
  • 完书字数:6726

话说黛玉听了宝玉的鹿故事,果真吃了长素。

加之她本就是绛珠仙子,百花之神,又通悟了万物有灵,众生有情这一道理,对万事万物更加悲悯起来。

走路都留着小心,怕踩了蚂蚁;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儿说话,见了星星月亮,就和嫦娥对话。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她竟在后院畸角上建有一个花冢,用来葬花。

宝玉和黛玉二人是前世因缘,今世知己,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

尤其来庄子后,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宝玉自是要借这“葬花”一事,点化绛珠,彻底改命。

这一日,宝玉来在庄子后院紫色玉兰树底下的一块石上盘腿坐着,只等黛玉。

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玉兰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头满身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树边,抖在树根下。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宝玉一回头,果然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树根下。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撂在这里不好。一阵风来就把它们又吹散了,不知随风飘到哪个污泥臭水里,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把花锄、花囊从黛玉肩上取下,又接过黛玉的花帚,三下五除二,把满地的落花扫到树底下。

黛玉见宝玉如此粗鲁,不觉蹙起眉头,泪光点点,回身便要走。

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

黛玉站定,只听宝玉说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黛玉一愣,随即自言自语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黛玉反复念了几遍,越念越爱,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

林黛玉笑道:“果然很好。”

随又想到自己虽出自爱花惜花之心,将这落红掩埋,却使花树失去养分,归根到底反倒害了这花。自己看似有情却因为无知做了那无情之事,心里由不得一阵懊恼。

宝玉细察黛玉脸色变换,岂能不知黛玉的心思?

因此笑道:“妹妹何必自寻烦恼?我们何不在你那花冢上种棵树,不就全了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义了吗?”

黛玉一听,转恼为喜,两人便商量起种什么树好。

宝玉笑道:“不如妹妹种棵栀子花树,为兄我种棵侧柏,可好?”

黛玉既为百花之神,自然懂得百花之性。

而宝玉作为绛花洞主,自然亦通百花之道。

栀子花的叶色,冬夏常青,历经风霜而不凋谢。

栀子花的叶子一直在等待植株开花,从冬到夏,历经半载,方等来栀子花开。

而栀子花经历秋天的肃杀,在冬天开始孕育花苞,忍受了冬季的酷寒,春季的多变,直到夏季才会开花。

雪白色的花朵,玉洁无瑕,散发出浓烈的芳香,馨郁诱人,即使花黄凋萎仍然香气四溢。

黛玉笑道:“栀子花的叶子,既然四季常青,你再种棵侧柏,岂不是画蛇添足?”

宝玉一拍额头,笑道:“还是妹妹明白。我是六个指头挠痒痒,多一道子了。就依妹妹,种棵栀子花树即可。我就是这冬夏常青的栀子叶,你就是那玉洁无暇的栀子花。”

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拿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宝玉不疾不徐,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为兄护着你还来不及,怎么敢欺负你呢?叶子本就是护花的呀。如若妹妹不喜,来年栀子花开时,为兄的把叶子全剪了去,只留下光秃秃的花骨朵,可好?”

黛玉“噗嗤”笑道:“你敢!没了叶子,只留那光秃秃的花还有何趣?”

宝玉一面收拾黛玉的花具,一面命人把栀子花树种那花冢之上,二人培了土,又浇了水,正才种植妥协,只见雪雁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老爷太太想小姐了,派人来接了,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收拾去罢。”

宝玉听了,便同黛玉一起来见贾母。

贾母正和林府来人说话,询问贾敏消息。

来人回道:“太太这胎都说是个哥儿,忒能闹腾,整日里闹得太太寝食难安,又想念小姐,心里焦躁,老爷这才命我们来接姐儿回去陪伴太太。”

黛玉听到母亲想念自己,又怀孕辛苦,思家之情顿时生起,急冲冲就要跟来人回府。

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又心疼女儿有孕在身,怕是无暇调教得力随手的下人。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又把为宝玉预备的晴雯也给了黛玉,说道:“晴雯这丫头我看他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有她们两个帮衬着,你母亲也松快些。”

黛玉谢过贾母,打道回府,宝玉一路护送至林府,黛玉还不忘提醒宝玉时时去给栀子花树施肥浇水不提。

单表在庄子里避暑,贾母等人原本只想待个三五日,最多住个十天半月的就回府去。哪知一住下,竟都喜欢上了这里。

这里比城里凉爽不说,每日里吃的都是新鲜瓜果蔬菜,喝的都是山间泉水,鸟语花香,空气里都飘着清香。

更不要提还隔三差五地去周边看各色美景,今日看日出、明日看日落、后日观瀑布,节目不断。

这神仙日子,谁不喜欢?

宝玉、贾琏等常常带一干男丁下地劳作,元春便带来迎春黛玉等姐妹去田间地头送水送饭,惹得贾母等也兴致勃勃,时不时换短装,去院子里的菜地里锄草、浇水,体味一把农家生活。

宝玉拿起被贾母当草锄的菜苗,笑道:“老太太,饶了这块菜地罢。再锄下去,这菜地就成草地了。”

贾母柱着锄头直起腰来,童心大发,笑道:“我偏要这么锄,成草地刚好,喂马、喂牛、喂兔子、喂鹿。比种菜只能给人吃强。”

尤氏忙扶贾母过来坐地头的板凳上歇息,奉上茶,笑道:“谁能想到一品诰命夫人竟能放下身段做农活。”

贾母品口茶,说道:“这有什么。圣上日理万机,每年尚且挤出时间来下地耕作,我等不过中等人家,岂能忘本?以后每年贾家子孙都要来庄子里劳作,知稼穑艰难方能知恩图报,勤俭持家,有了这一条,几时我断了这口气,也有脸去见祖宗,能安心闭上眼了。”

及至贾政、贾珠休沐日,父子俩并贾赦、贾珍一并来到庄子,见贾母等人住得这么开心,竟然带着全家下地劳作,也一时兴起,跟着下地,虽说不过是做做样子,不可不说这样子做得好。

自此,贾家子孙,不论男女,每年都必须下地劳作成了家风。

为此,圣上在朝堂上特意嘉奖贾政寄情田园、注目农桑、心系苍生,教子有方,开勋贵家族之清新家风,于家于国有益。

接着,圣上当廷为十七皇子怡康王云鹤与贾侍郎嫡长女贾元春赐婚。

令有司在贾元春长兄贾状元贾珠完婚后,择吉日成婚!

皇上这突如其来的赐婚,出乎意料。

尤其是各勋贵家族,无不叹息贾家吉星高照,鸿运当头。

先是带头给灾区捐粮捐物,深得帝心,为贾存周捐出个侍郎来,十来年未曾挪窝的五品官,连升三级。

接着嫡长子竟然考中状元。

只不过下地劳作一下,就为嫡长女争了个王妃回来。

谁不知圣上最喜十七王爷。

看来,贾府要中兴了。

贾母等听了自然喜不自禁,洋洋喜气盈腮。

忙打点行装准备回府入宫谢恩。

唯有元春惊讶之余,怅然若失。

宝玉悄悄地告诉长姐,十七王爷就是那日吹笛合奏之人,元春这才满心欢喜,红了秀脸。

且说贾母等人赶回荣国府,贾政已先上朝谢恩。

于是都按品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

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

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贾府的变化,不仅招致都中勋贵家族嫉妒,也让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专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之警幻仙姑烦恼不已。

警幻思忖着,得把神瑛侍者召回,看他到底欲如何了结这痴男怨女的风流怨债,如何重谱这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