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第四百五十二章:燕地民夫,甲至塞外

  • 作者:冰茶常在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11 15:34:59
  • 完书字数:6214

【已修改】</P>

酉时近半。</P>

烈日渐落幕。</P>

遍洒落日余晖的野狐岭燕军营寨内。</P>

六千名燕地民夫兴高采烈地自匈奴降兵手中接过一匹匹战马以及一头头牛羊等牲畜。</P>

随即无不浑身干劲十足地将那一匹匹战马以及一头头牛羊驱赶至营寨东侧围栏之内。</P>

相较于初出塞时的面黄肌瘦。</P>

现如今的六千燕地民夫无不面色红润、精神抖擞。</P>

甚至于就连原本已然被生活压弯的腰背。</P>

亦不由得挺直了诸多。</P>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P>

随军出塞的这段时日,绝对是这六千民夫此生最幸福的时光。</P>

就在六千民夫忙碌着将一匹匹战马以及一头头牛羊驱赶至营寨东侧围栏之中。</P>

五千余匈奴降兵以及五千余燕军将士忙碌于搭建军帐之际。</P>

不知何时已然落地生根的燕军中军大帐内。</P>

身披全副黑漆顺水山文甲的许奕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P>

不徐不疾地翻阅着一封封已然积压多日的文书。</P>

自燕军出征漠北以来。</P>

共计约两万匹战马、八万余头牛羊等牲畜经野狐岭后勤要地流入燕地内。</P>

而随着大量牛羊等牲畜不断地流入燕地。</P>

燕地民生亦不可避免地发生诸多肉眼可见的变化。</P>

而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燕地经济。</P>

受正月惊雷、狂风暴雨大作,庄稼禾苗被淹等天灾影响。</P>

燕地经济曾一度迎来至暗时刻。</P>

紧随其后的各地世家商贾运粮入燕,大抬粮价等人祸的爆发。</P>

无疑极大地加深了燕地至暗时刻。</P>

但好在。</P>

天灾人祸未能肆虐太久。</P>

便被燕王府一众势力齐心协力地彻底扫除。</P>

燕地民生经济亦随着粮价平息而彻底走出至暗时刻。</P>

但此时的燕地民生经济仅仅只是走出至暗时刻罢了。</P>

与天灾人祸之前相比,并无太大区别。</P>

而现如今。</P>

随着大量的牛羊等牲畜经燕军野狐岭后勤要地流入燕地。</P>

燕地内的羊肉等价格亦是不可避免地连续下跌。</P>

相较于以往羊肉价格。</P>

现如今燕地内的羊肉价格足足下跌三成有余。</P>

受羊肉价格大规模下跌影响。</P>

在许奕授意下,上谷郡郡守孙道华、渔阳郡郡守庞文泽的暗中操控下。</P>

燕地内的其他物价或多或少地都迎来了一波下跌。</P>

物价一下跌。</P>

原本过日子无不精打细算的燕地寻常百姓瞬间彻底疯狂。</P>

而随着大量的钱财流入市场。</P>

燕地民生经济亦不可避免地迎来一波飞速增长。</P>

与此同时。</P>

经野狐岭燕军后勤要地流入燕地的两万一千余头耕牛。</P>

在许奕的暗中授意下。</P>

将全部用于重建女祁城以及修建新官道的民夫家中。</P>

从而极大地缩短民夫农忙时间。</P>

进而极大地加快重建女祁城以及修建新官道的进度。</P>

待女祁城、新官道全部落地后。</P>

自匈奴手中缴获的耕牛将会全部按需分配至两郡十七城。</P>

用以协助燕地百姓耕种。</P>

从而加快燕地民生发展。</P>

进而逐渐壮大燕地自身底蕴。</P>

.......</P>

.......</P>

不知不觉间。</P>

酉时将逝。</P>

野狐岭燕军营寨中军大帐内。</P>

就在许奕放下手中最后一封文书正欲起身舒展筋骨之际。</P>

中军大帐外忽然传来道道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P>

“何事喧哗?”</P>

许奕放下手中文书,随即自上首太师椅站起身来。</P>

“主人稍待。”</P>

“属下这便前去查看。”</P>

问心首领闻言俯身抱拳行之一礼,随即转身走出中军大帐。</P>

不多时。</P>

问心首领再度折返中军大帐。</P>

“启禀主人。”</P>

“杨属官、耿良率两千将士携劳军之物已行至营寨外。”</P>

问心首领行至上首三步外,随即再度俯身抱拳行礼道。</P>

‘来的正好。’</P>

许奕闻言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一瞬,口中低声喃喃道。</P>

早在攻打尸逐王麾下昆赞部落之初。</P>

许奕便已然命人传令杨先安。</P>

命其备足犒赏之物,与耿良一同率两千将士行至野狐岭后勤要地。</P>

届时。</P>

许奕将会与耿良再度互换身份行犒赏三军之举。</P>

待犒赏三军过后。</P>

许奕亦将提前结束此次漠北之行。</P>

随燕军两千将士折返燕地坐镇沮阳城。</P>

静待周匈议和以及西域惊天巨变之事的后续。</P>

从而根据局势变幻,更好地调整燕军战略部署。</P>

野狐岭燕军营寨中军大帐内。</P>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看向端坐于左下首处的辛思玄。</P>

“去迎迎耿良与先安。”</P>

许奕轻笑着出言吩咐道。</P>

“是。”</P>

辛思玄闻言当即自左下首处站起身来,面朝许奕俯身抱拳行之一礼,随即转身离了中军大帐。</P>

一刻多钟后。</P>

身着墨玉色亲王常服的耿良与身着燕王府属官袍的耿良在辛思玄的引领下行至中军大帐。</P>

“臣,拜见王爷。”</P>

“末将,拜见王爷。”</P>

杨先安、耿良二人行至中军大帐上首三步外,随即俯身拱手行礼道。</P>

“免礼。”</P>

许奕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微微摆手道。</P>

“谢王爷。”</P>

“谢王爷。”</P>

杨先安、耿良二人闻言当即再度俯身拱手行一谢礼。</P>

礼毕过后。</P>

杨先安欲言又止地环顾中军大帐一周。</P>

“此地无外人。”</P>

“畅所欲言即可。”</P>

许奕见状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动,随即开口说道。</P>

“是,王爷。”</P>

杨先安闻言再度拱手行之一礼。</P>

“王爷,晋王府来人。”</P>

“那人手持晋王殿下信物,言有一密信需亲手呈于王爷。”</P>

礼毕,杨先安如实禀报道。</P>

‘二叔?’</P>

“那人现于何处?”</P>

许奕闻言不由得低声喃喃一句,随即开口问道。</P>

“回王爷问。”</P>

“那人此时正于中军外静候。”</P>

杨先安如实禀报道。</P>

“请至此地。”</P>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出言吩咐道。</P>

“是,王爷。”</P>

杨先安俯身拱手再行一礼,随即转身离了中军大帐。</P>

待杨先安身影彻底消失于中军大帐后。</P>

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的许奕不由得若有所思地微垂了眼睑。</P>

不多时。</P>

一年过不惑之龄的中年男子在杨先安的引领下行至中军大帐内。</P>

“晋王殿下麾下十天干暗卫甲,拜见燕王殿下。”</P>

暗卫甲止步于上首五步外,随即俯身拱手行礼道。</P>

“免礼。”</P>

许奕微不可查地打量数眼,随即开口说道。</P>

“谢燕王殿下。”</P>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