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改变大宋的科学家

第五十一章,宗亲

  • 作者:金小奇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0-28 20:18:41
  • 完书字数:4560

那你说说。”曾公亮还是怀疑韩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有什么好的方法。

韩琦解释道:“我目前有两个建议,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还请直言。一是禁止宗室子弟担任军方职位,二是禁止宗室子弟到边疆地区担任官职。”这个做法让宗室子弟的野心只能化为乌有,也不用担心山高皇帝远、在暗中搞事情。

“臣有几个要补充的。”富弼站出来说道。

在政事堂内的三位相公之间还是可以理性的讨论事情的,所以就韩琦的提议展开了一波不算太激烈的讨论,直到赵顼和赵颖来到了垂拱殿也没结束。

“各位相公,朕觉得不能只在政事堂内讨论这件事,毕竟这是相关于宗室的事情。”赵曙适时的提醒道。

三个老头这才反应过来,这事还真不是他们三人就能单独决定的。

“是臣等冒失了,臣这就去找司马光等两制官员商量此事。”曾公亮表示我们这就去找临时盟友去。

赵曙点点头道:“好,相公们忙去吧,三天后朕再召集大臣讨论。现在朕要处理一些家事了”随即瞪向在那老老实实的站着的赵顼赵颖两兄弟。

“说说吧,怎么回事?”三位相公走后,赵曙慢慢的抿着茶问道。

“爹爹,人是我打的,跟大哥没关系。”赵颖昂着头尽量显得自己正义凛然一些的回答道。

“老子问你打架是怎么回事,谁问你是谁打的了。”赵曙不给赵颖正义凛然表现的机会。

“啊?那个,那个……”赵颖低下头有点难以启齿。

赵曙看这小儿子的模样就知道应该不是为了什么大事,转头向赵顼问道:“你知道多少?别想着隐瞒,你作为兄长也有责任。”

赵顼笑嘻嘻的回答道:“爹爹,其实没什么大事。”赵顼心想死道友不死贫道,对不起了老弟,为了为兄的屁股只能如实说了。

赵顼继续说道:“今天他们几人在天上人间吃饭时,因为争着要买单付账所以就打起来了。他们还把人家包间给砸了,天上人间的掌柜已经报官了。”

赵顼说完憋了一眼赵颖,赵颖正恶狠狠的看着他,看样子要跟他一决生死一样。

垂拱殿内四人出奇的安静,除了赵曙谁也不敢出声。赵曙此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想到了最荒诞理由都没有赵顼说的那么荒诞。

“你这个混账东西,混账东西。”赵曙一边痛骂一边四处寻找趁手的东西。

“官家,官家息怒呀。”陈忠和跟在后面劝道。

“爹爹,爹爹我错了。”赵颖在殿内寻找着哪个角落更容易逃跑。

只有赵顼在那泰然自若的站着,与世无争的样子好像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大哥,是大哥教唆我的。”赵颖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的喊道。

“你~行,你可以。爹爹,我抓住他了。”赵颖毫不客气的逮到了赵颖。

“你个混账东西,还敢诬陷兄长。我看你们就是欠教育,相公们说的没错,你们这些混账是该好好教育了。”赵曙边打边骂,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宗室改革。

………………

大庆殿

通过几日政事堂相公们的游说,今天来上朝的官员基本已经知道了今天朝议的主要内容。对于宗室改革,各方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意见。执政派和言官派是暂时的同一阵营,如何更好的管理宗室,解决未来宗室的经费问题是他们共同要解决的难题。而对于宗室本身来说,虽然改革后的宗室不能有更多的朝廷供养。但是个人都是有野心和志气的,他们也不想生下来就注定一生都要碌碌无为的平庸的过下去。所以关于要不要改的问题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在怎么改的问题上朝臣们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来回争夺着。

最终达成的方案是,开放宗室子弟科举的同时有五条禁令。

一是禁止宗室子弟担任军方职位,二是禁止宗室子弟到边疆地区担任官职,三是不允许担任学官和考试官,四是禁止宗室子弟担任宰相之位,五是能参加朝会的宗室子弟没有说话的权力,只有被询问和解答的权力。

这几条禁令可以说是把宗室子弟想通过科举或者文官谋朝篡位之路都死死的堵死了,要么你就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做个大宋公务员,要么就是做个逍遥王爷等着越来越少的朝廷月供。

朝廷既然多给了宗室子弟一条出路,那也要宗室给朝廷一个面子。所以从即日起,所有宗室有关的商铺都要按照大宋一般商税收取。这下为了宗室子弟的未来,宗室可算是大出血了一把。

“官家,臣有事上奏。”现任大宗正赵宗凯出班说道。

“皇叔有何事要上奏呀?”

赵宗凯回答道:“官家,今日议我宗室之事已成,臣等宗室及宗室子弟感恩官家仁德。然,我等宗室子弟如今虽有科举资格却无科举能力。还请官家关照我等宗室子弟之教育。”

“哦?宗室子弟教育现况如何?”赵曙明知故问道。

“现如今在汴京所有宗室子弟中15到30岁有三百二十一人,教授5名。15岁以下有八百三十七人,教授15名。”

“这么少,为何不多找几个教授?”赵曙继续演着戏。

“回官家,因为此前宗室子弟只要领取朝廷供给就可,所有并不需要太多的学识。”

“那怎么行,这以后不成酒囊饭袋了。这以后考科举都要为大宋做事,怎能如此忽视教育。各位可有方法解决此问题?”赵曙看向大臣们提问道。

赵宗凯觉得自己的部分应该结束了,识趣的退回班列中。这时韩琦出班上奏道:“官家,臣有一个办法,就是不知官家和各位大臣同不同意。”

“哦?韩相说说什么办法?”

“宗室子弟的教育关乎到我大宋的颜面,也涉及到我大宋的长治久安,所以臣等政事堂的老臣们建议应选择一些德行高尚、熟读经典的人来教育宗室子弟。”

“政事堂可有人选?”

“回官家,政事堂已选定了一些,还请官家定夺。”随即让内侍抬进来了两大箱子,里面装满了大臣们上奏的扎子。

司马光等言官派们隐隐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