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而立

第15章

  • 作者:奉言川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1-02 22:20:07
  • 完书字数:2578

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无法阻挡的。

我开始偷偷买书和字帖,放在学校里。自己的桌子实在放不下,就主动借书给别人。所以,我买过的很多书都尸骨无存。

那时常去的书店都在文庙附近。从文庙正门走过来不远,就有一家同学家开的报刊亭。仅十平方左右大小,但《人民文学》《月刊》《收获》《萌芽》都有得卖,还有一些薄薄的传统文化经典。在这里,我买过《唐诗三百首》《老子》《论语》。六年级时,我试图把这三本书全背下来,但未能如愿,更以此认为书上说的过目不忘肯定是诳语。由于和爸爸的紧张关系,我对宣扬孝道的儒家心存抵触,更加喜欢薄情寡欲的道家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六亲不和,有孝慈”,成为我与爸爸抗争的思想基础。父慈子孝。一个几十岁的人要求十几岁的人迁就自己,这不是可笑吗?道家思想对我的影响远大于此。我性格软弱,不愿与人发生冲突,就受了《道德经》“柔弱胜刚强”“夫唯不争,故无尤”的影响。我还一度将庄子的“曳尾于涂”作为网络昵称,当时所滋生的清高至今犹存。自初中起,我就再也没当过班干部。所以,我并不建议人在未经世事前,过多接触道家思想。入世转出世易,出世转入世难。世界很大,还是要先看看,更何况我们生逢盛世。

接着往前走几十米,就有一条小巷子,里边藏着好几家书店。那时的书店里只有书,高高的书架直到屋顶,地上甚至还放着一些。过道只够一个人过,大家选书都要站着。《彷徨》《呐喊》《复活》《契科夫短篇》《欧也妮?葛朗台》《歌德的诗》《巴黎圣母院》等书都是在这儿买的。后来,爸爸和人说我小学时就看完了四大名著。我仔细回想了,并非如此。《西游记》我至今没看完;《红楼梦》也是大学才第一次看完了全本。那段时间,鲁迅先生的、契科夫的《草原》、《欧也妮?葛朗台》让我痴迷。或许是语言对诗歌过于重要,整本《歌德的诗》仅有几首触动了我,但那句“稍等,你也安息”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

为了买书,年底的压岁钱很快就没了。而爸妈给的零花钱,也只够买早饭和中饭。在那个长身体的年纪,吃饭还是比看书重要的。毕竟,是真的会饿到受不住。无奈之下,我只能在同学生日时蹭书。以生日礼物的名义把书买回来,连夜看完,次日就送出去。为了给自己开封找个理由,便在扉页上写一句话,署个名。看书前先把手反复洗几次,免得留下痕迹,特别不能留下折痕。至于无法看完的书,送出去后,隔一段时间再恬不知耻地借来看看。

有一年,给许衫买生日礼物,在书架上翻了半天,翻到一本《纪伯伦散文诗集》。读到《沙与沫》时,便爱不释手。站在书架下,反复看了好几遍,什么也没看懂。许衫收到书,第二天气鼓鼓地拿着书扔在我桌子上,红着脸说:“送的什么东西嘛!”我翻开一看,这才注意到书上的插画,不少都是赤身裸体的速写。见我一时语塞,她拿着书走掉了。

过年时,我用新到手的压岁钱去买了一本《红楼梦》。拿到田鸡家,让他开学了再给我。开学时,他一脸郁闷地告诉我,他奶奶看到书后大发雷霆,认为他不学好,竟然买黄书看。于是,我兴致勃勃地想要找出罪魁祸首,看了前二十回后失望透顶。就这,还不配给五年级看的玄幻提鞋呢。从此,便把这本书打入了冷宫。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