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穿越农门之老太太的发家路

15老妹儿,来点儿

  • 作者:大鹅吃小虾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9-29 15:00:48
  • 完书字数:4698

现在正是临溪镇每月两次的大集,所以现下临溪镇十分热闹。

这个草市据说是从京师那里推行的政策,由县令来适时颁布实施。

临溪镇所属的阖县县令是个父母官,对于这种为百姓谋福利的好举措,自然立马实施。

还派官兵看守,划分专门区域卖东西,不过只要摆摊卖东西,需要交五个铜钱作为摊位费用。

如果想要固定摊位,可以直接交付一个月的,还便宜五个铜钱。

这些李树兰自然也是从原身的记忆里面和张准身上,了解的。

张准和李树兰是在镇门口分开的,因为方向不一样。

张准他们卖的都是野味,要在镇上唯一一个酒楼百味楼去卖。

走之前还帮李树兰带走一个背篓春笋,说替她问问酒楼要不要。

李树兰赶紧谢谢两个善良的人。

刚到草市以后,好位置自然都已经被占了。

草市每个区域都已经划分好了,每个区域都有石头当做界碑,大概长度三米左右。

李树兰连忙带着人来到一个空地方,先拿出来五个铜钱给了官兵,才安置下来,虽说位置不好,但是也真的尽力了,下次再来估摸着要再早一些。

板车是能拆分的,板子放在前边,后边放着板车上的竹垫子。

刚好前边放卖的东西,后边坐人,

陆竹的背篓里边都是蘑菇,可以说是里边最轻的背篓了。

今天卖的有蘑菇,春笋,还有老大老二他们编制的篮子,以及带了半篓子野菜,至于草药自然等会去药堂卖。

草市卖的东西也挺多的,巧的是看见一个卖木杆秤的人,才想起来自家没有带称重的东西。

李树兰赶忙过去买了一个,问了价格还挺贵要三十个铜板,这也不能不买吧,不然等会怎么卖东西?

这不,一分钱还没有挣到已经花了三十五文了。

木秤砣李树兰当然不会使用,她上一辈子哪会碰见这种老物件啊,还是让卖家教了一下,不过也不难,很快就学会了。

李树兰看着手里边的木杆秤,真的感谢梁渊朝统一了度量衡,感谢发明了这东西的人。

还教会了她的三个好大儿和一个好闺女。

陆竹也没想到娘先教的她,然后让自己教哥哥们,所以学的十分认真。

除了老四陆希海字识得最少,就读过一本百家姓,估摸着也忘记了,其她人学的都很快。

看来温故而知新真的很重要,等到回去就抓起来,便宜丈夫的书原身都没舍得扔,一直在红箱子那里存着。

这位置本来就不好,这一片卖的都是工具杂物啥的,就她家卖的食材。

这样干坐着一天估计都卖不出去。

李树兰看着来往的人群,开始大声吆喝着:“哎呦,新鲜的春笋,蘑菇喽,嫂子要不要买点带回家,刚好做个小菜。”

瞅见一个大娘穿着棉布,挎着一个小篮子,一看就是镇上的。

大娘没想到李树兰竟然会叫她,她也就停下来,刚好要买点菜吃,她家老头子和小孙子吃那几样,早都腻了。

大娘蹲下来看着春笋蘑菇野菜,说道:“你这笋子倒是新鲜,蘑菇个头也不错怎么卖的啊?”

“嫂子,笋子三分钱一斤五分钱两斤,蘑菇贵点,现在是稀缺物,六文钱一斤,十文钱两斤,大娘你是我家第一个客人,笋子买两斤送你一斤,蘑菇买两斤送半斤,咋样?”

李树兰嘴角一笑,亲和度直接拉满。

大娘听了价格以后,点了点头,确实这种时间还有春笋确实难得,蘑菇也是,价格还挺合理的。

“那给我一样来两斤吧。”

说完直接从荷包里拿出来十五文钱递给李树兰,李树兰数都没数直接给好闺女拿着。

自己拿着当着大娘的面,拿着木杆秤开始称重。

这在草市买东西的人家,都是自己带着篮子的,本来卖的东西都便宜,这样安排也合理。

称好的东西直接倒进大娘带的篮子里边。

大娘走的时候还给大娘说,春笋腌制吃放的时间也久些,还送了大娘一把婆婆丁。

大娘连说不要不要,古代的人家大多都是朴素的,不喜欢占便宜。

最终李树兰让她就当回去给邻居说说就是,就当卖个小人情,大娘这才接下来。

只要从她家摊子路过的人,李树兰都会叫人,男的就大哥小哥儿,女的就嫂子大妹子的,还见人就夸。

幸好梁渊朝风气比较开放,女人也可以摆摊讨生活。

她的三个儿子一个一个臊的在后边红着脸不敢说话,还是小棉袄贴心,帮着她一起叫人。

“大妹子,新鲜的春笋腌制炒菜炖汤都好,来点儿吗?”

“大娘,新鲜的蘑菇喔,小鸡炖蘑菇香的很,来点吧。”

“叔叔,买点带回去吧。”

因为这边的吆喝声,再加上草市上确实许久没见人卖过春笋,图个新鲜,都过来买了。

李树兰都给买的人怎么做好吃,天热的话腌制腌制,保留时间长,还又脆又嫩。

老样子买的人都送了一把野菜,刚好够一盘菜,让大家都给乡邻说说。

老大负责称重,老二摆东西,老三帮老大称重,二闺女吆喝结果篮子装起来给人家

至于李树兰?自然是收钱了,按照他们四个的速度,还得一个一个数一遍,算数也不行,回去一定要好好管管。

果然送那一把野菜是有作用的,这不就有人听邻居说这里卖春笋和蘑菇的就过来了。

“大娘,再送一把野菜吧,我回去也给你宣传宣传。”

一个小媳妇儿说道,这野菜多少也是一盘菜。

“大妹子,当然可以,给你再送一把。”李树兰笑着又抓了一把野菜放进她的篮子里边。

在一边的四人觉得娘太厉害了吧,本来还以为没人买,现在看着人群越来越多,心里边也都开心极了。

娘,真不愧是娘!

要按照李树兰所说,你娘还是你娘!

(木杆秤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一下啊,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但是本文中为了剧情的发展有所改变,一斤就是十两,)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