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细述唐朝

(20)当皇帝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1)

  • 作者:曾经很酷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1-17 05:50:09
  • 完书字数:6606

李世民杀兄逼父,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帝国的权力巅峰,但当上了皇帝真的就有想象中那么快乐吗?他接手的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纷繁复杂的闹心事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他要面对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与突厥的关系。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原帝国的噩梦,汉朝初年,因为国力的原因,汉帝国采取了联姻纳贡方式,安抚匈奴,抚平边患。一直到了武帝时候,汉帝国通过休养生息,国库充盈,才开始大规模地对匈奴作战,一举歼灭匈奴主力,逼着匈奴西迁,才算彻底解除匈奴之患。

突厥是继匈奴之后,北方又一崛起的游牧强权,他们的首领称为可汗,可汗的老婆称为可敦。隋朝末年,始毕可汗即位,突厥有精兵近百万,实力空前强大。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都臣属于突厥。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人起事,都必须拜始毕可汗的码头,否则麻烦不断。就连李渊起兵之时,都得恭恭敬敬地给突厥的始毕可汗上态度,要不保不准后院就得起火。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朝刚成立时,这个始毕本来想到太原溜达溜达,没想到得了一场大病挂了,他的儿子太小,弟弟接替了可汗大位,就是处罗可汗。没想到的是处罗可汗没干几年,也病死了。隋朝义成公主先嫁始毕,又嫁处罗,还是个颜值控,嫌处罗的儿子又小又丑,改立其弟咄絆,这就是颉利可汗。颉利可汗又把始毕可汗的儿子立为突利可汗。

突厥这伙人很不讲武德,都是见钱眼开的主儿,一点契约精神也不讲,本来都与唐朝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可没事就到唐朝边境来个七日游,看看有没有秋风可打,弄得边境军民苦不堪言。摊上这么个邻居,你说李世民能省心吗?

公元624年八月,突厥颉利和突利两位可汗,发动全国军队,出兵入侵唐朝。李世民带兵与突厥大军在豳州相遇,因为关中连日下雨,粮草运不到军中,军心有些动摇。突厥军队在五陇阪设阵,想与唐军决战。

李元吉吓得不敢出城,李世民却毫无惧色,带着一百多骑赶到五陇阪,在阵前对颉利可汗说道:“你这人说话也不算话。你要敢打,出来我陪你玩玩。要是想群殴,你们就一起上来,我们就这百骑陪你练练。”

颉利一听,没敢回答。李世民又跑到突利前面说道:“咱们说好的互相支持,怎么还来打我来了,一点不顾及旧情呢?”突利也没敢回答。

突利的可汗位置被颉利抢夺,二人之间本就心存芥蒂。李世民与突利一叙旧,马上引起颉利的怀疑。他怕突利突然反水,赶紧与李世民重新结盟退去。

挨着这样一个不着调的邻居,李渊在位时就十分头疼。为了避免突厥威胁京师,曾经有人建议李渊迁都。李渊也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并且派出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到樊、邓等地巡视可以做为都城的地方。当时太子、齐王、裴寂这些人都赞成。

这是一个相当愚蠢的想法,先不说迁都这项工程浩大与否,单是为了减少威胁就迁都,这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认怂做法。一旦迁都,就意味着放弃了易守难攻的关中地区,这只会让突厥得寸进尺。对付匈奴、突厥这种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拳头,你只有打得他满地找牙,才能让他老实。

李世民对李渊等人的想法就不屑一顾,这就是强者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舍弃。他劝谏李渊,“这些骑马的民族,自古就有。咱们现在有精兵百万,打遍天下无敌手,怕他个球。现在突厥一打咱们就跑,岂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这样,给我几年时间,我要不把颉利这小子抓住,我就不姓李。”

在李世民的极力劝阻下,李渊才否定了迁都的想法。

李世民接了李渊的班后,消息传到突厥那里,“哟!这可是个好机会,敲竹杠的走起!”

李世民初八登基,颉利可汗二十四日就又来搞事情,到得二十八日,突厥大军已到了渭水河便桥的北方。颉利可汗还很嚣张地派他的心腹执失思力给李世民捎了个话儿,“百万大军今天就要到你们京师了!”

李世民可不是吓大的,他这一生见过的大阵仗太多了,直接扣押了执失思力,带着六骑到了渭水,与颉利展开了第二次对话,大骂他违约在先。颉利没想到李世民气场如此之强,这次带的人比上次还少,被骂得有点发懵,当场被李世民用语言所征服,下马列队而拜。

此时李世民的身后,出现了大队唐军,旌旗飘扬,铠甲闪亮,杀气腾腾的列队而来。颉利再次被李世民所震慑。

李世民一挥令旗,唐军缓缓退下。李世民则单独留下与颉利对话。萧瑀上前劝李世民退回军中,李世民说道:“你不了解,颉利敢于倾巢而出,就是认为我刚刚即位不敢与他们开战。咱们一旦示弱,颉利肯定带人大肆劫掠。我这么蔑视他们,就是让他们知道我必战的决心。突厥大军孤军深入,无论是战是和,都对我们有利。能否制服颉利,就在此一举了。”

战争有时拼的就是信心。李世民耀武扬威地站在桥边,就彻底地摧毁了颉利的意志,这是何等的霸气,何等的威武。在隋末唐初那个英雄辈出,名将如涌的年代,李世民也是当仁不让的一等一的人物。

颉利面对这样的李世民只能俯首称臣。当天,就派人前来请求和解。三十日,李世民又到便桥上,斩杀白马,再次与颉利结盟,颉利带领突厥大军退走。

后来,李世民谈起此事,说道:“突厥兵多,但毫无纪律可言,想要打败颉利很容易。但我刚刚即位,国家未稳,百姓还不富足,现在的策略是休养生息。一旦开战,不但与敌结怨,还将劳民伤财。所以用金钱换安宁,等到有了实力,就可以一次性干掉他们,永绝后患。”

李世民太了解民意了,他知道经过隋末到唐初的多年的征战,新建的帝国家需要喘息,人民需要安定,正是在这样的策略下,他才忍辱负重,再与突厥结盟,息兵止战,为大唐帝国的崛起赢得机会。

虽说李世民吓跑了突厥大军,但大唐帝国并没有随着李世民这个英主的的登基而太平。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两起造反派打砸抢事件。分别是庐江王李媛和燕王李艺。

李瑗的反叛多少有些被骗的成分。玄武门事变二十天后,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起兵造反。这个李瑗本是李渊的远房堂弟,没什么真才实料,只是仗着出身好,才混了个王爷当当。刘黑闼造反时,李瑗弃城逃跑,李渊这个人家族观念强,也没怪罪李瑗,把他改任到幽州都督,知道他不是打仗的料,给他派了一个能打的副手王君廓。

王君廓本是一个盗贼,悍勇异常,屡立战功。他到了幽州后很快成了李瑗的心腹。只是李瑗没想到王君廓是个狼子野心,很快就把他推进了深渊。

太子建成被李世民杀掉后,在清理李建成的遗物时,发现了他与李瑗的信件中预谋谋害李世民。这时李世民已掌握朝中大权,派人召李瑗回长安。李瑗感觉事情不妙,找来王君廓商议此事。他本想让王君廓为他出谋划策,却不想王君廓却想在他身上求得一段富贵。

王君廓对李瑗说:“你要回到长安,肯定性命不保,现在咱们手里有兵有马,怎么能因为一个使者的召唤就回去送死呢?”王君廓给了李瑗一个赤祼祼的暗示,回去就得死,手里还有兵,他就差没说出“造反”两个字了。

李瑗这个棒槌看着王君廓感动得一塌糊涂,“就你为我好,我把这条命托付给你了。反了!”王君廓看着李瑗的脑袋,心想,你的命不值钱,倒是这颗人头,能保我荣华富贵。

李瑗受了王君廓的蛊惑,立时囚禁了使者,并召来医疗费州刺史王诜商议起兵事宜。

李瑗的参军王利涉其实已看透王君廓的野心,劝李瑗,“王君廓这小子反复无常,千万不能让他掌握兵权。就方让王诜带兵。”

这个消息传到了王君廓的耳朵里,他决定先下手,找到了王诜。王诜蒙在鼓里,正在家整理个人卫生——洗头呢。王君廓一看就乐了,“这是洗干净的等我来砍呢?”手起刀落,王诜就此一命呜呼。王君廓提着王诜的人头,对众人说道:“李瑗与王诜要造反,囚禁了使者,现在王诜已被我杀了。你们是想跟着李瑗造反灭族,还是跟我求得功名富贵呢?”。

当兵的当然不想造反。王君廓率着部众一千多人,进入城内,放出使者,又包围了李瑗的王府。李瑗看到王君廓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闯入王府,才感到大事不妙,大骂王君廓。

王君廓也不废话,抓住李瑗,直接勒死。一场反叛,还没等成形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王君廓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李瑗的一切都被李世民赏给了王君廓。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