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大明第一帝

第八十五章:兜底与支撑

  • 作者:天涯逍遥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1-15 03:12:25
  • 完书字数:5448

“熊廷弼呈递奏捷进京,历数我大明健儿之英勇,四军之神勇,力挫建虏气焰,打出了大明雄威。”

朱由校取下天子剑,递给身边宦官,快步朝东暖阁内走去,“此战打到这里,证实朕先前所想,所念,所做,是正确的。

打了胜仗,固然值得庆贺,值得高兴,但心里却不能生出骄纵,此役还远没有结束,努尔哈赤这个老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盯着眼前的辽东舆图,朱由校解开所束镶金玉带,刘若愚等众太监宦官,低着脑袋,小心翼翼的帮自家皇爷,取掉所穿天子衮服及佩饰。

“陛下英明。”

王象乾上前说道:“通过所呈奏捷内容,不难看出,辽左一带的战局,依旧是很凶险的存在。

抚顺、懿路、蒲河、东州等处,面对建虏的几路偏师猛攻,尽管扼守住所构防线,暂御建虏攻势。

但是建虏主力想绕道奇袭沈阳城,不难看出努尔哈赤的决心和斗志,错非意外撞上奉旨援辽的四军,恐彼时的沈阳城,必将陷入混战之下。”

朱由校张开双臂,叫那所穿衮服取下,深邃的眼眸,盯看着辽东舆图,思索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陛下,臣以为趁着辽左取得大胜,能否以枢密院之名,明发上谕,着山海、广宁等地驻防大军,谴军增补辽左防线?”完整内容

李邦华此时上前,拿起指挥棒,直指舆图,讲出心中所想:“臣现在非常担心,惨遭痛击的建虏八旗,会不顾一切的猛攻抚顺,懿路,蒲河等处。

一旦上述的防线有所闪失,恐沈阳城就暴露在建虏兵锋下,真到了那个时候,整个辽左都将陷入动荡。”

“不行!”

朱由校推开刘若愚,自己整理着所穿龙袍,皱眉道:“辽前实时战况究竟怎样,朕和诸卿皆不清楚,唯有熊卿、袁卿他们最清楚。

朕相信大明的栋梁,肯定能做出正确决断,迎战来犯的建虏。

战争没有爆发前,枢密院能调度辽东各地,力保辽疆安定,兼领总揽平叛事,就该起到应有的作用。

可现在战争已经爆发,且前线战况甚是激烈,那枢密院所能做的,就是当好后方的大管家!”

天子所讲之言,叫王象乾、王在晋这些枢密院大臣,无不陷入沉思,的确,前线战场的局势稍纵即逝,相隔千里之外,绕开熊廷弼去进行调度,去下决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较大误差。

这是非常致命的!

“努尔哈赤这个老贼,是个臭名昭著的赌徒,向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朱由校转过身,眼神坚定,开口道:“前线战场的局势,交由熊卿他们把控,但想要确保最终胜利,关键还是在后方所做。

其一,以朕的名义拟定一道旨意,恩赏奏捷所立战功者,着重强调,朕心系辽前,心念前线健儿,告诉他们,朕就在京城静候凯旋的消息。

其二,枢密院全权负责,辽前战时的军需辎重补进,朕绝不希望看到,我大明浴血奋战的健儿,去用拳头,去用牙齿,跟建虏死战丢命!

其三,着命西山上下,进入战时状态,全力确保各项军需生产,特别是火药制品,派人给孙卿言明此事。

其四,枢密院即刻谴派人手,赶赴山海关,广宁等地,负责加急传递辽前战情,另派人告诉贺世贤,祁秉忠等人,纵使辽前征调驰援大军,亦要绝对确保山海关、辽西等地安稳,切勿叫建虏乘虚而入!

其五……”

一道道的旨意讲明,表明朱由校的决心,王象乾、王在晋他们,神情严肃的听着,在辽左战事没有结束前,枢密院上下别想一刻放松。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沈阳城和辽阳城,不管是哪一座重镇,都不能丢掉。

一时取得的胜利,并非绝对的胜利,想要确保辽东安定,那么战争结束前,大明就必须一直赢下去,叫建虏元气大伤。

“臣等告退!”

现阶段能为辽东做的,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还要看熊廷弼他们,身处前线战场,如何根据所生战况,来做出相应决断。

一直沉默聆听的毕自严,能感受到天子决心,奉旨援辽的四军,能打出这等骄人的战绩,足以证明建虏绝非战无不胜。

“毕卿,辽东的战局要重视,但国库赋税更要重视。”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朝龙椅处走去,对毕自严说道:“一场近乎可笑的动乱,竟惹得朝野为之而动。

一帮漏网之鱼,竟能在大明腹地,京畿要地,掀起这样的风波,毕卿觉得,厘清某些方面的税目,是否已到迫在眉睫之时?”

在原有的时间线上,大明饱受叛乱和灾情的双重影响,加之自身所存问题,使得大明越来越乱,越来越被动,直到江山倾覆。

可真的要去较真的话,根源就是大明拿不出银子,财政体系被不断啃食根脉,特别是江南那边,一地盛产茶叶,可所缴国库的茶税才百余两,这他娘的不就是打发叫花子吗?!

偷税漏税严重。

避税逃税严重。

明明天下有着海量窖藏的银子,但民间所流通的银子,却呈现不断递减趋势,这本身就是天坑。

逐步贯彻税改,是改变大明的开始,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陛下在户部特设国税处,以揽关税和商税职权,的确能帮助朝廷,收取一部分税收银子。”

毕自严想了想,正色道:“但是陛下若想确保社稷稳定,恐此事非短期之间,就能够奏效的。

且关税和商税两方面,牵扯到地方不少衙署,亦牵扯到其他较多的税目,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

“毕卿所讲的这些,朕都清楚。”

朱由校抽出一份公函,微微点头道:“国税处的成功与否,要遵循实事求是,稳步向前的原则。

要借鉴崇文门税关的谋改经验,先划定北直隶和山东两地,作为试行所在,逐步实控漕运所设钞关,包括沿途分设的巡检司等,涉及关税和商税的,要逐步整合起来,先在布政使司,分设起国税分处。

现阶段大明的赋税征收,完全就是一本烂账,糊涂账,不去改变,迟早大明国库就要完蛋!”

在朱由校的眼里,小农经济下的大明,没有明确的税务机构,这在明初和明中时期,这些承平时期,还能确保基本稳定,至少自给自足是没问题的。

但现在却不行了。

以官绅、大小地主、商贾为首的特权群体,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足以左右大明财政,手伸进去的地方太多。

倘若现在不去设法改变,叫精通财政的贤臣良才,去逐步贯彻税改,那以后再想去改,难度和掣肘更多更大。

“毕卿,那些都是朕的一些构想和谋划。”

指着刘若愚所捧公函,朱由校正色道:“现在亮明的是关税和商税,可实际上里面还有很多。

包括矿税,茶税,盐政等等,以后都要国税处去涉足进行税改,你是精通财政的良臣,以后大明的财相,心里要清楚这些。

现在毕卿要做的,是结合大明实际情况,先行明确新设的国税处,此后五年间,要达成怎样的目标,包括税务方面的人才培养等等。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朕希望毕卿能够心怀社稷,去做一些实事,叫大明在财政方面的情况,能够有较大的改观,而非越来越烂!”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