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悍妇当家:世子宠妻无下限

第418章 一个个都蔫吧了

  • 作者:女子无才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9-14 13:39:48
  • 完书字数:4394

今日与会的一众草原使臣都算是各自部落的文化人,可他们骨子里冲动彪悍的性格,在此时还是第一时间表现了出来。

“不成,草场不能换。”

“对啊,谁知道我们拿草场换了粮食之后,他们还会不会兑现后面的承诺?”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草原上以畜牧而生,要是没了草场,我们还怎么养牛羊马匹?没了牛羊马匹?我们以后还能喝到酥油茶和马奶酒吗?”

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要被迫改变,引起的恐慌简直比洪水猛兽还让人害怕。

诺大的议事厅因为殷文凌不客气的一翻话,就跟水入油锅似的炸开了。

一个草场与大梁接壤的小部落使臣首先拍案而起,满脸愤慨的吼道,“大梁人最是狡诈,说到底,还不是想占领我们的土地?!”

“头可断,血可流,想要我们生存的草场,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这句话以前或许还能震慑大梁人,现在嘛……

几个位大部落的使臣面面相觑,皆忍不住暗暗摇头,都坐着没动,安静的做壁上观。

热血上头的几个部落使臣愤怒的嚷嚷了一阵,发现没人附合自己,也不禁慢慢的没了声音。

一时间,议事厅中安静的落针可闻。

殷文远不轻不重的击了两下掌,议事厅外一群丫环鱼贯而入,给每个桌案换上新的热茶,再顺手将桌上吃掉的点心补齐。

“各位使臣喝口热茶,用点点心冷静冷静,咱们再来说话。”殷文远手指轻点桌面,淡笑着环视在场众人。

突厥,鞑靼等几个大部落的使臣,很识实务的端起茶杯回应殷文远,“多谢世子爷的款待。”

几个想要鼓动众人一起反抗殷文远的小部落使臣,一见几个大部落的态度,顿时都觉得无望,不禁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吧了。

殷文远也不着急,神情淡淡的端起茶杯,有一下没一下的用杯盖轻撩着杯中的浮沫。

龙岳三个看他

这样就更不急了。他们就是过来看戏,再顺便看看能不能跟草原人换点有用的东西的。

可他们四个越是这样云淡风轻,几位草场跟大梁接壤的小部落压力就越大。

几大部落联手,派出八万大军都弄不过一个李宝儿,他们这些小部落,全部人口加起来都不足两万,要怎么跟镇北王府对抗?

十多个小部落的使臣满脸悲愤,好像受到了多大的压迫一般,看得殷文远眼角直抽抽。

中原与草原人的恩怨是代代延续的生存之争,可不是区区的几年停战就能消弭的。

今天是有小宝儿的武力震慑,他又只说要拿粮食和盐糖一类的珍贵物资,交换与大梁接壤的十八座贫瘠的草场,利益没有受到损害的几大部落使臣才没有反应。

而没有大部落支持的小部落使臣,自知无力与他们对抗,所以才会跟刚死了爹娘一般,一个个都蔫吧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反抗皆是徒劳。

他们除了乖乖交换草场没有第二个选择,除非他们想死。而残酷的是他们即便反抗,人死光了也保不住草场。

“镇北王世子,我们要是答应了交换草场,你以后又不肯雇用我们做工了怎么办?”一个小部落的使臣不甘的“垂死挣扎”。

“关于这一点,各位使臣真的不必多虑。”殷文远放下茶盖,一脸正色的朝那使臣道,“众位使臣应该知道我大梁人擅农耕,百姓春种秋收,一年都不得闲。

内子欲在边境建十八座城池做封地,这建城之人缺的可不是一两千之数,各位使臣的部落若有人肯来做工,不论男女本世子都欢迎之至,不肯雇佣什么的,你们完全不必担心。”

一众使臣闻言面面相觑,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殷文远提出的条件,若是真的,大部落都生活在草原深处,能去做工换粮自然好,没有活计做,他们也不吃亏。

可对于把草场换出去的小部落来说就比较

担惊受怕了,他们就怕殷文远说话不算话。

坐在角落的坎山部使臣,看着满议事厅神色各异的部落兄弟,扶着差点儿惊掉的下巴,突然就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得意。

他到王府赴宴,原本只是想着过来打个酱油,凑个人数,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个消息。

脑海里闪过他们的二王子乌木河在大街上邂逅护国公主妹妹的那一幕,这位使臣脑中灵光一闪,突然就似窥见了什么了不得的真相一般,一脸恍然的“痴痴”轻笑起来。

他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是了是了,他们的乌木河英俊、壮硕,可是无数女子倾幕的对象,他学过大梁人的兵书和礼仪,能打动护国公主妹妹的心,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他们坎山部的草场都在草原深处,地广又肥美,若是用坎山部的草场去换与大梁接壤的那几片贫瘠草场,就算不能全部换下来也能换个大半。

这位坎山部的使臣理所当然的认为大梁人做事惯会拐弯抹角,镇北王世子机智多妖,大梁人不想再起战事,因为乌木河与护国公主妹妹的那场偶然的邂逅,镇北王世子就想出了这么个兵不血刃占有草场的计策。

这位使臣对乌木河的魅力有着迷之自信,毕竟在他们坎山部,就没几个小姑娘不喜欢乌木河的。

乌木河都当街对护国公主的妹妹表白了,他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李佳会为乌木河着迷,从而非君不嫁。

殷文远邀请各个部落的使臣前来,表明要用粮食等珍贵物资交换那十八座贫瘠的草原,在这位坎山部的使臣看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毕竟在此之前,就没哪个中原人肯用粮食和盐糖等珍贵物资和他们交换贫瘠草场的,不但答应雇佣他们草原人做工,还许诺等城池建好之后让他们进城定居或经商。

实在是殷文远给的太多了,过于优渥的条件让人想到的不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就是礼贤下士有求于人。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