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六皇子他文武双全

第39章 千里沃野

  • 作者:晨俊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29 21:45:46
  • 完书字数:5026

之前,谋士欧阳鹏在固仑发现了铁矿。

左战飞让工匠在冶炼过程中使用新的方法,所以铁的质量更高,打造出来的兵器削铁如泥。

通过卖出高质量的好铁,固仑有了更多的银子。

左战飞最近特别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藩库。

打开藩库的厚重的大门,看着一摞摞的白花花的银子,左战飞心里那个美。

数银子,数银子,很多很多。

有了银子,左站飞打算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这一天,左战飞、太守还有谋士欧阳鹏来到固仑的郊外,这里有一片一片的庄稼地。

他放眼望去,只见麦苗颜色枯黄,叶子蔫不拉几地耷拉着。

这是春天,正是麦苗生长的时候,却是这个样子,左战飞不由得紧缩眉头。

他来到田埂上,蹲下摸了摸这叶子,都已经干枯了。

在看一看地上,干的都裂开了口子。干活的庄稼人愁眉苦脸穿行在庄稼地里。

这叶苗稀疏。走在地里也都不费力。

正在这时候,远远地,有人吃力地挑着水桶往这边过来。

挑水挑到庄稼地后,舀起一瓢水,泼到地上给庄稼浇水。

只听“刺”的一声,地上留下一点水印,很快就都蒸发了,地上有都是干的。

但是,这只是杯水车薪,这么大的庄稼地,一天就是挑好多趟水也解决不了问题。

不时听到有庄稼人在说话:

“哎,这可怎么办啦,好不容易种的麦子看来是颗粒无收了。”

“今年又是青黄不接,这怎么养家糊口呀。”

左战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眉头紧缩成一团。

来固仑以后,他早就听说了,固仑长期以来干旱,固仑的山上有水,但是离农田太远,也没办法灌溉。

正在这时,路上来了一些人,只见这些人拖家带口。有的背着包袱,有的拿着锅碗瓢盆,有的扛着铺盖卷。

只听见这些人说:

“咱们快去投奔亲友,这里干旱,吃不上饭。”

“呆在这里不行啊,吃的都没有。”

看到眼前这番情形,左战飞心情焦急。

他对太守和欧阳鹏说:“春旱秋涝是大问题。”

太守皱着眉头,也是一筹莫展,他说:“是啊,虽然固仑在海边,三面傍山,一面依水,这海水是盐水,也没办法用来浇灌庄稼。”

欧阳鹏说:“固仑长期以来都是春旱秋涝,老问题了。以往修了一些旧水渠,年久失修,另外水渠数量还不够。”

欧阳鹏接着说:“固仑的山上有泉水,另外还有溪水,但是没有办法引入到这里。”

左战飞说:“现在,固仑卖出了不少好铁,藩库库银大有增加。修一些水塘蓄水,还有,修几百里的水渠饮水灌溉是可以的。”

太守说:“这样子的话,如果干起来,可是不小的工程。”

左战飞斩钉截铁地说:“干吧。单纯用银子从外面买粮食不是长久之计。”

接下来,几人回到府衙,左战飞让欧阳鹏拿出地图,铺在桌案之上。

几个人在一起商量规划水塘的修建地点,规划水渠的开凿地地点。

欧阳鹏很擅长地理水文。

欧阳鹏建议:一是要把水渠修成有主渠,有支渠的水系,还要把固仑山上的泉水,溪水作为水渠水源的一种。

左战飞点头称赞。

进行规划之后,太守派了官府的两百名工匠,又在民间招募了几百名工匠,就开始干了起来。

工地上,工匠们挑土,挖石头,开凿岩石,忙的热火朝天。

左战飞吩咐,工匠们干的都是辛苦的体力活,工钱都要按时发下去。所以,虽然他们忙的很辛苦,但是都干的很卖力。

左战飞又吩咐下去,当地的青壮年,可以自愿到工地上干活,发给他们工钱。

当地的老百姓都一呼百应,积极响应。

又能挣到银子,又能解决干旱的问题,人人都是受益者,所以大家是非常积极。

这一天,左战飞来到水渠修建工地,只见这里干的热火朝天。

工匠们有的挑着筐子,筐子里都是石头和土块,有的工匠在开凿挖石头,有的在清理土方。

他们个个忙的汗流浃背,都是都是干劲十足。

附近的老百姓有来帮忙的,有来给工匠们送绿豆水的。

庄稼人纷纷说:“这下有盼头了呀。”

“这以后能引水灌地了。粮食不用愁了”

左战飞巴不得这水塘和水渠一两个月修好,但是这些不是小打小闹,不是一天一个月能建成的。都需要时间。

所以左战飞经常和太守以及欧阳鹏一起去工地现场,在那里转转看看,协调人力,物力和银子。

左战飞发现,欧阳鹏很擅长这山川地理,水文气象,对原有的水渠地点都非常清楚。

欧阳鹏的计划是:将这些新旧水渠连接成网。还计划用山泉水作为水渠水源的一种。

此外,欧阳鹏在这后勤保障方面相对有一套,周转乾坤,统筹工地的工具粮食,左右周旋,既调动了庄户们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工地上工匠的积极性。

左战飞对欧阳鹏说:“先生擅长这些,你尽管放手干,我相信你能把这些干好。。”

欧阳鹏拱手说道:“多谢六皇子信任,我将殚精竭虑,尽我所能。”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欧阳鹏不负众望,把这错综复杂的事务安排的有条不紊,井井有条。

这也减轻了左战飞的不少压力。要不然,这错综复杂的事情可真能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几个月之后,水渠终于修好了,水塘也修好了好几座。

水渠修好之后,欧阳鹏将固仑山上的泉水、溪水引入水渠。

水流潺潺,清澈的泉水、溪水就这样流入了水渠,庄稼人奔走相告。

很快,这原本干旱的地方就变成了沃土。

在这里的人有了盼头,离开的人想着返回。

慢慢地,投亲靠友的人也陆续回来了。还有不少人其他地方的人跑到这千里沃野安家落户。

这一天,众人在署衙之中,左战飞喊高成:“高成,给太守和欧阳鹏先生记功。他们把旱地变沃土,他们都有功,将来我要论功行赏。”

高成说:“是。”

之后,高成取出功劳簿,先写了几个字,又画上了几道杠杠。

太守和欧阳鹏都拱手谢过左战飞。

左战飞不由得想起来汉高祖刘邦的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左战飞觉得,刘邦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