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大明八荒志

大明混一 之第二十六章 乘龙快婿

  • 作者:丹龙白丁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13 00:45:52
  • 完书字数:6690

“黄大人的道德文章,名满天下。小可那自然是佩服的紧。”齐泰捋着颌下的一副胡须说道:“不过这削藩之事,可就不是黄大人的道德文章能够办的到得。”

“这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削藩之事,乃是当朝的国策。待陛下一纸诏书,天下响应,四海诚服。何须做那刺王杀架之事。前收到北平都指挥使谢大人密报,燕王被刺客刺伤。齐大人,那可是你兵部所为?”

“黄大人消息倒是灵通的紧,只可惜刺杀之事功败垂成。不然即可一劳永逸解决这燕王之事。亦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眼见这两位大人在这朝堂之上相互争执起来,建文帝说道:“两位爱卿,忧劳国事,有两位在,朕心甚慰。这遣返燕王三子之事,是朕的决断。刺杀燕王之事,齐大人之前也给朕禀报过。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两位爱卿更要和衷共济才是。”建文帝这稀泥还是和的很有水平的。齐、黄两位大人听的皇上如此说,也就不好再当庭吵闹。

最后这君臣三人就商定,立刻下旨给北平都指挥使司谢贵和北平布政使张昺,命他二人掌控整个北平的驻军,并控制住燕王府的侍卫,缉拿燕王来南京。旨到即行,不必回报。

大明建文元年

七月,北平庆寿寺内。

南京兵部六品主事陈士举正在禅房内端坐,饮茶。

这陈士举陈大人由燕王府又回到这庆寿寺中已经有十余日,这些日子,庆寿寺的主持道衍大师似乎也很是忙碌,少有过来坐。就只留这陈士举一人在这庆寿寺中。

好在陈士举由南京带来的家丁们都还分住在庆寿寺中,虽说丫鬟秋兰不在身边,但是也不少人伺候。

说起秋兰,就是现在的燕王义女平南郡主,这陈士举倒也是有些想念她的。这中间有两次,陈士举带着家人去燕王府看望郡主。但是这几日燕王府也是戒备森严,两次都没有见到郡主。

而且近来,陈士举也隐隐约约的觉得这北平城中的情况不一般。感觉会有大事发生。

果然,就在这天晚些时候,多日不见的主持道衍大师来到了陈士举所居住的禅房中。

这次可不是道衍大师独自前来,一同来的还有燕王府的内监,马公公。

这道衍大师一进陈士举的禅房就说道:“恭喜陈大人,老衲给大人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王爷已经下旨,将平南郡主许配给陈大人,陈大人现在可就是王爷的乘龙快婿了。真是可喜可贺啊!”道衍大师继续说道:“这边这位是王府内监马公公,一切具体事务都由公公来操办。”

这马公公和陈士举倒是老相识了,前些日子陈大人幽居燕王府之时,这马公公常常过来相伴。这下再见面,那自然是倍感亲切。

原来这马公公是受王爷和王妃之命,过来庆寿寺看看这新驸马有何需要。同时也过来报告这个消息。这王妃徐氏做起事情来可也是个风风雨雨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主。按照王妃的话讲,择日不如撞日,就在这个月就把这干女儿的婚庆大典给办了。这马公公还带来了王爷和王妃的赏赐,各种吃穿用度,在这庆寿寺的院中,满满的堆了半个院子。

毕竟陈士举现在是燕王的乘龙快婿,身份也就非同寻常。那吃穿排场,可就跟以前那个兵部六品主事大不相同了。

马公公带领着王府的一般下人们将诸般赏赐的事物安置好后,就要起身告辞。这陈士举心中一动,吩咐一个家人取来一个十两重的小元宝。笑嘻嘻的塞到马公公手里,说道:“公公辛苦了,这点银子公公代我赏给手下人喝茶。”

本来这小元宝刚塞到马公公手里的时候,这马公公心里还咯噔一下,略有不快之意,不过听陈士举如此一说。心下也是一喜,知道这陈士举是拿自己当朋友了。便说道:“那我就代下人们多谢陈大人了。”马公公又走进两步,拉住了陈士举的手,放低了声音继续说道:“此间多事之秋,近日这北平城中恐有巨变,驸马爷您万事小心,我这就告辞了。”说完,马公公就带着王府一干人等离开。

这边送走了马公公,陈士举又回这禅房中和道衍法师饮茶闲聊。两人又聊了一回这招婿之事,陈士举觉得这事情燕王府似忽操之过急。这婚姻大事,也应该先禀报父母大人才是。这眼下陈士举孤身一人在北平,家人又尚在南京,此时办这大事,是否太过草率。

道衍大师却道无妨。并言道,这次可是燕王赐婚,招陈大人为驸马爷,这等好事那可是天大的福分,一般人是求不求不到的,另寿堂那是高兴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于你。再说,眼下战事将起,朝廷可能随时对燕王用兵。我看,还是早些把这喜事办了为是,免得拖延。最后道衍说道:“驸马爷家人目前尚在苏州避祸,不妨谴下人送书信一封,要他们暂时不要回南京,等事情过去以后,再接他们来北平即可。”

眼见天色不早,道衍法师起来告辞。道衍大师走后,就只剩下陈士举一人在这禅房中。

想想这段时间,这些事情变故颇感意外,由一个南京兵部的六品小官,现在居然要做燕王的女婿。而秋兰也居然由一个贴身丫鬟,一变成为了平南郡主。这可真是世事难料,祸福难测啊。

接下来的几日,燕王招婿的消息在北平城内陆续的传开了来。北平指挥使张信、世子、以及燕王府的袁先生也陆续的过来庆寿寺中相贺。这些人都是和陈士举相熟悉的人,其中世子也及是高兴。想世子本就对陈士举推崇备至,这下陈大人就成了他的干妹夫,那亲切之情更是不在话下。

那最感意外的就要数北平指挥使张信了,完全没有想到他这小老弟一步登天,竟成了燕王的乘龙快婿。这张信官宦世家,官场上那一套极是懂行。眼见自己这个小老弟攀上了高枝,那还不赶紧的好好套套近乎,是以张罗了好大一份厚礼,给陈士举送到这庆寿寺中来。陈士举连称张大哥礼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信却言道,现在陈老弟你可是燕王的女婿了,身份非同寻常。等到燕王面南背北的那一天,那老弟的前程就更不可限量了。那哥哥我还不赶紧的过来好好为老弟你庆贺一番。

陈士举听到张信如此说,也是哈哈一笑道,哥哥我们两一起共患难,那是过命的交情。还说这些见外的话,且不是把弟弟我看轻了吗?

燕王府的袁先生也来庆贺。这袁先生倒没有带什么贺礼前来,只是过来庆寿寺中坐了片刻,然后笑着说道:“老夫孑然一身,不名一文。今天陈公子大喜,老夫无以为贺。特过得寺中来,请公子让老夫为之面上一像。祸福自知,以备相安之道。”陈士举听的这袁先生如此说,便也欣然同意。便说道:“先生会这面相之术,那可神奇的紧,那就有劳先生一看吧。”

这袁先生看相之法可与众不同。需得等到夜间,在空置的屋中点起两根蜡烛,然后让陈士举坐在两根蜡烛之间,借着倒影,观看他的形状气色。这过程甚是诡异,这袁先生那两只小眼睛在黑暗中泛着青光,好像要看透陈士举一般。看的陈士举背脊发凉。

要说这袁珙的看相之术那可是百无一误。在元朝时期相过的高官贵族近百人,无论是生死祸福、运气命数无不奇中,因此很有名望。可今天相过这陈士举之后,这袁先生却不言语了,沉吟片刻说道:“依老夫愚见,公子似乎不是今方内之人。敢问公子是何来历?”

袁先生这一问,倒是把陈士举问的心里咯噔一下,心下惊到:“这袁先生果真厉害,难不成他看出了我的底细,难道知道我是几百后穿越回来的。这个我可不能承认。”于是回道:“先生是知道的啊,我世居南京,祖上世代经商。怎么?袁先生信不过我?”陈士举装傻充愣,心里想着,我这说的也是实情啊,这可不是胡说八道。

袁先生见陈士举不愿透露,也不再继续追问。最后只是淡淡地说道:“公子的面相虽然老夫一时无法全完清楚,不过大势所趋,那还是可以看得清楚。以后虽能大富大贵,不过也多有坎坷。只是有一事老夫甚感奇怪,难不成这世间真有不死之人?”

陈士举本来就很紧张,怕这袁先生看破他的来历,一听这袁先生不在追问他的来历。立时松了一口气。哪里还管他说什么死不死的。随口顺着这袁先生说道:“先生说得是,这世上哪有什么不死之人,只是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而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是死了。不知道我说得对也不对?”

袁先生听得陈士举如此一说,心下也是一动,心中将此话过了一回,说道:“陈公子此话真是深藏玄机,,细细品来,真是受益匪浅,老夫受教也。”陈士举听得袁先生如此说,正要谦虚两句,却听得屋外一个声音高声说道:“虽死犹生,虽生亦死。此两句说的甚好,深的我佛要义。不知陈公子是哪位大师坐下的沙弥戒弟子啊?”听这声音就知道,这是道衍大师过来了。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