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芳邻赵盼儿,开局请我打官司

第十一章:送你一串糖葫芦

  • 作者:飞雪千语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2 03:23:14
  • 完书字数:5288

做贼也有本质上差别。

据大棒槌讲他们除了偶尔会打劫一下过路盐商外,几乎从不扰民。

寨子里的人既是兵,又是普通百姓。

平时操练完,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还要负责种地打粮,维持寨中发展。

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如果是普通山贼。

用不了多久就会散伙,因为搞不到钱,谁肯跟着老大吃苦挨饿。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想举兵造反,这种方式会有效笼络人心。

格局很大,非一般山贼能比。

他跟大棒槌一路攀谈,很快出了鲤鱼峰。

前面是条狭长的山谷。

正是赵盼儿说的一线天。

如果打仗的话,这里既是死地,又非常利于埋伏。

提前安排一支伏兵,可以说能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因为提前知道要经过一线天,他才选择换衣下车。

马车刚到谷口,忽然从两侧巨石后跳出一群人。

“奶奶的。”

“真特娘是贼祖宗遇到了孙子,你们敢打劫老子。”

大棒槌脾气火爆,抡起铁棒砸去。

砰。

站在最前面的三人,硬生生撞到石头上,口吐鲜血。

其他人火速拔出钢刀就要砍杀。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从腰间掏出令牌,呵斥道:“大胆,我们是临安府的官差,你们想造反不成。”

大棒槌粗中有细,努力压制心里的怒火,挥手让所有人收回兵器。

“大人鬼鬼祟祟躲在哪里,俺知道你是兵,还是贼。”

“你们是做什么的,为何从这条偏僻山道经过。”

对方人数不多,真要是动起手,大棒槌领的人可以完胜。

“俺是鲤鱼岭的。”

听到鲤鱼岭三个字,王天明眼角抽动一下。

他虽在临安当差,对附近的山匪贼寇也了然于胸。

能从这条路经过的,除了那些盐商,就是此处最大的贼窝鲤鱼岭。

当差混口饭吃而已。

遇到小毛贼还能活捉几个回去邀功领赏。

鲤鱼岭这种浩浩荡荡的队伍,还是不点破为妙。

免得最后自己难堪。

“你们可曾见过画像中的人。”

大棒槌不识字,画还是能看明白。

画像中的两人,一个就是军师,另一个则是小白脸。

“没见过,没见过。”

“画的什么玩意,还没俺画的好快。”

大棒槌一把夺过画像,眨眼功夫撕成碎片。

我擦。

还没有等王天明发作,大棒槌牛眼一瞪。

铁棒咚的一声捣在地上。

吓得王天明把狠话咽回到肚里。

这特么就是个浑人,真惹恼了,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我们要检查车。”

“检查个球,车中是我们军师夫人。”

“你多看一眼,信不信老子抠出你的眼珠子。”

这。

王天明秒怂。

“兄弟,别为难我们,当差的都不容易,行个方便,我们就是例行公事检查。”

大棒槌不耐烦道:“看吧,看吧!少特么装死狗,看完后快点给老子让路。”

大棒槌的演戏浑然天成。

连他都看的啧啧称奇。

更别说王天明这群官差。

经过前面一番铺垫,又没了画像参照。

王天明掀开布帘打量了几眼,发现不是要找的人。

“好了吧!我们现在能不能走。”

“放行。”

安全通过一线天后,他没有急着上车。

万一对方另有安排来了回马枪,那么,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军师,要不你留下吧!”

“俺棒槌算看出来了,你是有真本事的人。”

“就像传说中的姜子牙,能掐会算,什么都能提前预知。”

“有你坐镇鲤鱼岭,还怕什么官兵。”

“俺不妨告诉你,谁要能帮我鲤鱼岭成大事,俺头领就嫁给谁。”

“你的小娘子是挺好看,可头领也不差吧!”

大棒槌浑人浑语,态度极其真诚。

恨不得跪下求留他。

“棒槌,我要走了。”

“如果有机会可以到东京找我。”

大棒槌站在官道上呆呆望了很久,才依依不舍离开。

这群人本质都不坏。

只是历史原因,让他们跟目前的时代站在了对立面。

赵盼儿看他从上马车后,就一直闭目眼神。

也不敢出言打扰。

不久前那一幕,让她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那个大棒槌虽然说的比较夸张。

刘玉凡表现出的冷静睿智,超乎她的想象。

两人年龄也差不了几岁。

为何她会觉得,这个男人身体里住着另一个灵魂。

“看我做什么。”

赵盼儿被他突然发问吓了一跳。

赶忙扭过头,掩饰自己的情绪。

“官人,我们现在安全了吗?”

刘玉凡轻笑一声。

“安全,还早着呢。”

“钱塘县最多算小坑,真正的陷阱在临安府。”

啊。

少爷,你这是走的什么路线。

瓮中捉鳖,还是自投罗网。

赵盼儿听着有趣。

“沈伯不用担心,目前官差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钱塘县。”

“只要我们逃离的消息没有传开,临安反而最安全。”

聪明。

他们可以绕道去苏州。

但临安城有一个人,他必须要见。

哪怕天上下刀子,龙潭虎穴也必须走一遭。

这个人异常狡猾。

三年时间才好不容易打探到一点消息。

错过时机,再想抓到这条泥鳅更加困难。

城门巡查十分松懈,只是例行询问一番。

他们便轻易混进临安城。

临安远比钱塘县要热闹的多。

商铺林立,到处是小贩叫卖的声音。

从进城以后,赵盼儿便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一直靠在车棚角落,看起来十分紧张。

“老汉,你的糖葫芦怎么卖。”

“官人,三文一串。”

“好贵,能不能便宜点。”

卖糖葫芦的老汉,看他一身粗布麻衣,还坐着马车有点怪异。

这个时代,能坐马车出行多少都有点身份。

“官人,我这糖葫芦成本就要两文钱,再加上跟老婆子忙半夜做出来,不赚钱的。”

“老汉,不是我说你,做生意要灵活变通一点。”

“你看你的糖葫芦只有山楂,以我的经验判断,你还没有去核。”

“如果我要做这门生意,就会做各种不同的花样,凡是水果都可用。”

赵盼儿撑着下巴,看他在跟老汉探讨糖葫芦的技法。

因为一文钱把老汉说的满脸通红。

心想这人好怪,丢手就给大棒槌一百贯钱。

怎么买串糖葫芦还要搞价。

有没有在看的朋友,有的话留点反应。

能送朵小花鼓励一下更好,感谢!!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