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开局承包奥运会,我成为商业之王

第二十三章:既然得不到,那就毁掉!

  • 作者:文一文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7-12 02:26:01
  • 完书字数:4824

充分见识到罗伟的无耻,乘龙忍无可忍,一拳狠狠的打在了罗伟的眼睛上。

“哎呦。”

罗伟痛叫一声,连忙指挥三名男子道:

“给我打他,打死他!”

三名男子神色不善的向着乘龙走去。

但乘龙不愧是‘双骨’,加上又在自己家中,熟悉环境家具不少。

很快,就打的三名男子抱头鼠窜,狼狈奔逃了。

而罗伟,早趁势不妙跑了。

看着一片狼藉的家,乘龙有些痛苦的抱住了头,喃喃自语道:

“怎么会搞成这样。”

另一边,罗伟心惊肉跳的跑出了公寓,一脸不甘和阴狠的放了一句狠话:

“我不会善罢甘休的!”

......

罗伟动作很快,第二天就聘请了律师向港岛最高法院起诉乘龙。

不仅如此,还恶人先告状。

利用人脉关系,在媒体报纸上刊登消息,大加指责乘龙违约跳槽,忘恩负义。

【当红影星乘龙忘恩负义被义父罗伟起诉,昔日父子反目成仇】

这个年代的人们还很淳朴,十分讲究兄弟义气,父子情谊。

负面消息一出,乘龙的形象一落千丈,名誉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罗伟利用法律和舆论双重压力夹击乘龙,就是想要彻底毁了乘龙。

效果也很明显,负面事件一出,原先挥舞着钞票争抢着乘龙的影视公司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仅如此,更有人看到乘龙已经有了归属,得不到他了,不由有了一些心思,想要落井下石。

......

当今港岛电影行业的格局,是两强争霸。

其中一强,毫无疑问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

早在1940年,邵一夫就和三哥邵人没在南洋就突破了南洋商人重重封锁,在新家坡和南洋建立起了庞大的院线网络。

拥有110家影院和9家游乐园,几乎占据了新家坡院线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了院线大王。

1957年,随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邵氏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那就是院线快速扩张,让影片供应严重不足,供需矛盾日益严峻。

邵氏兄弟的片源来自港岛的家族企业邵氏父子公司,为了解决南洋的影片供应紧张的问题,邵一夫只能回到了港岛涉足影片生产领域。

1950年代的港岛影业处于粗放状态,各大影业公司良莠不齐,并且执着于意识形态,商业化裹足不前。

邵一夫采用当时港岛绝无仅有的单纯追求商业利益,讲究以工业化模式批量生产电影。

高产,似母猪。

奉行‘观众至上’的理念,一切都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敏锐而贴切的迎合了普罗大众的消费娱乐需求。

邵氏兄弟得以飞速发展,打败了当时的最大竞争对手电懋。

称霸,甚至垄断了港岛影业长达十余年!

继南洋院线大王之后,邵一夫在港岛再次成就了一番霸业,打造了邵氏兄弟影业帝国!

可惜,邵一夫却并没有作为王者的大气豪迈。

相反,他小气吝啬的性格声名远扬。

甚至,直接导致了邵氏兄弟影视公司的衰落和轰然崩塌。

1957年邵一夫刚回到港岛,就经人介绍招聘到了邹问怀当了宣传部主任,成为了邵氏兄弟最初的三名创业元老之一。

经过邵一夫和邹问怀的励精图治,邵氏兄弟垄断了港岛影业十余年。

邹问怀也从宣传部主任一路扶摇直上,升职为副总经理,成为了邵一夫之下第一人。

可惜,在‘小气吝啬’的邵一夫手下,无论邹问怀在邵氏兄弟如何努力,却始终无法获得股份分红,改变‘打工仔’的身份性质。

挣着固定有限的薪水,操着一份当老板的心。

最终,邹问怀只能无奈出走,创立了嘉禾。

强大的帝国,都是从内部崩塌的。

邹问怀充分吸取了邵一夫小气吝啬的教训,首开先河的推行分红制度。

先是用重金片酬加分红,签下了留洋归来的李晓龙。

不失所望,李晓龙的《唐山大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部部精品,连连打破刷新港岛票房纪录,让李晓龙和嘉禾名利双收、一炮而红,直接打破了邵氏对于港岛影业的垄断地位。

在李晓龙不幸暴毙后,更是慧眼识珠的利用分红制度再次签下邵氏喜剧演员许冠文。

许冠文一经加盟嘉禾就展露出非凡的才华,自编自导的影片蝉联了几年的港岛票房冠军,让嘉禾更上一层楼,和邵氏并驾齐驱。

到了如今,邵氏早已不复港岛影业的霸主地位,节节败退。

错失两位巨星,让邵氏跌落神坛,邵一夫当然很不甘心。

嘉禾看上了风头正盛的乘龙,开出两百万的天价挖他过去。

邵一夫也不甘示弱,以小气吝啬闻名的他,却派人送去了一张两百五十万的支票与合约,高出嘉禾五十万。

可邵一夫和嘉禾却没想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最终,乘龙哪家都没去,反而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影视公司签约了。

一间办公室中。

邵氏副主席,现任邵氏第二人的方一华看着报纸上的内容,一脸惊奇道:

“我真没想到,乘龙竟然没有和我们邵氏或者嘉禾签约,罗伟竟然还起诉了乘龙,指责他忘恩负义。”

“罗伟,这是要毁了乘龙啊!”

乘龙没有被心腹大患嘉禾得手,一旁的邵一夫嘴角露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说道:

“乘龙没有和嘉禾强强联合,这是好事啊。”

方一华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道:

“事情还可以变得更好,忘恩负义,在哪里都是大忌,乘龙的名声肯定要臭了,或许,可以让他的名声更臭一些。”

邵一夫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方一华的算计。

“既然得不到,那就毁掉。”

早在1967年邵一夫就入局tvb,担任常务董事,合作开办艺员训练班,举办港岛小姐。

时至如今,邵一夫不断增持tvb股份,已经是tvb第二大私人股东了。

在这个年代,电视报纸就是唯一的发声喉舌。

在邵氏的推波助澜下,tvb报道时立场有意的偏向罗伟。

一时间,乘龙的名声更臭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