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工业革命从仙武大秦开始

第七章 西北祸事

  • 作者:伊迩八肆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1 10:45:39
  • 完书字数:5648

扶苏微微一怔,缓缓道:“父皇,如此天灾非人力能及,儒家底蕴不足……”

“够了。”

听到儒家二字,嬴政摆了摆手,冷哼一声,看向扶苏的眸子里,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失望之色。

他身为大秦君主,如何不知道儒家底蕴。

儒家可是当世大流,底蕴之深后,区区西北之患怎么解决不了?

可是他们却放任流民前往咸阳,目的不就是为了削弱大秦的底蕴吗?

大秦富庶,可大量的钱财掌控在权贵手中。

加上其他地方也需要物资,短时间内,国库存粮根本支撑不了那些流民的消耗。

目光幽幽的看向几位公子,嬴政眯了眯眼道:“西北天灾,流民为患,你们有何看法?”

此话一出,几位公子神色微微一变。

这几年来,扶苏有儒家支持,在朝堂上大展拳脚。

他们虽看不顺眼,但也知道自己的份量。

所以在朝堂上向来都是以扶苏为首,很少参与政事。

可刚才,嬴政明显对扶苏有所不悦,现在问他们这些话,肯定是为了听到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自己等人还秉持和扶苏一样的说法,难免会引起父皇厌恶。

三位公子对视一眼,皆明白了各自的想法。

三公子身子向前一步,抬头看向嬴政,犹豫片刻,道:“父皇,西北灾患虽重,但我大秦也不是没有办法。”

“如今大秦储备大部分皆在边境,如果把边境的粮食调一些用来赈灾……”

话没说完,嬴政便抬手制止,眸中闪过一抹淡淡的失望。

他微微侧首,看向另一位公子,轻声道:“老五,你说说,应当如何?”

三公子神色一僵,脸色难看的退下来,也将目光落在五公子身上。

他知道,自己的说辞已经引起了父皇的不悦。

朝堂上,身形比其他公子高大几分的青年摇了摇头,道:“父皇,您也知道儿臣是个武痴,脑子愚笨,这等事情儿臣也想不到法子。”

嬴政点了点头,看向一名腰间别在羽扇,风度翩翩的青年,道:“老七,你呢?”

七公子神色一僵,目光不着痕迹的撇了扶苏一眼,见其没有任何不满之色,心里松了口气。

沉吟片刻,这才说道:“父皇,儿臣看法与三哥大相径庭。”

“只不过,边境关系重大,不能轻易拨动,但这物资可以从周边郡县调拢,用来镇压西北之患。”

嬴政眉头微蹙,沉默几息,再次问道:“那咸阳之中的流民如何处置?”

“这……”七公子一愣,沉思许久,道:“可在宫外施粥,等到平定灾患,再将他们送回西北。”

话音落下,朝堂之上寂静无声。

嬴政缓缓闭上眼,心里涌上一股无力感。

老三虽然年长,和目光短浅,难顾大局。

老五一介武夫,虽然天赋了得,但他大秦缺的不是武夫,而是明君。

老七谋略虽比其他两位公子好,但思考的却不够细致,终究有几分自作聪明。

这样来看,扶苏除了性格有些固执,其他的地方,无疑是最适合坐这个位置的。

身旁的赵高看着站在末端沉默不语的赵牧,嘴角微微一抽。

自家陛下是不是忘了,大殿之上还有一个十公子。

他缓缓靠近嬴政,俯首在嬴政耳边轻声道:“陛下,何不问问公子牧?”

嬴政一愣,目光朝堂上看去。

看到站在百官末尾,靠近殿门位置的赵牧时,脸上浮现一丝罕见的尴尬之色。

真不是他故意忽视自己这个儿子,而是他真的没存在感啊!

轻咳几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嬴政望着大殿门口,道:“老十,说说你的看法?”

终于到我了。

百官末尾的赵牧缓缓站出来,微笑道:“父皇,儿臣有一计,可解西北之患。”

“哦?”

嬴政眉头一挑,饶有兴致的盯着他,道:“细说。”

“西北天灾甚大,导致百姓食不果腹。”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靠物资去填补。”

“但近些年来干旱洪水时有发生,大秦各地百姓收成锐减,加上上税,裹腹已经勉强。”

“倘若再从他们手上征调粮食,无异于将他们往死路上逼。”赵牧道。

听到这,嬴政眸中闪过一抹笑意。

确实,百姓本就艰苦,倘若再强行征调粮食,这就是断人活路。

恐怕那时候就不是镇压灾患,而是逼民造反。

这就是他说七公子不足的原因。

“那你说说,应当如何解决?”嬴政道。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赵牧面色一肃:“父皇,接下来就是儿臣要说的重点。”

“粮食要征调,但不能从百姓身上征调。”

“儿臣深思熟虑,觉得我大秦可以让各地富商权贵去赈灾!”

“父皇可以下令,让各地富商拿出储备粮食或者让他们购买粮食用来镇压西北之患,让他们给那些流民建筑住所,一切所花钱银皆由我大秦承担!”

“但这样一来,所需的钱财必定甚大,大秦短时间内想要拿出来恐怕不易。”

“不过父皇您可以给他们发一张卷,承诺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内将亏欠他们的钱财还清,并且附上一两成利息!”

“这一两成利息听着不多,但是也足以让这些人心动。”

“………”

“日后,那些人可以凭借父皇的卷来取款。”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西北之患,又能解决大秦钱财不足之危。”

赵牧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嘴巴都有几分干燥。

当他说完后,却发现大殿有些不对劲。

抬头看去,浑身猛地打了一哆嗦。

因为此刻,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目光炙热,犹如饿狼一般的盯着自己。

就连龙椅上的嬴政,眼睛也是直勾勾的。

“父……父皇,儿臣这方法如何?”

看向嬴政,赵牧咽了口唾沫,神色僵硬的道。

“好!好!好!”

嬴政忽然朗声大笑起来。

和颜悦色的看着赵牧,笑道:“老十,这方法不错!”

看向文武百官,道:“众爱卿觉得呢?”

“陛下圣明!”

“公子此法,简直完美啊!”

“是极,老夫实在想不到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了。”

……

看着这些人恢复了正常,赵牧抹了抹额上的冷汗。

这只不过是前世国债的发行方式而已,他刚才正好想到就说了出来,没想到竟然让这些人这么激动。

不过,赵牧可没有忘了自己的计划。

他看向嬴政,声音提高几分:“父皇!这只是应急之策。”

“想要避免如今这种情况的发生,唯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嗯?”

嬴政眉头微蹙,有些疑惑道:“根源上?”

“没错,这一切皆是大秦境内粮食产量不高的原因。”

“倘若百姓粮食产量变高,哪怕遇到干旱洪水,他们也有足够的存粮坚持到来年!”赵牧道。

此言一出,朝堂满是叹息。

产量不高,这根本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龙椅上的嬴政也有些无奈的叹息道:“老十,粮食产量不足,非人力能及啊。”

身后的赵高听到这句话,脸色不禁有些怪异起来。

非人力能及?可是十公子做到了,他难道不是人了吗?

见众人皆面露无奈,赵牧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道:“父皇,儿臣有一物,亩产八石,一年两熟!”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