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汉武皇太子

第41章搞试验田

  • 作者:星学长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4 21:00:27
  • 完书字数:4908

有了更好的耕种方法,自然还需要与之配合的耕种农具。

而赵过,早已着手了新农具的制造,两人聊着便移步到了赵过工作的地方。

这是大司农机构内很是不起眼的一间附房,里面摆放了各种各种的木制器具。

这些让刘弗陵大开眼界,不住咋舌称赞,而一旁的赵过则连连摇头,因为一直以来,没有人会理会他发明的这些东西。

“先生大才,肯定会有用到的时候,我可以保证!”

赵过无奈地笑了一笑,“公子看,这个是普通铁犁,而那边的就是我刚说的可以配合代田耕种法的犁。”

铁犁自春秋战国至西汉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

刘弗陵称赞道,“铁犁只能一行行的犁!先生加了一个犁,则可以两行两行的犁,不但可以提高耕种速度!还减轻耕种者的负担。”

“公子说得不错,我那边还有适用于播种的器具……”

接下来的几日,两人一直来往于彼此,商议讨论着耕种农具之事。

一份上奏天子的帛书也被送到了刘彻的案桌之上。

……

代田法,耦犁,三脚耧,提高农耕速度和田间产出?

刘彻看着刘弗陵呈奏上来的帛书,反复念叨着,“代田,将种子播于深沟...”

提高产量,为大汉增收?

刘彻陷入了沉思,摆在眼前的就是军需粮草不足,而天下粮食匮乏亦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满朝的大臣,全部在为用兵,战术出谋划策,勇敢之士更是举不胜数,但无一人向朝廷建议过农业的事宜。

“如若推广,特别是北方地区采用,儿以为必定会增效增产,大汉也不会再为粮食短缺而忧虑!”

刘彻神色凝重,突然抬起了头,“金日磾!”

“在!”金日磾小步向前,低下头来。

“弗陵最近在都在学习这农耕的东西是吗?有何人参与吗?”

“回陛下,小公子最近与大司农手下一个叫赵过的人来往密切!赵过经常带着一些木制的器具去往公子处!”

刘彻点了点头,“这赵过是大司农手下的什么人?”

“好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属官,没有具体官职!”

“传刘弗陵来!”

“诺!”

刘彻又想了一下,“还有桑弘羊,还有那个赵过!一同来!”

天子叫人,随叫随到。

一会儿功夫,人就宣到了。

刘弗陵来得稍早一些。

可能是对于前些时候巫蛊之事的愧疚,刘彻此次很是亲切随和,从刘弗陵的吃饭、学习再到睡觉,寒暄了好一阵才开始问起上奏之事。

“这是你与那个赵过一同商议出的办法?”

“是的,父皇,主要还是赵先生的主意多一些,他对农业之事了解颇深,实属大汉的栋梁之才!”

刘弗陵又陈述了一遍奏书里的内容,把目前的问题和增产后的好处娓娓道来。

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如何造成的,这是万万不能说的。

在这个好大喜功的天子面前,说是因为他的原因造成了目前的困顿,那就是在找死。

“陛下,桑弘羊还有赵过到了!”

“让他们进来!”

桑弘羊毕竟来往天子宫中习惯了,从容不迫,而赵过则畏畏缩缩,很是不自然。

赵过这人曾说过,不畏惧朝廷高官,只认干好自己的事情,甚至吹出牛X,我见了御史大夫,丞相也毫无畏惧感,见天子,那更不会害怕。

可此时的他,似乎害怕得很,低着头弓着腰,踩着小小的碎步跟在桑弘羊后面,生怕走出声响。

一到大殿的中央,就跪了下来,桑弘羊行礼后,他也向天子行礼,“小的...小的赵...赵过参见陛下!”

当初见刘弗陵时的样子荡然无存。

“起来吧!不必过于拘谨了!大司农,来,看看吧!”

桑弘羊接过帛书,仔细阅览起来,眉头逐步皱起。

“大司农有问题可以直接问!朕今日就是想要听听这套方法是否可行。”

“诺!”桑弘羊随后问道,“一犁增加到两犁,想象起来是方便了,那如何保证犁的地和一行行犁同样精细?且二犁并耕,那牛是否拉得动?”

桑弘羊问得非常中肯,这增加犁的个数,想像是好的,但操作起来必定麻烦。

赵过早就有所考虑,不用思考便道,“增厚犁壁!并增加牛一只!”

“全部增加,那和一行一行犁不是并无区别?”

“不,一行一行犁,需要一人牵牛,一人扶犁且掌犁辕,非常不方便,这种方式,两组并耕,需要四人。而我和公子商议出来的耦犁,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一人扶犁,只需要三人,且各司其职,确保耕地耕得更为精细。”

涉及到赵过在行的事情,他越说越是激动,紧张之感也逐步消失。

刘彻听后,也忙问道,“只是增加了一个犁,那数量是否可以继续增加?如果加到三个,四个,乃至更多,不是更为方便?”

“那就不行了,那样就真的不利于操控,却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中间的连杆也容易损坏!”

正说着,钩弋宫的一个侍从按照刘弗陵的要求,送来了一个新玩意儿。

这是一个木制结构的器具,三根斜着的木条,顶部加有两条横档,每根木条的下方装有铁质的开沟器。木条的中间则制做了一个框,框上是一个木头盛具,盛具下方开孔,直接与下方耧脚相连。

刘彻围着此物转了两圈,“这是播种之物吧!”

刘弗陵道,“这个我们取名为三脚耧车,地被犁后,用一头牛拉着耧车,底部的耧车脚则可以开沟,种子又很方便地通过耧脚撒入沟内。

刘彻听后很是满意,“大司农,你看看,还有何问题?”

“听着很不错,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能否增产?这还说不准!”桑弘羊道。

大司农说得很实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一切都听起来不错,但是推行下去,不适用该怎么办?

“父皇,我们可以先做试验!划拨一些地给我们做试验田!”

“试验?何为试验?”

“就是试着去耕种,验证一下是否可行!确实能增产,朝廷再下诏推行!”

“好!”刘彻对这一套方法和器具很是感兴趣,马上望向桑弘羊,“大司农,哪里可以划一些地方给他们?”

“长安城附近没有可用之地了。”桑弘羊沉思了一会儿道,“高皇帝长陵东侧有一片土地,本准备扩建离宫,后停止,可用!”

刘彻袖子一挥,“可,就那里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