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我靠带货去古代暴富

第51章 毛纺织

  • 作者:风飞凤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6-30 00:52:38
  • 完书字数:4594

有个却不以为然,还嘴硬:“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想干吗?谁拖累谁?若不是他们加入,人太多了,懿安皇后说不定还不管呢。”

这话一出来,就被打得满头包。

原来,只会动动嘴,说些酸话的文人,如今也开始用拳头解决问题了。

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原来一群豆芽菜,一个个走路脚下轻飘飘,连个蚂蚁也踩不死,如今,一脚都能踢死老虎。

闹了一场,大家纷纷散去,好些人回到家,连妈妈都不认识了,又高又壮的,皮肤也黑粗了,哪里还有细皮嫩肉、斯文俊秀的模样。

但所有人,都不许说懿安皇后的坏话,反而大谈一张一弛,文武并重才是治国之道。

文官们没想到,儿子被军训之后,没有怨言,反而成了懿安皇后的拥趸,都觉得莫名其妙,尤其是,因为观点不同,家里每天都上演辩论大战,当老子的不得不拿孝顺来压孩子,于是,孩子们都逃到了国子监,以前国子监晚上静悄悄,没几个人,现在住得满满当当。

这些天,礼部外面,不断有人聚集,询问明年还有副榜恩科不?

礼部的门子翘着老鼠胡子讽刺他们:“恩科怎么可能年年开?”

“那,后年还有副榜进士不?”

“懿安皇后没有懿旨,谁知道呢?哼,自己是干嘛来的?竟然跑去胡闹,就你这脑子,考上了也是个庸才,徒糜国帑。”

每天都有人满怀希望地来,蔫蔫地离去,也有人想在大明门跪求,最后还是没那个胆子,万一,懿安皇后一生气,剥夺终生考试资格,那就惨了。

张嫣不敢把奏折都扔给内阁大臣,她又不想那么累,就让张圳他们帮着,废话篓子,就全扔了,重要的折子,她还是要亲自处理,好在还有铜镜帮忙,倒也平安无事。

这天,徐光启在宫门外求见,张嫣立刻就允了。

张嫣刚来时,就让张圳寻找徐光启,当时,徐光启被魏忠贤罢官,还在天津的一个小农庄种红薯呢,这时候,红薯还没有在全国推开,而且,那品种也不好,产量并没有那么大,徐光启一心想改良。

张嫣去年的农学进士和理工进士,都交给了徐光启,让他带着学习、研究。

徐光启满脸喜色,给张嫣行礼。

“许爱卿满脸喜色,可是要报告什么好消息?”

“纺车,皇后阁下讲的那种竖着放的纺车,我们弄出来了,而且,可以纺羊毛,很快。”

“真的?”

“我带了一些纺出的毛线,很细很匀,特别好。”

张嫣摸了一下,是比较软,她还拿起毛线,在脸上蹭了蹭,也不扎皮肤。

“辛苦许爱卿了。”

徐光启笑:“都是皇后阁下带来的福音,北方将士今年冬天穿上暖和舒适的衣服,一定不会忘记懿安皇后的恩情。”

“他们为国家吃尽了苦头,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徐光启很高兴地告辞离去,张嫣立刻就叫来了张圳,她要在海河口建了一个毛条厂。

毛纺织厂将来也建在那里,如今,那一片地方,全都被军队严控,跟炮厂的保密规格一样,谁敢无端靠近,杀无赦。

镜子现在在那边乱跑,不过,就偷了一次土豆,还有,就是一仓库的洗洁剂。

这个小工厂已经倒闭了,满库房的清洁剂卖不出去,铜镜说那可以洗羊毛,不然,张嫣也不敢走这一步棋,要知道,眼下的科技水平,还没有办法将羊毛弄干净。

所以,后世里很贵很流行的毛织品,呢子啊、羊毛衫啊,这时代都没有。

呢子张嫣不会织,但她会织毛衣,当年,奶奶很喜欢给她织毛衣,奶奶的手很巧,织出的毛衣,跟买的羊毛衫一样漂亮,还独一无二,不怕撞衫。

记得张嫣初一的时候,奶奶还给她织了一件红色的大衣,领子是红白相间,图案是圆形的,奶奶带她去县城边的公募祭奠父母,好几个家长都问:“你家孩子的大衣哪里买的?”

张嫣特别骄傲。

张嫣没有奶奶那么多的花色,基本织法却会。

徐光启拿来的毛线,大约有一斤,还是原色没有染过,张嫣却手痒痒的不行,她把毛线留下,让梅娘用竹筷子,给自己削出一副毛线针。

刚开始,张嫣的手很笨拙,不过,很快就熟练起来,一斤毛线,她织成棒针衫,宽松式的毛衣。

张嫣将毛衣套在梅娘身上,梅娘很快就热得脸色通红,但还是非常欣喜地笑:“真好,很暖和,很软,娘娘,你可真聪明,真巧!”

张嫣让她把毛衣脱下来:“今年冬天,我让你穿上这暖和又轻便的衣服。”

心里,却在流泪,亲爱的奶奶,我要是早点醒悟,懂得孝顺你,那该多好啊。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范永斗刚把羊毛送过来时,张嫣还去看了一眼,那又脏又臭,纠结成一团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很犯愁,哪怕有洗洁剂,可这纠结怎么处理?

张嫣也没辙,就交给了徐光启,当时还说,若是实在弄不开,就洗干净做棉衣吧。

谁知道那一群看着木呆呆,说话也不利落的理工男,居然知道先将羊毛手工分选,然后,做出个圆形滚桶,外面钉满钉子,不断滚动,羊毛用夹板输送过去,被一根根分开,变得蓬松柔软,然后清洗,挤出水分,晾干。

他们让人像弹棉花一样将羊毛拢顺,变成粗细均匀的毛条,再纺成毛线。

专业的人,就该做专业的事,这些不善于表达的宝贝科研人员,张嫣要表扬他们,给名誉,升官职,还要发奖金。

现在,就是分去做农学的几十个人很不好,工作消极抵触,种土豆、种红薯,都是被迫的,若是他们再这样,张嫣不介意将他们礽到最贫困最危险的小县城,当县令去。

好歹学了点种庄稼的基本知识,指导农民种土豆、恢复生产,应该可以吧?

京城里,七品到四品之间的官员,全都集合在大明门前,张嫣和温体仁先后讲话,鼓励大家努力工作,然后,就开始表彰,五个羊毛研究组的科技男,每人一枚科技三等奖。

然后,颁奖牌,发奖金,把一众听众眼红的不要不要的。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