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遁术天下无双!

第七章 回忆

  • 作者:爱吃红枣薏仁粥
  • 类型:玄幻奇幻
  • 更新时间:04-01 16:20:37
  • 完书字数:8138

蓝封转过头瞪了赵和一眼,说道:

“小子,你笑什么,你的性质更加恶劣,懂不懂,光天化日之下偷小爷我的钱袋!害得小爷我差点睡大街!”

“呃…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你说我偷了你的钱袋!证据呢?你有证据吗?我身上既没有你的钱袋,又没有你的钱,你凭什么说我偷你的钱袋啊!

再说了,我可是你的救命恩人,要不是我,你现在恐怕尸体都已经臭了。”

赵和眼睛一转,理直气壮的说道。

“你…臭小子你还敢狡辩,看小爷我伤好了,怎么收拾你。”

蓝封连连吃瘪,心里郁闷至极,偏偏现在伤势还没有痊愈,不能剧烈运动,只能打打嘴炮。

“收拾我?就你现在这幅样子,信不信我先把你修理一顿。”

赵和对着蓝封做了个鬼脸,说道。

“唉~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

蓝封叹道。

赵和刚想反驳蓝封的话,却听见白玉堂的声音传来。

白玉堂对百里老头说:

“百里前辈,晚辈觉得赵和小兄弟天赋异禀,他很适合修习我们燕子门的功法,所以我想此间事了,将赵和小兄弟带回门中,让他拜师学艺,不知前辈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赵和紧张地看着百里老头,生怕他说出不同意的话来。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闻听此言,不等百里老头先开口,在一旁垂头丧气的蓝封眼前一亮,大声说道:

“我同意!这小子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的确是一块好料子,若是修习我们燕子门的武典秘笈,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一旁的赵和听了这话,一脸狐疑的看着蓝封,心想

“这家伙一向跟我不对付,平日一有机会就损我,今天怎么这么好心,竟然帮我说起话来,这是唱的哪一出?”

他自然不知道,此刻蓝封心里想的是:

“哈哈哈哈,等你小子拜入燕子门,到了小爷我的地盘上,岂不是想怎么收拾你,就怎么收拾你。”

不过他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可表面上却是一脸严肃,一副不想埋没人才的样子,看的赵和直翻白眼。

另一旁的百里老头,则依旧自顾自的喝着酒,半晌后才深吸一口气说道:

“这件事,就让他自己决定吧!老头子我才不想操这么多心呢!”

赵和听了这话,喜上眉梢,说道:

“真的?百里老头,你不反对么?”

“反对?为什么要反对?你想去便去吧,多出去看看,也没什么不好的。”

百里老头白了赵和一眼,淡淡说道。

“太好了!”

赵和兴奋不已。

随后又想起什么,对着白玉堂说道:

“白大哥,这事儿您能做主吗?我真的可以拜入燕子门么?我听说一般加入门派,都要进行考核,筛选什么的,我可以吗?”

白玉堂闻言笑着说道:

“小兄弟放心吧,我们燕子门没那么多规矩,再说,这一次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你也帮了大忙,没问题的!”

赵和这才放心下来。

……

夜,皎洁的月光倾洒而下,温柔而细腻,仿佛能治愈世间疾苦,人们看见月亮,便会不自觉地想起故乡以及远方的亲人,月亮仿佛代表了一切美好,给饱受煎熬的人们带去无法言语的力量。

月色下,简单朴素的院子里,百里老头躺在一张摇椅上,身体随着椅子上下摇晃着,眼睛望着天空,即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邃又沧桑,仿佛里面装着整个世界。

赵和端着一把凳子,在百里老头旁边坐下,他看了看天空,又看了看身旁的老人。

自他懂事起,就一直是和百里老头在一起,他们一起要饭,一起骗人,夏天一同淋雨,冬天一起吹风。

却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坐在一起看月亮。

他发现自己一点也不了解身旁的老人,不知道他的过往,看不透他的将来,甚至不知道他的全名叫什么,一直以来都是百里老头,百里老头的叫着。

赵和觉得自己有点自私了,百里老头把他养大,现在他却一心想要离开。

“那个,百里老头,你真的不反对我跟着白大哥他们走吗?”

赵和率先打破了沉默。

“你长大了,不可能一直跟在我这老头子身边的。”

百里老头苍老的声音传来。

“那…我走了,你怎么办?要不,你跟我一起走吧!”

赵和看着百里老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是他想到的自以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怎么?小兔崽子,没了你,老头子我难道还会饿死不成?告诉你,老头子我在遇到你之前,一个人逍遥快活着呢!我还巴不得你快点走呢,省得一天到晚净给我惹麻烦,少了你,老头子我说不定能多活几年。”

赵和:“……(°ー°〃)”

院子里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儿,赵和又开口问道:

“百里老头,我从小就跟你在一起,你认识我的父亲和母亲么?”

他从小无父无母,只有脑海深处的一些记忆碎片,还承载着零星的对父母的印象,这或许是他竭力想要保留的,所以这些零星记忆还留存至今,不过却也模糊异常。

小时候看着别的孩子有父亲背着,母亲抱着,他也会羡慕,但是他从来没有问过百里老头关于他父母的事,百里老头也从来没有提起过。

这一次,百里老头沉默了很久,才轻声开口:

“你的父母,都是英雄。”

“你见过他们?”赵和问道。

“见过。”

“那,可以和我说说吗?”

……

据百里老头的讲述,赵和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家乡连年干旱,田里连续几年都是颗粒无收。

村里的人把家里的存粮都吃完以后,就去漫山遍野地刨树根挖野菜,没过多久山上的树因为缺水也都死了,野菜也找不到了,山上、地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

村里的许多老人都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赵和的爷爷奶奶也是在那个时候去世的。

婴儿,也因为没有奶水刚出生没多久就饿死,幸运的是那个时候的赵和已经一岁多可以不用吃奶了,可身体因为经常忍饥挨饿,看上去只有八九个月的婴儿大小。只是那又能怎么办呢,在这种时候能活下来就已经是福大命大了。

因为找不到吃的,大家只能到城里去乞讨,赵和的父母也带着年纪尚小的赵和离开生活了半辈子的家乡跟着大伙儿一起往城里去,可是庄稼连年歉收,城里人都吃不饱饭,又哪里有多余的东西去给这些乞丐呢。

眼看着城里也要不到吃的,赵和的父母只得带着小赵和从城里沿着官道一路乞讨,路边上时不时可以看到躺着一些人,动也不动,也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已经死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赵和的父亲在一次找吃的时与人发生争执,被人用石头砸中了脑袋,被砸时只是流了些血,脑袋有些发晕,本以为没什么大事,高高兴兴的把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地瓜带了回去,他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因为这个地瓜才跟别人起冲突的,这地瓜个头不小,能填饱肚子还能解渴,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可算得上是山珍海味了。

赵和的父亲看着还沾着一丝血迹的地瓜“嘿嘿”傻笑了一声,心里想着晚上可以让老婆孩子吃上一顿好的。想到这里便攥着地瓜一边在衣服上面使劲蹭着一边往回跑。

那天晚上赵和一家三口的确美美的吃了一顿,期间赵和的母亲问赵和的父亲头上的血迹是怎么回事,赵父只说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磕的,赵母也就半信半疑的不再问了。

许是因为那个地瓜的缘故,赵和一家三口那晚睡得很香甜,只是赵和的父亲这一睡就没能再醒过来。

第二天清晨,小赵和是被他母亲的哭声吵醒的。只不过赵和年纪尚小还不懂事,母亲哭他也跟着哭,只是他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哭,只是从那以后他的身边就只有母亲一个人了。

那个时而把他举过头顶;时而让他他骑在脖子上;时而将他抱在怀里的人再也没有见过,随着时间流逝那个高大的身影在他小小的脑袋里越来越淡,直至最后一点点消失不见。

赵和的母亲背着赵和不知走了多久,赵和在母亲的背上,眼睛里出现一道巨大的城墙,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城墙。

路边没有横七竖八躺着的饿死的人,田里的庄稼长势也颇为喜人,地里长满了瓜果蔬菜,这给历经苦难的人带来满满的生的希望。

走到城楼下离城门还有数十步的地方,城门处人来人往,一些小摊在紧挨着城门的地方错错落落地摆着,叫卖声此起彼伏,虽然卖的都是些不算值钱的玩意儿,但这丝毫不影响摊贩们地热情。

看着这一片祥和的景象,赵和地母亲再也忍不住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怀里紧紧地抱着孩子失声痛哭起来。哭声甚至隐隐盖过附近商贩的叫卖声。

这一幕自然很快引起了人群的注意,附近的商贩们停止了叫卖,站起身来看热闹,来往的路人也停下脚步在不远处对着这边指指点点,跟身边的人小声地议论着什么,他们大概好奇于这妇人究竟经历了什么,竟能让她哭的如此撕心裂肺。

这边的骚乱引起了城门守卫的注意,一名身穿皮甲的中年汉子走了过来。他先是对着围观的人群大呵了一声:

“看什么,看什么,一个娘们哭有什么好看的!都散了吧!”

围观人群听到守卫的呵斥,后退了几步,站在更远些的地方继续看着,丝毫没有散去的意思,守卫见状无奈摇摇头,转身朝着赵和母子这边走来。守卫走到近前,蹲下身子问道:

“嫂子,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为何在这城门口哭啊?”

赵母一言不发,只是自顾自地哭着,守卫见状眉头微微一皱,也不知该如何办才好,干脆也不再言语地蹲在赵和母子身旁。

半晌,赵母停止了哭泣,守卫听到哭声停下,赶忙抬头看向赵母,只见眼前妇人抬起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泪水,转头对着自己勉强一笑,只是妇人脸上脏兮兮的,笑起来实在不怎么好看。

“嫂子是从哪里来?为何在这城门口哭的如此伤心呢?”

“我是从西边逃荒,一路乞讨来到这里的。。。。。。。”赵母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经历讲给守卫听,讲述完后又忍不住地掉下了眼泪,周围也隐隐传来低声的抽泣声,原来是那些看热闹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又围了过来。

“当时我也在围观的人群之中,所以正好听见你的母亲在讲述自己的遭遇,只是那个时候不知道怀里那个孩子就是你,更没想到日后会与你小子,产生交集。”

百里老头长叹一口气说道。

赵和听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问道:

“然后呢?”

“然后.…..”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