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与岳飞为邻:赤旗漫卷斩宋帝!

第46章:奠基课,震惊!(3更求收藏鲜花)

  • 作者:007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3-19 06:26:07
  • 完书字数:7168

一步步走向极具象征性的三尺讲台过程中。

李仲麟内心极不平静。

激动、紧张。

他很清楚,当他站在正前方。

近在咫尺的讲台上,将会拉开怎样一道思想巨幕!

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可他又忐忑,担心讲不好这门思想。

他能感受到,一道道目光正从后面,落在身上。

沉甸甸的。

呼!

李仲麟深呼吸一下,脚步稳稳的踏在讲台上。

身体笔直立正背对众人,然后向后转。

啪!

脚跟碰撞,厚重的声音响起。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下意识做出这个动作。

但这个动作,的确让他有了力量、足够的信心、自信。

还有面对自己亲手推动的未来……

坦然!

从容!

不过众人却被他这一突兀,又奇特,却显得十分有力量感的动作唬住了。

不明就里。

李仲麟看着众人的模样,不由一笑。

然后抓起摆放在旁边的白泥块。

转身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如刀削般,一串笔锋如刀的字句。

物质、相对运动、绝对运动、世界的本质……

众人聚焦,随着李仲麟的手移动而移动。

不过除了叔公三人,其他人都是满头雾水。

写完后,李仲麟转身,一边低着头从挎包中取东西,一边说道:“今天主要想与大家讨论,我们这个世界,到底由什么构成。”

“……”

“那是什么东西?”

“杯子吗?怎么是透明的?”

……

此时,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后面的同村同龄人,以及窗外的乡亲,都被李仲麟从包中拿出的透明容器吸引。

只有少数人,是一边观察,一边认真听他阐述的内容。

李仲麟摆好蜡烛、透明容器。

然后又去讲台旁边,把周侗用来净手,盛水的铜盆端到桌面。

他这才看着众人,“我认为,这个世界只有物质,除了物质之外,没有任何东西。”

“什么是物质呢?”

“我手中的白泥块是物质,我本人也是物质。”

“物质就是独立与我们意识感知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我们客观感知的存在。”

“作为初学,为了更好理解物质,我们可以认为,一般认识中的东西就是物质,但物质并不全部是我们一般认识中的东西。”

“大家知道我们面前的空间中,有什么物质吗?”

“他有多重,占据多大的空间?”

外面的乡亲低声议论着,已经有人开始商量着要走了。

这番话虽然直白。

可对乡亲们,已经足够拗口了。

阐述中的叙事逻辑,就快把大家绕晕了。

而坐在学塾内的同龄人。

就算是后面那些,虽然一样一头雾水,可这些年,周侗在此办学,李华经常来客串授课。

他们虽然没能坚持下来。

可至少不是文盲。

虽然也稀里糊涂。

但有些底子,就是不一样。

至少叙事逻辑,要表达的字面意思他们读懂了。

只是其中一些陌生词汇的概念,不清楚罢了。

需要更加具体形象的演示。

“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简单的对我们呼气的空气这种物质,做一个简单的验证实验。”

李仲麟说着,点燃蜡烛,放在盆中。

然后拿起桌上的玻璃杯。

看着众人目光紧盯杯子,他不由感慨。

自从想到用玻璃容器,做人、蜡烛对照实验。

来证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以此彻底驳倒唯心主义后。

这段时间,他就一直尝试着烧制玻璃。

总算弄出这么一个粗糙、透明度在他看来,实在太垃圾的玻璃杯。

不过勉强算是能做这个烛火小实验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

他把杯子缓缓倒扣在盛满水的铜盆。

在水面位置,给杯子做了一个标记,“杯子上的这个标记,就是盆中水,水面高度。”

“接下来,我会把杯子扣在这支点燃的蜡烛上。”

“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话落,杯子已经扣在蜡烛上。

众人瞪大了眼睛,紧盯着。

起初还看不出什么。

很快,就见蜡烛火苗越来越小。

“水往高处流了!”

“快看,杯子里的水,高过盆中的水面了!”

……

有人激动的喊了出来。

准备要走的乡亲,也一个个探着脖子,叫喊着让前面的人,让一让。

对李仲麟来说,这个小实验没什么。

可对这个时代的人。

这足以被称为‘仙术’了。

这会儿,就是叔公也站了起来。

烛火熄灭了,玻璃杯,露出水面部分,有十之二被水占据。

李仲麟在杯壁上,再次标记下这个水柱位置。

“仲麟娃,你用了啥仙术?”

“是啊,仲麟娃,你是不是遇到了神仙,不然你的武功怎么突然这么高,学问这么大,比跟着周先生的鹏举都厉害?”

……

外面的乡亲敬畏看着李仲麟。

都把刚才的烛火小实验当仙术了。

李仲麟有些哭笑不得。

他的本意是普及科学。

唯物主义就是抛弃一切神学的、天理的、扎根在科学基础上的一门思想学科!

所以在论证这一理念的过程中。

哪怕条件不够。

他也尝试着用各种科学的实验,去启迪人们。

培养人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不过学塾内众人,没有喊出仙术这种话,他已经很满足了。

足够了。

任何事情,都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

“这不是仙术。”李仲麟平静而郑重道:“这只是一个自然现象,只要大家愿意去认真思考分析,就会明白。”

“大伙都有烧灶的经历,为了炉火烧旺,要不断往灶台内鼓气。”

“鼓气越多,灶火越……”

“这证明,空气中有一种助燃的物质存在。”

“这个实验也是相同的道理。”

“杯子密封在水中,杯中空气中,这种助燃物质耗尽,蜡烛自然熄灭。”

“而杯中水竟然一反俗语中‘水往低处流’的常态,往高处上升。”

“这并不是什么神仙手段。”

“而是杯中空气,帮助燃烧的部分耗尽,水填补这部分空出来的空间。”

李仲麟拿起杯子,指着标记的两条刻度。

“以往,我们能感觉空气的存在,可看不到、摸不着,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到了。”

“同时,我们还清楚的看到,空气中,不光助燃的这一种物质。”

“我们可以从两条标记,粗略衡量得知,参与燃烧的物质只占十之二。”

“我们也知道,如果我们不呼吸空气,就会受不了,也就证明,空气中有参与我们人生存的某种物质。”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参与燃烧的部分,还是剩余的部分呢?”

“这个猜想,后面我会进行类似今天的实验来验证,大家有兴趣,可以提前探索。”

……

烛火小实验,别开生面,成功吊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就连之前嚷嚷着要走的乡亲也都纷纷留下来。

王和、汤化麟、张仁道三人的目的,本不是听课。

此刻,也完全被吸引。

在论证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后。

李仲麟又借三位叔伯的马车。

让人们轮流乘坐,指导大伙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用生动的实践实验,直观明白的阐述了,什么是相对运动、什么是绝对运动等一系列书中一些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难以理解的概念。

这些各种科学性概念,十分重要。

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概念。

根本读不懂辩证唯物主义史观这些理论性的东西。

即便是李华,这个朴素唯物主义者,最早接触辩证唯物主义,也是经历了这堂课,才真正有种灵犀一指,豁然明朗的感觉。

有了这些基础概念。

就有了读这本书的基础。

即便不能完全读懂,也有了研究的基础。

有了预习的可能性。

这对他以后讲,大家快速理解,十分有帮助。

这是奠基课。

为了讲好这节课,他这段时间,可是费劲了心思,做了无数的调整。

“这仲麟娃神了!”

“人家仲麟娃说了,没有神,仲麟娃说这是‘阔’学,是大学问。”

“俺决定了,让俺家娃跟着仲麟娃学!”

……

乡亲们议论着,意犹未尽的离开。

王和三人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让李仲麟一定要来府上作客。

最后走的人只剩下叔公、鹏举等人。

众人留下来,都想和李仲麟一起继续讨论辩证唯物史观。

他们的能力,能足够迅速的接受这些。

在开始前。

趁着再兴等人凑在一起讨论,李华拿着誊抄本来到李仲麟面前,“仲麟娃,你看一看,我关于人本质这里的一点想法对不对?”

人的本质三命题,如果不进行实践和劳动,就是一种‘形式主義’!

李仲麟看到这话时。

眼睛瞬间瞪大。

抬头,震惊看着李华。

他没想到,这一刻来的这么快!

他能感受到,自问出这个问题,李先生就一直盯着他观察!

……

ps:新书求收藏鲜花月票评价票评论支持。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