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柏拉图永恒之恋

前言

  • 作者:董秋元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1-22 12:05:52
  • 完书字数:3254

爱情,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交流。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年幼时期的柏拉图就显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四岁时已经能看懂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云》,七岁时进狄奥尼索斯学校就读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以及识字,听《荷马》等诗作,20岁成为了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一生影响极大,在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期间,柏拉图不仅学习到了老师的哲学思想,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生活哲学。

有一次,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请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不能回头,只能走一次”,柏拉图照做了,但是空着手回来的,苏格拉底问原因。

柏拉图说:“当我走在田间看到特别大的麦穗,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麦穗,于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通过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关于真正的爱的见解。在他看来,最崇高的爱是精神上的,是爱的双方对真实和美德的共同追求。

柏拉图式的爱情: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

静静的付出,默默的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

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

却仍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原因;

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

最后,也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行线,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当作永恒!

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爱情。

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有些人,上帝给了他们缘分,让他们相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是却忘了给他们交点,于是这份爱,只能变成远远的守望,而这两个人,也将永远如同平行线一般,不能在一起。

柏拉图式爱情:

1.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2.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

3.理想式的爱情观,即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4.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个人,对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人们往往都只关注2、3,其实1、4才是真正柏拉图式爱情的正解。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中。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在他的理论中,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她/他。

说这些,没有其他的意义,我相信爱情,我也想体会这精神上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的爱情真的有点柏拉图的味道,我相信我正在寻找她,可是她究竟是不是我的另一半呢?也许不久就会有答案了。浪漫的爱情谁都想要,只要找到了她,我愿意融化她在浪漫的海洋。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