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我的宋末行

第28章 变化

  • 作者:流汗的泥人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1-03 22:27:13
  • 完书字数:17668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也是农忙时分。

有道是:节气到谷雨,雨生百谷芽。时入四月,乡野间呈现出一副农忙的情景。农家男女老少戴着竹笠,披着蓑衣,或挑着秧苗往来于道路田埂之间,或躬身于田田亩,抢在这如油一般可贵的春雨之下,载插下一簇簇绿绿的禾苗,也栽插下一年的企盼与生计。

田野边的驿道上,却有数十人,顶着春雨,口吐着白气,一边嘶吼,一边急奔而过。

这群人清一色的劲装打扮,上身穿着略显单薄的褐色短衣,下面穿着长裤。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这身打扮倒也不是十分突兀。令人诧异的是这群人俱留着一头的短发,远远望去,宛如一群疯颠的和尚一般。只是头顶远没有庙里的和尚一般光亮,而且,人人背着一个大背包,扛着杆长枪。

“兄弟们!吼起来!”领头的汉子叫道。

“风,风,风!”三十余人异口同声,雄浑的声音,如春雷一般在旷野间间回荡。路边农民纷纷直直起腰,目送着这群怪模怪样的人轰然离去。

“这群不孝的东西!又出来疯颠了。”年老的滴沽一声,继续躬身忙着自已的活计。

年青的村姑们身形躲躲闪闪,两眼却不住暗地打量,好年年青的田子却不由摸了摸自已的头发,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如这群人一般地爽快。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巡兵队,威武,巡兵队,威武!”孩童位倒不顾忌什么,看到这群人过来,欢叫了起来,好些甚至撤腿追了起来。

“全体都有。绶步前进。”看到满路乱窜的孩童,领头年青人喝了一声,整队人慢了下来。

年青人摆摆手,让队伍继续前行,自己却走到一边,满脸堆笑,朝两旁拱手招呼着:“各位大爷大妈,兄弟姐妹,辛苦。我巡兵队将竭力卫护一方平安,若遇抢劫、偷盗、欺凌等等不平之事,可来巡桎司报案,我等定当为你们主持检道。”

田间地头忙话的继续忙活,静观的继续静观,无一人搭话,只有孩童们兴奋地叫着。

“巡兵队,风,风,风!”

“巡兵队,火,火,火!”

.......

“呵呵。你们倒是热诚!我刘雄最是公道,绝不辜负了你们一片心意。”领头青年讪笑着,回手从背包摸出一个纸包的东西来,随手塞给身旁一个大些的孩子,“臭小子,这些方糖拿去分了,可别独吞了。”

那大孩子接过,欣喜地连连点头。

“谢谢雄子哥!”

“去,又便宜你们了。”刘雄笑着摆了摆手,转身追队去了。

“哦,有糠吃了。有糖吃了!”

孩子们欢笑着,围在大孩子周围。

“小的们,想天天吃糖来小学读书。读书不收钱,有衣穿,有饭吃。每天还发一个鸡子!”队尾一个高壮的汉子大声道

“我要上学”

“我要吃鸡子!”

“我要穿新衣!”

立时,孩子们都叫嚷起来,小手齐齐高举。

“嘿嘿。小学明天招生,想去的明儿赶早了。去晚了就没了。”那汉子摇摇手,随队去了。发糖的青年笑着跟在后面。

“虎子你又乱嚷嚷,这次不怕挤倒了校门了。”刘雄笑道。

“挤倒了才好呢。“虎子摇了摇头,有些憋屈道,”小学现在有的是教舍,又添了施相公与吴夫子,再招百十个孩子不成问题。校服也备了百十套。可现在不仅招不到孩子,就连原有的孩子都跑了十来个。”

“怎么啦,上次不是说有好些人带着孩子将校门都堵死了吗?”

“还不是剪头发闹的。”虎子看了看前面清一色的短发,有些沮丧道,“也不知哪个短命的,造谣说咱们学校也要剪头发,男孩当小和尚,女的要当小尼姑,哪还有人肯送孩子到学校来。”

“这怕什么。按咱们秀才说的,谣言止于智者嘛。过些天,谣言过去,那些人不就又送孩子来了。”刘雄笑了笑,道。

“说的轻松,现在学校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学生倒越来越少了。钱宝、翠儿他们为了这事,这几天都急死了。好在大郎这两天不在,要不然,他们倒真敢天天逮着大郎要人。”虎子摇摇头道。

“去,咱们剪头发碍着谁的事啦。“刘雄哂然一笑,摸了摸头上的短发,道,“我看咱们早就该剪了。咱们天天累死累活地操练,还得收拾满头的长发。不收拾,过两天就得臭了。现在多好,又清爽又省事!”

“现在轻爽倒是轻爽了,但在外面,人家都说咱们是群疯子,大郎是疯子头。”

“疯子就疯子。大郎是疯子,我们也是疯子。”刘雄笑道,“这些天,外面说大郎的还少吗?什么败家子,牛魔王,疯子颠子的。大郎何曾理会过他们。就象大郎说的那样,什么时候他们看习惯了也就住嘴了。我看,你那个学校的小孩子也得将头发剪了。以后剪的人多了,不就好了。”

“咄,少出臭主意。你想看学校关门。”虎子瞪了刘雄一眼道,“你这话可别怕翠儿听到,听到了,她指不定就得跑过来骂你。”

“这有什么。也没谁规定头发不能剪了啊。又没人要剪她头发,她骂我作什么。”刘雄笑了笑,有些此心虚。

现在巡所队的人都知道学校有个极为记仇的翠儿,俨然学校的总管,你得罪了她,她可敢带着一群孩子来纠缠你。

“骂你别有用心,想拆了学校了呗。“虎子意有所指,淡淡道。

兄弟中对大郎花诺大的钱财、精力办学校还是有好些意见的,刘雄就是其中一个最为反对的人。小小的一个学校,每月投入的钱,都堪比养巡兵队了。与其办学校,还不如多招些巡丁。

“呵呵,谁想关了学校了。现在谁不知道,学校可是大郎的心尖子。”刘雄摆了摆手,“我现在也想明白了。在外人看来,咱们就是一群疯子。是疯子自然就得做疯子才能做的事。你也别太担心,我就不信,又不收他们钱,有吃有穿,还怕招不到孩子。到咱们学校,总比送到庙里当和尚强吧。寺庙都能招到人,咱们怕什么,何况,咱们又不是真真当和尚。我就不信他们不会将孩子送到学校去,除非他们才是疯子、傻子。”

“倒也是。”虎子点点头。

刘雄笑了笑,抬头看了看天色,高声叫道:“兄弟们,跑步前进!跑到前面的,等会早餐加个鸡子,后面......”

不待刘雄说完,整支队伍哄地散了,人人嗷嗷叫地往前跑去。

“去,他耶耶的,刚才还死狗一样,听到点甜头倒跑得比狗还快。我还没发令呢。”看着跑散的队员,刘雄骂道。

“咱们也跑吧。别到时拉到后面,别说鸡子,面汤也被抢光了。”虎了一笑道。

“去,他们敢!”刘雄笑了笑,挺了挺长枪,和虎子拉开腿,追了上去。

一群汉子,如狂风般从田野间吹过。

“咄,一群疯子。”望着你追我赶的一群人,有人直起腰,有些不忿地骂道。

这世道,怎么出了这群疯子!天天疯疯颠颠地没一点正经,听说还好吃好穿的,还有大把大把的钱往家里拿。自已成天弯腰哈背的,面朝泥土背朝天的,也就混个一干两稀。

“快做事吧,老头子正看着呢,别找骂!你就死了那条心吧。”旁边一个年级稍长的汉子田边抛秧的老汉看了看,轻声道。

“做事,做事。那些人为什么就不用做事!”年青些的人有些愤愤道。

“怎么没做事啊。那些巡丁也不好过。有道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听说那些巡丁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光搞得怪慔怪样的,每天天不亮就得跑,白天还得操练,天天累得狗似的,比咱们种田作地还苦。”年级稍长的劝慰道。

“无论怎样,总比这天天呆在家里不死不活强。邻村的满富不就去当巡兵了,也没见累死了,倒是油光水滑的。听说还当上了小队长,每月光薪酬就有三贯。就我们家老头子嫌这嫌那的,要不然,我早就当上什么队长了。难道我就不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满富那小子。”年青些的将手一摆,忿忿道。

“去,我看你就死了那条心吧。”年级稍长的看了看田边老头,见老头抛完秧苗,正在田边歇息,没注意到这边,方放下心下,压低声道,“现在更不成了,没看到那群人,一个个将头发都绞了,僧不僧,俗不俗的,你若有天也将这头发绞了,那还不活活将老头子气死了。”

“哼,头发,头发,哪天我也得将这满头头发绞了。”青年道。

“去,别说胡话。没听曾夫子说,身体发肤是父母骨血,绞了头发就是不孝!你想气死老头是不是。”年经稍长的汉子正色道。

“不孝,不孝。留着头发就是了!”青年愤然一声,低头插起秧来。

年长些的摇了摇头,看了看坐在田边的老汉,也低头插起秧来。

田边,一妇人一手提篮,一手提了个瓦罐,后面跟着个男孩,走到老汉身边。

“爹,叔!吃饭了。”小孩朝田间招呼了声,田中两汉子放下手巾秧苗,走上田梗,来到老汉身边蹲下。

妇人早从篮取出碗筷和一碟咸菜,又麻利地从瓦罐是倒出些稀粥。递给三人,三人接过,拿起筷子,就着咸菜默默喝了起来。

“爹,再有两天这田里活计就快尽忙完了…”妇人说着,从篮中取出个熟鸡蛋,剥好壳,放到咸菜碟旁。

“你煮这东西做什么!这么金贵的东西。”老汉脸一沉,但抬头看了看眼晴直勾勾盯着鸡蛋的孙子,口气不免一缓,摆了摆筷子,“给全儿吃吧。”

“自家鸡下的,家中还有,等会再煮就是。”妇人轻轻一扯孩子,微微笑道。

“是啊,爹吃了吧。这阵子忙,别累着你了。”中年汉子陪着笑道。

“耶耶辛苦,耶耶吃,全儿不吃。”男孩摇着小手道。

“哎,咱们种田作地的,有得忙对了,累点算什么。”老汉叹息一声,放下粥碗,“咱们老百姓下苦力那是天经地义,有口饭吃就心满意足了。以后这车西就不要乱糟踏了。全儿正长身体,给他吃吧。”

“我长身体时咋就吃不上蛋!”青年汉子轻轻嘟嚷一声。

老汉闻声回头看去,那青年忙低下头,专心喝起粥来。

“家里多着呢。二郎想吃,我等会就多煮些来。”妇人笑道。

“由着他了!这么大的人贪什么嘴。”老头怒瞪了眼青年汉子,转头向妇人,教训道:“老大媳妇,家可不是这么当的。咱们小家小业的,当时时谨记”勤、省”两字。勤我就不多说了,你整天忙里忙外的,我也看在眼里。但这“省”上面,我还得说你两句。”

“媳妇不到之处,爹你训斥就是。”妇人停下头,轻声道。

“就一个鸡蛋,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不吃,我吃。”青年汉子见嫂子受委屈,终于忍不住开声道。

“住口,喝你的粥去!”中年汉子沉下脸,怒瞪的弟弟一眼,青年汉子不说话啊。

“你,你知道个什么!”老头回身,数落着小儿子道,“咱们乡下人,不靠平时一丝一毫的俭省靠什么?你别看这样一个鸡蛋,卖出去就是好五六个钱,一天五钱,十天就是五十钱。一年下来就是好几贯。你当这是小事情吗?”

“好几贯,好几贯!前些天若让我去当巡丁,一个月就挣到了。”青年汉子犹自不服气,低声嘟嚷道。

“你就死了那条心,除非我死了!”老汉怒容满面,喝道。

“还不住口,你是想气死爹吗!”中年汉子将弟弟往旁边一推,呵斥道。青年见老爹气得面红耳赤,也不敢多说了。

“爹,二郎也就说说,你别往心里去。”妇人劝道。老头子瞪了眼小儿子,喘了口气,却不做声了。

“爹,我刚才出门碰到了三叔公,他说永坪那边有个工坊,正在招人,包吃包住,每月能领三贯钱。要不让小叔过去试试?”妇人忙转移话题道。

“什么工坊,一月能开出三贯钱的薪资!你莫不是听错了吧。”老人动容道。

“听三叔公说,好像是什么陈巡检办的。”妇人有些忐忑道。

果然,老汉的脸难看起来。

“爹,三叔公还能害了我们?我们做工拿钱,管他什么人办的。”中年汉子轻声道,“我听说也只有那个巡检所的巡丁将头发绞了,其他人都是好好的。”

“那行,我等会就去问问,合适的话,就将这个祸害去,也省得成天在家气我。”老人沉吟了一会,点了点头。

青年汉子眼一亮,一时欢喜得合不拢嘴。

“耶耶,我要去河口小学读书。”小孙子突地嚷道。

“这个不成。”老汉板着脸,摇了摇头。

“耶耶.....”小孙子拉着老汉衣服,撒娇道。

“好了,好了。”老汉慈爱揽过小孙子,道,“咱们家小仓乖,要上学,明天耶耶送你去邱夫子学堂。”

“我不去邱夫子学堂。我要上小学。”小孩不依道。

“邱夫子学堂好,昨们小仓去哪儿好好读,将来考个状元给耶耶看。那个小学可不成,那是要剪头发的。剪了头发,那就是和尚了。状元也考不成了。”

“耶耶骗人。小成子昨天就去了,也没剪头发,还发了新衣服。他还说学校每天还有糖发,有蛋吃,可好了。”小孩子嚷嚷道。

“蛋嘛,咱们家有。”老汉笑着,拿起熟鸡蛋,送到孙子嘴边。

“不吃,不吃,我要吃学校的鸡蛋,穿学校的新衣服。”小孩子不依不饶起来。

“爹,我看就让仓子去试试吧。听说街上的施相公也在那当夫子。施相公,可是咱们这片最有学问的人,跟着施相公总能学到点东西。再说,送小仓去邱夫子那,一年可得好些开销。”妇人轻声劝道。

“妇人就是妇人,送子弟读书开销些算什么!”老汉脖子一梗道。

“可是,听说去新办的小学,书本、文具都不要钱,还有衣食。最多让小仓去试试,若不行,咱们再送到邱夫子那边去,也不耽误什么。”妇人劝道。

老汉沉吟了起来。

媳妇说的在理啊。家里境况本就不好,送个小孩去学堂可得花费不少。小学又不收钱,顶多学不到东西,也真不耽误什么,还能混些衣食呢。说来说去,还就是瞧那群疯子有些不顺眼。

“行,我这就领仓子过去看看。成的话,就让仓子在那上学。”

终就是理智战胜了情绪,老汉起身道。

“耶耶真好!”小孙子送过脸在老汉脸上贴了贴,从老汉怀里跳了出来,高声嚷嚷道:“哦,上学啰,上学啰!”

“臭小子。”老汉摸了摸老脸,笑骂道。一转头,又见两儿子在那呡嘴笑道,不由一恼,眼一瞪,呵斥道,“还在这偷什么懒,不快下田去!我这就和小仓去那什么小学看看,回来这田还没栽好,看我收拾不收拾你们。”

说着,一转身,拉着孙子匆匆地向镇子去了。

“去,犟老头!”青年男子撇了撇嘴,轻骂道。

“别多说了,快下田去吧。明儿你去永坪了,别想留给我一个人栽。”中年汉子笑道。

“哪能呢。”青年汉子笑道,“哥,要不,咱们一起去吧。即是刘巡检办的工坊一定不会差。我听说刘巡检待人最为公道。给他做工,钱给的足,还好吃好喝着呢。现在巡检所外面,每天都等着好些人,都等着给刘巡检做活呢。”

“咄,在你嘴里,刘巡检不是疯子,倒像个菩萨了。”中年汉子笑道。

“刘巡检本来就挺好的。”

“咦,二郎。”妇人心里一个格楞,忙道,“既然刘巡检这么好,想去的人肯定多。你现在就去找三叔公,将事情落实了,可别让别人抢了。”

“那不成,我这就去找三叔公!”小伙子一惊,也顾不得穿鞋,赤着脚向村子跑去了。

“成,咱们俩慢慢栽吧。”中年汉子朝婆娘笑了笑,起身下田。

“你慢慢栽吧。”妇人笑道,“我还得去趟镇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

“镇里,你去哪做什么?”中年汉子奇道。

“三叔公说,小学要招个妇人帮着洗衣、做饭。我过去看看。能成的话,也好照应着小仓。”妇人摆摆手,径自去了。

“你...一个个都疯了。”

一会儿功夫,若大的田里只留下了自已,中年汉子苦笑着摇了摇头,埋头插起秧来。

……

河口巡检所。

“这群泼才,鸡蛋抢光也罢了,连咸菜也抢个精光。”刘雄几口将汤面喝完,骂了声,咬起手中大馒头。

一碗汤面,一个大馒头是巡兵队早餐的标配。至于鸡蛋、咸菜那是领先者的奖励了。

“雄子叔,给!”张权家大郎锋子闪进门,将一个鸡蛋递了过来。

“呵呵,还是你大侄子知道心疼叔。哪偷来的?”刘雄笑着,一把接过鸡蛋,就往桌上磕了磕,一边剥着蛋壳,一边问道。

“雄子叔放心吃就是,不是伙房拿的。”

“那是,伙房的都是有数的。你娘宝贝似地看着,能偷得到算你本事。”刘雄笑了笑,抬手就要往嘴里丢,临到嘴边却又生生停下。狐疑道,“这蛋,该不是你从学校拿来的吧。”

“呵呵,雄子叔你就吃吧,没事的,就当我吃过了。”张雄笑道。

“址蛋!我可不想你们学校的翠夫子来找我。到时说我贪嘴骗小孩吃食,我刘雄还要不要脸。”刘雄一把将鸡蛋塞到张锋手中,连连摆手道,“走吧,走吧。”

好似翠儿那鬼丫头正躲在门外似的。

现在巡检所的人都知道,有一大一小两个女人惹不得。大的是张权家的婆娘,掌管着厨房,但凡偷喘,她得拿着铁勺近你十里地;另一个小的就足翠儿了。

这个小女孩,虽说是施副校长的书僮,但俨然成了学校真真的总管,无法无天,是个连刘远看着也头疼的人物。得罪了她,她就敢带着一群孩子来纠缠你。

前些天,刘远见兄弟们操练辛苦,就让人采购些蛋。哪知风声透出后,愣被小丫头带着群孩子过来抢走了。现在倒成了惯例,学校那边优先供应,雷打不动地每天每个学生一个。在本该吃上的巡兵队却成了稀罕物。

不过这样也挺好。小小的一枚蛋,倒调起了队员们的拼劲。想着每天兄弟们都为吃上枚蛋拼死拼活的样子,刘雄不由觉得好笑。

“呵呵,雄子叔怕什么。今儿一早学校就被送孩子上学的堵得严严实实地,翠儿、宝儿他们这会估计忙得团团转昵。”张雄傻笑道。

“我怕小丫头片子锋什么。只是不想理会她而已。”刘雄一摆手,道:“有事快说。我可没时间和你磨牙。等会要上兵法课。你林子叔脾气你知道的,我可不想迟到。”

“嗯。”张锋点点头,呐呐道:“叔,我不想去小学了。你看我都这么大个人了,天天和流鼻涕的小孩处一块。反正你们也上课,我和你们一起学成不?”

“哈哈,我说你小子今天怎么这样殷勤,原来为这事。”刘雄,笑道,“这事我可帮不上忙。你去小学是你远叔的意思,想回来还得看你远叔。”

“远叔这不是不在河口嘛。”

“那我也管不着。”刘雄摆摆手道,“快去学救吧,去晚了,就不怕翠丫头找你麻烦。”

张锋垂下头,沮丧地转身出门。

“喂,小子,哪天将《千字文》上的字认齐了,我就和你远叔说,将你调来巡兵队。”背后,刘雄突道。

“真的!”门边,张峰惊呼道。

“什么真的假的。臭小子!你雄子叔少说也是巡兵队的代理总队长,手下几十条大汉,一口唾沬一根钉,还会骗你。快滚吧,将那些字认会了再说。”刘雄笑道。

“呵呵。那说定了,我学会了那些字就回来。”小锋子笑着,一溜烟跑了。

“喂!蛋…他耶耶的,馋下我又拿走了!”刘雄摇了摇头,笑着起身出门。

……

同一时间,已相邻的河口小学校门又一次被汹涌而来的人绐堵了。有送孩子来上学的,也有看热闹的。

好在有经历过上次堵门教训的虎子在,一听到消息,就拉了一小队巡丁过来。

一个个衣着整齐,昂地着赤青的头,挺着长枪,凛然地往校门两边一站,大人、小孩吓的连连后退,忙将校门口让了出来。

翠儿恼怒地瞪了虎子一眼,见众家长、孩子并没有被吓跑,双眼不由一亮。

“虎子哥,你和巡检所那也说说,最好每天都派些人过来。”

“这不大可能,巡兵队一共才三五十人,又要训练,又得巡防,哪有这么多人放在这边。”虎子捻摇头道。

“两个也行,就象巡检所那也一样,设个岗哨。”

“这个,我等会去问下。”虎子沉吟道。

“好了,这事以后再说,快上课了。”代理校长施惠摆手道。

“嗯。”翠儿点点头,走上前叫道:“众乡亲让让,先让上学的学生进去。新生招录一会就开始。”

众人闪开道,一队穿着校服,背着一色书袋了孩子,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昂昂然地走进校门,由施大校长亲自带往课堂去了。

“好。现在开始招录新生。钱夫子负责登记!施相公、负责发放校服、文具,再由钱宝领进教舍。虎子哥维持秩序。”看看学生到的差不多了,翠儿指挥起来。

“翠儿姐,不是说明天招生吗?”宝儿呐呐道。

“笨!今天招明天招还不是一样。先招再说。”翠儿横了钱宝一眼。

“那招多少?大郎走时说再招三十人。”钱宝看了看面前乌鸦鸦的人,提醒道。

“什么三十、四十,有多少要多少。咱们学校还有三个空校舍,少说能招上百人。”翠儿一摆手道。

“可是大郎说了…”

“什么大郎、二郎的,一切由我!”翠儿一扭头,走到众人面前,叫道:“各位乡亲应该都听说了。来我们小学上学,不收学费,免费提供一套校服、文具和午饭。路途远的学生还可以住在学校,一切食宿都由学校免费提供。”

嘶…,尽管早有听闻,现在亲耳听到学校小老师说,好些人还是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不收钱,又吃又穿,算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学生要不要和那些巡丁一样剪头发!”一个拉着小孩的老汉问道。

“学校不强制要求,剪不剪头发随学生自愿。你们刚才也看到了,好些学生都没剪头的。”翠儿忙摇了摇手道。

老汉心定了下来,又有人上前杂七杂八问了起来。

问:“那学校教什么?”

答:“学校以认字、算术为主。”

问:“学校为什么不教四书、五经?”

答:“我们学校叫河口小学,以开蒙教学为主。故不教授四书、五经。想读书进考的,可随时到书院就读。我们不强留。”

问:“你们办学,不收钱,还贴钱,你们图什么?是做善事吗?”

答:“学校运营资金都由刘家提供。不图赢利,只想惠及家乡父老。”

……

数轮问答之后,众人俱安下了心。人家这是做善事呢!学不学随你意,还能要求些什么?

“那糖呢?不是说有糖吃,有蛋发吗?”有小孩仰着头问道。

翠儿微笑道,“糖不是每天都有,因为糖吃多了坏牙齿。蛋呢,每个学生每天都发煮蛋一个。如果蛋实在没买到,就发包子、糕点、糖等其它东西。”

“我要吃糖!”

“我要吃蛋!”

“我要上学。”

一时,小孩子们嚷了起来!

“好了。想上学的,6到14岁都举手。不要急,一个个来,先登记,再进校门领校服、文貝。路远要住校的要登记清楚,我们好安排。”翠儿招着手,喜笑颜开,开始了她的招生大计。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