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我的宋末行

第23章

  • 作者:流汗的泥人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1-03 22:27:10
  • 完书字数:8194

闹哄哄地吃过晚饭后,天已经黑了下来。众人分散安置到各处休息。巡检所现在被拆得七零八落,也没什么让人好惦记的,留打更的老李头领着两三人看着就行了。

刘山、刘雄等兄弟几人,和刘远一起来到了钱宅。钱宅宽敞,倒不怕住不下。众人商议了下明天的事宜,也就各长地方安歇了。

刘远却有些睡不着,又琢磨起了办学的事情来。

学校明天怎么也得办起来了,自已可是在张权的小锋子面前夸下了海口的。总不成自已成了欺骗小孩子的大叔了吧。

一个学校应该有些什么呢?场地、桌椅、课本、文具、教师,学生。可自已手头上,除了张权家两个小子、宝儿可以充作学生外,好似现在什么也没有。

没有就没有吧,先办起再说。盘算了一会,刘远叹了口气,也下定了决心。

场地,让钱主事去找找看,实在不行,就暂时放在钱宅好了。后世常说某某民族好学,在废墟里也照样上课,这么宽敞明亮的钱宅,还能抵不上废墟?教师呢,就自已亲任吧,要不,宝儿也行,咱们学校鼓励互相学习吧;文具什么的也好办,花钱买就是,妹妹给的五千贯能买不少东西呢。最后,就差课本了。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课本这个东西可马虎不得,这是一个学校最为核心的东西,决定着咱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出来。在后世,哪个国家将他们看得重之又重,组织专家,编制教学大纲,再根据大纲,再集合教师,编制课本。不过现在这些统统不需要了,都由自已一个人说了算。

小学生的知识相当来说还是挺简单的。无非是算算数,认认字,有时间再让他们多玩玩。这个时代的小孩子,不用学英语,不用学铁琴,不用画画,不用跳舞,还不将他们一个个乐疯了?

刘远胡乱地想着,越想越是兴奋,越兴奋越是睡不着,干脆披衣起床,做到桌边,拿起叠纸为明天的开学备起课来。

新学校要得有新气象,新内容,新学校自然不搞之乎者也那一套,要就按后世幼儿园、小学来办吧。

数学就以教授以阿拉伯数字为基础的四则运算及简单的几何知识,再更循序渐进,学习些正负数,小数,分数运算;语文呢,还是从a、o、e开始吧。尽管后世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与普通话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但并不说,汉语拼音就不能标注起各种各样的方言,特别是现在以开封话为基础,略带杭州本地音的南宋官话。

刘远文思泉涌似的,一边回忆着后世小学的内容,一边飞快写了起来。

时间一点一滴地走过,书桌上书稿一页一页地增加,不知不觉间天色大亮。

刘远停下了笔,重重地伸了伸懒腰,伸手翻了翻忙乎了一整夜的成果。不愧为理工出身,一叠厚厚的稿纸,语文知识只有汉语拼音方案,余下的都是数学方面知识。一时兴起,数学的知识点都写到后世中学的不等式、函数去了,若再完善完善,加下点例题、习题,够做好几册科书了。

正收拾间,房门吱呀一声,虎子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大郎,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什么早起,根本就没睡。”刘远笑道,“什么时候了?”

“天大亮了。”

“哦,雄子他们呢?”

“都去巡检所那也了,说要出早操。大郎,咱们一会也过去吧。”

“不去。大郎我可忙了一晚上呢。”刘远摇了手,道。

“那行,大郎你去歇一会,我先过去。”虎子道。

“你等会告诉他们,我这几天要忙办学校的事,巡检所那边就交给他们了。”刘远一边说着,一边整理着桌上稿纸。

(本章未完,请翻页)

“嗯。”虎子点点头。

“虎子,这几天你也别管巡检所那边的事,和我在这边一起筹措办学堂的事。”

“大郎,你真要办学堂?”

“这是自然,你家大郎说出的话哪还有不算数的理。”刘远微微一笑道。

“可是巡检所那边.....”刘虎有些迟疑道。

“由着雄子他们搞去吧。”刘远摆了摆手,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咱们先将学堂搞起来。”

“要不,还是让林子过来帮大郎吧。林子可上了好几年的学堂。我一天学也没上过,学堂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虎子紧张地道。

看着虎子手足无措的样子,刘远不由一笑,一拍胸道,“没进过学堂就不能建学堂了。放心,有大郎我在,搞个小学堂还不是手到拿来。”

“哦。”虎子长舒了口气。

“咱们学堂,今天就要开开张。”刘远信心十足道。

“今天就开张?是不是急了些?”虎子有些惊讶,“学舍、夫子咱们都没有,怎么开张?”

“学舍、夫子慢慢再说。”刘远摆了摆手,“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学生,只要有了学生,什么都好说。你先负责招揽学生。咱们办的这个学堂有教无类,不分男女,不论大小,只要想来上学都能来。”

“这个,这个恐怕有些难吧。”虎子迟疑道,“咱们的学堂什么也没有,人家如何肯将孩子送过来。”

“怎么没有。这里收拾收拾还做不了学舍?至于夫子,我或宝儿先兼着。你也别在这担心招不到学生,外面街上不有的是孩子?”刘远笑道。

“大郎,外面孩子是多,可人家未必肯送到咱们这里来。镇里有好几个族学,还有夫子办了私塾。咱们可什么都没有。要不咱们缓缓,先去请个饱学的老夫子过来?”虎子坚持道。

“你啊!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相信大郎我。”见虎子仍是一脸的担忧的样子,刘远又好气又好笑道,“是不是觉得大郎我平素没读得什么书,怕误了乡邻的子弟?把你心放到肚子里去吧。我刘大郎要办的学堂不是一般的学堂。别的学堂的学生都奔着什么进士,状元,要读什么四书五经的。咱们学堂教授出的学生不去赶考,也没必要教授之乎者子那一套,没有饱学的老夫子也行。”

“不中进士,不点状元,那读书做什么?这人读书不都是为了中进士,点状元,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虎子疑惑道。

“读书当然不能光为了升官发财才读书。农夫、矿工甚至商行的伙计就不用读书识数啦。读点书,识些数,以后不也可以少受那些豪绅污吏的气!”

“大郎说的也是。”虎子点点头,接着又道:“不过,好些人家恐怕还是喜欢将孩子送到镇上的学堂去的。”

“唉,你还真是头犟牛!”刘远摇摇头,叹道,“你这么喜欢学堂,那你怎么没去?”

“从小别人都说我有些蠢笨。”虎子呐呐道。

“什么蠢笨!是你家舍不得那些束修钱吧。”刘远冷笑道。

“学堂不光要束修,文具、书本的钱也得不少。再说,家里还得我干活。”虎子低声道。

“看吧,咱们虎子哪里傻了。”刘远沉声道,“咱们学堂要招就得招这种读不起书,又想读书的人。”

“已经读不起书了,还怎么来咱们学堂。”虎子迷糊道。

“读不起书无非家境穷,缴不起束修,或想留孩子在家做事。”刘远一甩手道,“咱们学堂不收束修,,免费为学生提供文具、书本,提供衣食。家境实在穷困的,咱们还可以酌情给予一些补助。”

“这....这是办学堂吗?这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需要多钱?”虎子瞠目结舌,震惊道。

“钱不是问题。你就说能不能招到学生吧。”

“嘿嘿,这样有吃有穿,还有钱拿,傻子都肯来了。我这就去招揽。”虎子咧嘴笑道。

“你也别真将那种傻得不行的人送过来。”刘远笑道,“对了,咱们学堂刚开张,先找个二、三十个孩子就行了。待以后咱学舍建好后,再大量招。”

“虎子晓得。”虎子点点头。

“嗯。你先去吧。”刘远摆摆手,“对了,等会让钱主事过来一下。”

“是。”虎子答应一声,兴冲冲地出门去了。

虎子离去,刘远收拾起书稿,出门到外草草洗涮了一下。得到消息的钱主事带着钱宝也急冲冲地赶了过来。

刘家大郎一定是疯了。被书院赶了回来就赌气自已办个学堂。可世上哪有这样办学堂的,不收束修,还供吃供穿发钱,与其说是学堂,还不如说是善堂。就算刘家财大气粗,也经不起这样的败法啊。

“老钱啊。你别用哪种眼神看我。过来坐下,先喝碗粥再说。”刘远看着忧心冲冲地钱主事,摇着筷子招呼道。

“我们用过了,大郎慢慢用吧。”钱主事摆摆手,在桌边坐上,宝儿兴奋地立在一旁。

“虎子已经和你说过了吧。”刘远几口将粥喝完,将碗推向一旁,淡淡道。

“是。”钱主事点点头,“按理说,大郎想办学自然是好事,钱某也不该多说什么的。但.....”

“这事不用多说了。”刘远站起身来,一摆手,斩钉截铁地道,“学堂就这样办了,而且今天就得办起来。钱不是问题,先紧着二娘那五千贯用着,不够今后再说。”

五千贯,好些人一辈子也挣不来。大郎轻轻一挥手就没了。

钱主事不由一阵心痛,但鉴于刘大郎过往性情,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闷闷地点点头。

“这么早请钱主事过来,想想钱主事帮我些忙。”见钱主事没有多说什么,刘远语气不由缓了下来,淡淡道。

“大郎有事尽管吩咐。”暗叹一声,钱主事一拱手,无奈道。

“河口这边可有什么宽敞之处可用来做学舍?若实在没有,也只好将这里改造改造,暂时当校舍了。”刘远似笑非笑地道。

“这地方是大郎住的地方,也是员外、小姐来河口落脚的地方,如何能办学堂。”钱主事连连摇头道。

“老头子都多少年没来过了。我和二娘另找地方也可以。”刘远淡淡要挟上了。

“大郎别急。”钱主事沉吟了一会,道,“镇上倒有个好地方,离巡检所也不远。原是一个学堂,前两年废弃了。前些日子我让人买了过来,准备用来屯屯货的。里面桌椅用具都在,用来办学堂最好不过。只是有些小了,只容得下二、三十个学生。”

“还有这样好地方。”刘远喜道,“小就小一些,以后再说。我们过去看看。”

“我这就领大郎过去。若大郎中意,我再使人稍稍收拾。”钱主事长舒了口气道。

这样破上一个烂院子打发大郎最好。否则将宅邸搞得乱七八糟的,员外、小姐来河口怎么住?至于其他的,就指望大郎只是一时兴起,兴尽就罢了。

“大郎,我也去。”钱宝兴奋道。

“虎子去招学童了,你去帮帮忙。另外你去纸墨店一趟,让他他送些纸墨文具过来。每个学童一套,先送三十套过来。钱找你爹结。”刘远吩咐近。

“好叻。”钱宝欢呼一声,跑了出去。

钱主事不由脸一抽。

这就散开了?三十套文具可不是笔小钱。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