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不同一般的穿越

第一章;异常之变。上

  • 作者:周承山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1-03 10:57:45
  • 完书字数:5360

“班长!教导员!‘何胖子’!老齐!老王!你们在哪块呢?”

杨镇南一回到他们六班昨晚上过夜的这个临时宿营点之后,立马就有点懵圈儿了。

因为他那整整一个班的十多名战友竟然全部都不见了。

他在周围扯着嗓子喊了一圈,依旧还是没有人回应。

多达十几个人的战友们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似的,消失的是无隐无踪。

而且不仅是全班十几号人都不见了,就连单兵帐篷、睡袋和所有的武器、弹药、装备也全部都没有了。

“真是奇了个怪了啊!这人呢?都上哪块去了?转移阵地啦?!执行任务去了?!不可能啊!不管哪样也应该喊上我啊!我是主力,没有我他们还怎么打呀?!”杨镇南的心里头纳闷极了。

而他会这么想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而且实际上还很有道理。

因为杨镇南不仅是全连的训练尖子,他们六班的骨干。

自从入伍以来,杨镇南已经连续三年被连里头评为“训练标兵”和“全能射手”了。

更重要的是他手里现在紧紧握着的那挺九五杠一式班用机枪,这家伙可是他们整个六班绝对的“火力核心”、“火力支柱”啊!

因此,不管是执行进攻任务还是进行阵地防御,它和它的射手杨镇南那都绝对是六班的主力。

正因如此,杨镇南经常极为自信的拍着胸脯跟战友们说;“同志们,不是我老杨吹牛,就我再加上我手里这把枪,不管上哪儿去都是我们六班的主力!只要我老杨没‘光荣’、枪没出毛病、‘花生米儿’不断顿儿,我就保证铁定不能叫兄弟们吃大亏!”

所以杨镇南可以确信一件事,那就是班里的战友们是绝对离不开他这个“主力”的。

所以现在在自己眼前出现这种情况,那毫无疑问一定是出事了。

而且还是大事儿。

因为只有遭遇某种意料之外的,突发性的巨大变故或是紧急情况,战友们才有可能会完全来不及去喊他,就匆忙地离开了这个临时宿营点。

可战友们遭遇的究竟会是什么意外的突发事件或是紧急情况呢?!

杨镇南想来想去,最先想到的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六班的这个临时宿营点暴露了,并且在昨天夜里突然遭到了蓝军的夜间突袭,全班的人都已经被蓝军“摸掉”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是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又怎么会全然不知,而且还能安然无恙呢?!

杨镇南想了想,他觉得这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因为自己昨天夜里并不在六班的这处临时宿营点里,所以蓝军发动夜间突袭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而蓝军也没有找到他。

原来昨天晚上正在放哨的杨镇南在跟因入伍前是自由搏击高手,而且不光是非常地能打,身体极其壮实,力气也很大,所以在班里人送外号“机器人”,现在是班里的“八零火”射手的王海林换哨之后,杨镇南觉得自己还不怎么困,同时他又怕自己回去以后睡不着会来回地“翻烧饼”,这样会弄得其他人也都跟着睡不好。

所以当时下哨的他索性就没有回到宿营点,而是提着自己的那挺班机枪一口气爬到了距离六班临时宿营点东侧大约四百多米处的一处无名小高地上去勘察地形去了。

他当时的想法是要给自己找一处最好的机枪阵地,以便明天按计划组织防御演习的时候能给前来进攻的那些蓝军的弟兄们一个巨大的意外“惊喜”。

后来杨镇南觉得有点儿累了,也有点困了,索性就直接躺下来休息了。

可是他没想到的事,自己后来竟然不知不觉的就直接睡着了。

而且可能是应为累了,所以睡得很沉,直到十几分钟之前才刚醒。

大概也正因如此,昨晚自己才没有听见临时宿营点这边的动静。

同时,也十分侥幸地躲过了蓝军的这次夜间突袭。

想到这里,杨南镇便加快了脚步,朝着他们连指挥所的方向走去。

他心想;“既然我们班昨天夜里头都被蓝军‘连锅端’了,那我现在也只能先去连部排报到了。”

可是他走了大约有半个多小时,竟然还没有遇见连部排布置在连指挥所外围的潜伏警戒哨。

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连长王星璇不仅是个谨慎的人,而且还是个警惕性非常强的人。

于是杨镇南突然又想到了第二种更加可怕的情况。

有比较大股的他国侦查特战力量、大规模的武装恐怖团伙或是内部蛰伏的大规模武装亲敌势力通过某种方式突破或是绕过了基地外围警戒部队的防御,悄然潜入了基地。

之后趁着红蓝双方都把眼睛盯在对方身上的时候,突然袭击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似乎是为了印证杨镇南的这种猜想,远处的土坡后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惨叫声。

杨镇南一听,这阵惨叫并不是一个人发出来的,而是多人发出的。

并且这些人的惨叫声不仅有单独发出的,也有接连发出的,还有差不多同时发出的。

所以有几声惨叫几乎是重叠在一起的。

杨镇南立即就用右手抓着自己那挺九五杠一式班机枪的前护盖,弯着腰以低姿屈身快速突进的姿势迅速地冲到了土坡的反斜面上。

然后顺势卧倒,悄然隐蔽在了土坡顶部的一堆碎石、土块和一些草叶绿油油的杂草从后面。

同时,杨镇南手里的那挺班机枪已经架好了,随时都可以开火射击。

说心里话,杨镇南对于自己选的这个位置真的是很满意。

因为在这里他能够十分清楚地看见土坡下面的情况,但下面的人却不能轻易的发现爬卧隐蔽在土坡上面的他。

而且他手中的那挺班机枪也可以充分的发扬火力。

其火力控制区足以覆盖土坡下面最大纵深达六百米的一片扇形区域。

所以说作为一名优秀的班机枪手,杨镇南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不讲别的,就这地方选的就很讲究,算得上是个很好的班机枪阵地。

如果再能有七八名步枪手分散的布防在其一侧用交通壕连接在一起的散兵坑里,再有一个有两人组成的“四零火”或是“八零火”小组提供火力支援,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步兵班级野战防御阵地了。

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再能有一个双人狙击小组在后方用半自动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提供连续不间断的远程精确火力支援,最后若是在整个阵地的翼侧后方配置一至两挺大口径重机枪、大口径高射机枪或者是自动榴弹发射器之类可以连续射击的重火器,以侧射火力压住阵脚的话,就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稳固的加强班级野战防御阵地了。

“这、这是什么情况啊?!难道是我跑错‘片场’啦?!难不成我这是‘穿’啦?!”

趴俯在土坡上的杨镇南此时已经十分清楚的看到,现在在土坡下面聚集了大量身上穿着深褐色或是黑色的古代铠甲,手中擎持着在朝阳的光辉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金色光芒,首部应该是由青铜材料制作的戈、矛、戟、铍等各种长杆冷兵器和大量手持强弩的武装人员。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