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重启激荡年代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就这么简单

  • 作者:哗啦啦下雨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2-04 17:50:55
  • 完书字数:9488

远景集团的前身沐城好大饲料厂,早在1987年就建立了党支部和工会。

尽管好大饲料厂不是第一家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外商独资企业,但紧随其后成立的远景集团,却是全国第一家建立党委(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外商独资企业。

在郭凡声担任集团党委shuji期间,远景集团还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为此上过央、省、市三级电视新闻。M..

1991年夏天,朱总来远景集团参观视察时,还得到了他一声“不错”的评价。

能让他说出“不错”二字,比登天还难!

但就算说破了天,夸成了花儿,远景集团毕竟是一家实实在在的外资企业,一直以来都在享受着外资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既然如此,那么跟其他外资企业一样,受到某些限制,也是应该的。

总不能有好处就占,没好处就放下碗骂娘吧。

其实傅松知道冯烨的这个建议挺好的,但建议再好也得有可操作性。

电视台这玩意儿是随便能碰的吗?

别说远景集团是外商独资企业了,就算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不,就算是民营企业,也不是能染指的。

你也配!

“傅总,要说我啊,冯部长这个建议完全可以试一试,审批不过也没有任何损失嘛。”

冯烨一听刘克莉也支持自己,重新恢复了信心,道:“傅总,沐城职业技术学校都能开办校内电视台,远景集团怎么就不能?别忘了,沐城职业技术学校还是远景集团的下属企业呢!”

傅松白了她一眼道:“沐城职业技术学校是非盈利的公益机构,校内闭路电视主要用于教学目的,跟你说的完全是两码事儿!”

冯烨不服气道:“我们自办电视台也可以用于职工教育,傅总,要不你就让我试一试嘛。”

傅松见她如此执着,又不好打击她积极性,便道:“那你先做个方案,我看看再说。”

“好的傅总!”冯烨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谢谢傅总,谢谢傅总!”

傅松笑骂道:“先别急着谢我,我可没答应你什么。”

冯烨自信满满道:“看了我的方案后,你一定会同意的。”

这时,菜已经上的差不多了,几个人边吃边聊。

正好刚才说起电视,话题就从电视聊到了电话,从电话聊到了程控交换机,从程控交换机聊到了互联网。

“我上大学的第一堂课是周锡令老师讲的《计算机概论》,他在课堂结尾说,未来的计算机是网络,未来的计算机工程师没有任何硬件工作了,他们所有的工作就是联网。

当时我觉得周老师讲的是天方夜谭,但事实证明,我就是个井底之蛙,因为周老师所讲的已经实现了大部分。”

王永宏不确定道:“你说的周锡令是BJ信息工程学院的院长?”

“对。”刘克莉点点头,随即自嘲道:“我是周老师带过的学生中,最差的一个了,以至于我现在都不敢去见他。”

傅松好奇问道:“你的这位周老师很厉害?”

王永宏道:“傅总,周锡令担任过电子部十五所260机操作系统的总顾问,现在是国内七大Unix专家之一。”

“哦?这么厉害?”傅松不明觉厉,问道“其余六位是谁?”

王永宏顿时语塞,支支吾吾道:“我只知道还有杨芙清杨先生,其他的就记不得了。”

刘克莉笑着道:“还有中科院软件所的仲萃豪,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刘锦德,中国Unix用户协会副会长贾耀良教授,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孙玉方研究员,电子部计算机司司长杨天行。”

傅松给刘克莉竖起大拇指:“刘老师记性真好!这些人你不会都认识吧?”

刘克莉点点头道:“都打过交道,也都做过访谈,不过我跟杨天行司长因为业务上的关系,打交道的次数最多,也最熟悉。”

傅松心里一动,笑着问:“刘老师,你就告诉我,国内IT行业的牛人,有谁是你不认识的?”

“这……。”刘克莉哑然失笑,“说句自夸的话,国内IT行业有名有姓的,我不认识的还真不多。”

傅松又问:“那你对国内IT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校也应该都挺熟的吧?”

“不能说了如指掌吧,但哪个单位擅长什么,有哪些专家,专家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我还是清楚的。”刘克莉回答得相当自信,毕竟这是她吃饭的家伙,都记在她的脑子里。

傅松点点头,笑道:“刘老师,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现在还缺一个总经理,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啊?”刘克莉愣了一下,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不是,傅总,你别逗我了。”

傅松摇摇头,正色道:“刘老师,我没跟你开玩笑。芯片半导体产业涉及无数学科、行业,我需要一个懂行的人来掌舵。”

刘克莉哭笑不得道:“傅总,你太高看我了,我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设计,不是半导体、集成电路。”

傅松摆摆手打断她,笑道:“刘老师,你也太谦虚了,说你是计算机专家也不为过。”

刘克莉谦虚道:“傅总,不瞒你说,我自从我当记者后,就脱离了计算机一线工作,比不上年轻人了。”

“不不不。”傅松摇着头道,“或许现在的年轻人在具体的技术上超过了你,但有些东西却需要时间积累的。

比如,你的眼光,你的经验,你的人脉关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身上那股拼命三娘的精神。

刘老师,这是你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我邀请你担任投资基金总经理的原因所在。”

“傅总,你这么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刘克莉虽然对傅松的话很受用,但她脑子很清醒,没有因为傅松的夸奖而飘飘然。

所以,她依旧婉拒道:“傅总,感谢你看得起我,可我有自知之明,我做记者还成,但从来没做过生意啊。”

傅松并没有因为刘克莉的连续拒绝而灰心丧气,反而对她更高看一眼。

这说明她是一个生性谨慎的人,而谨慎正是一个投资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刘老师,你听说过风险投资吧?”

“我知道,在美国很流行,我采访过红杉资本的瓦伦丁先生,还有汉鼎亚太的董事长徐大麟,去年还采访过IDG资本的熊小鸽。”

傅松听到她居然认识这么多风险投资界的“大佬”,招揽她的心思更胜几分。

“刘老师,你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在得知你要采访我后,我特意让何秘书找来你写的新闻报道、发表的文章。

能看出来你的视野面广阔,观点独特,你的很多观点在事后被证明完全正确,这点是风险投资者很重要的能力。”

刘克莉继续谦虚道:“运气好罢了。”

傅松不置可否地笑笑:“一个优秀的媒体人,情报能力是非常强的,各路关系很多,在投资这个公司的时候,会大概知道公司的战略是否有坑。

甚至能看出行业未来的大繁荣和大萧条还有多久远,竞争对手近期会有什么样的策略等等。

这些东西我都在你过去的报道和文章里看到了,比如1987年微软发布后,你预言未来的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将是微软的天下。”

刘克莉尴尬道:“傅总,那时候远望科技还没成立,现在看来我的预言错了。”

“唉,刘老师,自家事自家知,我不是个讳疾忌医的人,实事求是,远望科技的存在丝毫没有改变你的这个判断。

跟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熊猫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根本不值一提,即便在国内的计算机市场,DOS和Windows依旧拥有将近60%的占有率。”

刘克莉笑道:“在增量市场上,远望计算机平台却一枝独秀,占有率超过了90%,而这60%是计算机存量市场。

傅总,你要知道,国内还有不少人靠这60%的存量市场吃饭呢,你吃肉,也得给别人留点汤嘛。”

傅松知道她说的是那些DOS、Windows系统平台的软件商和汉卡之类的硬件商,这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并不能说明远望计算机平台在竞争中落了下风。

存量市场固然重要,但增量市场更重要。

因为现在不是十年、二十年后,那时候国内计算机市场的保有量是上亿台、几十亿台,而目前国内计算机市场的保有量充其量也就一百多万台。

替代一百多万台旧电脑显然比替代上亿台、几十亿台电脑要容易得多。

去年远望计算机在国内的销量超过了30万台,今年保守估计,销量能超过50万台,运气好的话,翻一番也不成问题。

按照这个趋势,最迟明年,远望计算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就会超过60%。

所以,傅松一直都很庆幸,远望科技切入市场的时机恰到好处。

如果再晚几年时间,当国内计算机存量市场达到几百万台、上千万台的时候,努努力,多花点时间和金钱,或许能把这些存量计算机硬件替换掉,但计算机软件却不行。

因为计算机软件表面上是软件问题,但本质上是人的问题。

软件是人写的,也是给人用的,人不是天生就会写软件,也不会天生用软件,所以要先学习。

学习就涉及到教育,所以,计算机软件归根揭底是教育的问题。

如果国内所有的学校都以x86平台、微软操作系统为教学平台和教学对象,那远望科技直接举手投降算了。

所以,远望科技现在已经放弃了存量市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增量市场上。

“存量市场这块,没多大油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让他们再赚几年也无妨。”傅松大度地摆摆手。

不过他马上语气一变,冷笑道:“至于他们还能赚几年,那就说不准了。或许一年,或许两三年,但我觉得最多不超过五年。

如果五年后这些人没转投阵营却还活得好好的,那只有一个解释——远望科技败了。”

刘克莉笑呵呵道:“说起这事儿,我突然想起了史玉柱,他今年转行做房地产了。”

傅松一听是史大嘴,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你采访过他?”

“也不算是采访吧。”刘克莉摇摇头道,“今年5月份,巨人公司与英华公司历时一年多的商标侵权官司结束。

因为我平时很少报道涉及法律纠纷的新闻,但这个案子又是近几年比较典型的知识产权侵权案,所以我特意打电话向巨人公司了解情况,打算做一期有关知识产权的报道。”

“哦?”傅松好奇道,“这两家公司是谁侵权了谁?”

刘克莉道:“巨人公司前年推出了一款叫M-6403的桌面印刷系统,哦,也就是俗称的汉卡,取名叫‘小巨人’。

但英华网络公司早已注册了‘小巨人’商标,双方打了一年多关系,最后英华公司把‘小巨人’商标无偿转让给了巨人公司。

作为回报,巨人公司将珠海智能办公大厦的系统整包给了英华公司。”

“智能办公大厦?”傅松嗤笑一声,猜测这个所谓的“智能办公大厦”应该就是那座烂尾的巨人大厦,“好大的口气,史玉柱懂什么叫智能吗?净搞些虚头八脑的玩意儿。”

刘克莉听傅松语气相当不善,纳闷道:“傅总,你认识史玉柱?”

“不认识。”傅松摇摇头道,“听别人提过一两句。”

刘克莉笑了笑道:“我去年参加过巨人公司的活动,当时巨人公司的汉卡大卖,火得不行,我问他们公司资产多少,回答说是7000万。

过了几天,又有记者问这个问题,回答说是2亿。

当时我就觉得,这家公司心里怎么一点数都没有,这种数据怎么能张口就来?

于是我就把写好的稿子给撕了,放弃对他们的报道。”

傅松乐不可支道:“我要是你,肯定专门写一篇报道,深挖一下巨人,非得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刘克莉道:“当时我确实挺生气的,不过得知他现在干房地产了,我就只能默默地祝他好运了。”

傅松问道:“你不看好他搞房地产?”

刘克莉点点头道:“6月份刚发的通知,大环境如此,史玉柱的结局早已注定。”

傅松赞同道:“刘老师,你看我刚才说什么来着,你虽然没做过房地产生意,但你却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是眼光!

做投资你不需要亲临一线,只需要把产业投资基金的钱,投给合适的人、单位、企业,就这么简单。”

刘克莉见傅松又把话题扯了回来,不禁苦笑道:“傅总,你就不怕我搞砸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