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霸业之业

第024章是福是祸

  • 作者:军长之上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30 08:42:57
  • 完书字数:4310

半晌之后,门外的人还尽数撤了,屋内重又成了赵业与穆羽两人,二人友好地坐在一起,且完全换了一种精神面貌,万万没有想到,赵业这阴差阳错一闹腾,反而成座上宾了。

“怎样,要不要重新认识一下,还是就此别过的好?”赵业镇定地说道。

此时穆羽的口中已没有了血水,甚至比之前还要显得精神,立刻畅言道:“难得遇到高人,岂有不喝口茶水便要离开的道理,寨主现在不在寨内,等她回来了,她也乐意与高人交个朋友,若不嫌弃,不妨留在寨内数日,你看可好!”

原来穆羽并非穆柯寨的寨主,那寨主是谁,莫不是穆桂英?赵业想到了这里,便又直接问道:“久仰穆桂英的大名,若能得见,这定是赵业平生幸事,可赵业本一凡人,尚有许多可为而来不及为之事,不能在此停留,还望见谅,不过,还望穆老爷子能传话给穆寨主,我赵业愿意跟她交朋友,有朝一日,我们肯定会相见的!”

“那好,那我定当将今日一事,如实转告!”

他此言一出,也断定了穆桂英才是穆柯寨之主,只不知此时的穆桂英年方几何,又是何等模样,倒是这穆羽年事已高,突然变得这般客气,让赵业很不适应。

离开了穆柯寨后,赵业继续向西而行,马车还是他先前的马车,唯独马车内多了几坛子美酒,想来这穆柯寨也是相当富裕,没让赵业空跑一趟。

经此一劫,却让赵业平添了许多自信,他对未来也憧憬了不少。

也正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想象,赵业也不再觉得孤单,一走便是三四日,期间他食宿于齐州与邢州,并于第四日进入了汾州地界。

在他刚刚要进入汾州城时,栾廷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并将他一把拉到了墙外僻静处。

未等赵业开口,这栾廷便火急火燎地讲道:“师父,这可大事不好了,你这刚刚一走,城隍老庙便被官府给抄了,说是要重振庙宇,实际上,传言四起,小道纷纷,非说是你得罪了某些人,这才把你给劝返离开了汾州,何卫他们几个也不信,这才让我们轮流在此守候,待你一旦进城,好在第一时间告知!”

赵业顿时便变了脸色,虽然他一见栾廷便知发生了不详之事,可没有想到会这般严重,连自己落脚之处都被来了个釜底抽薪。

见四下无人,赵业才又问道:“那雷子他们可安好?”

雷子就是张皋,他们那十六个人可不同何卫与栾廷等七个,赵业原本在的时候,这十六人吃住都在城隍老庙,见赵业问及,栾廷便又回道:“官家的人一到,他们都不敢阻拦,人还都好,现在都在城外河南岸的草舍里,不过,何卫与李靖他们几个,不知为何,家里都不约而同遇上了难处,像是有人在刻意为之,目前我们也不确定,是不是跟刺史府有关!”

“这不用说,八成是有关联,此事也怨我,是我得罪了那刺史!”赵业不假思索便道。

栾廷不免又问:“那我们现在可如何是好?”

犹豫了一下,赵业才又道:“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那河南岸的草舍在哪里,我们先去见了雷子他们再说,还有,何卫他们是否也在那里!”

“何卫他们几个现各自在家,若师父要见他们,等会儿我一一去传话!”

就这样,赵业并未走进汾州城,与栾廷二人直接去往了城外的草舍,此地倚靠在河南岸,竟比那城隍老庙要宽阔得多,一路上走来,人烟也稀少,到处都是小树林子,走着走着便让赵业消气了不少,反而觉得是他自己心胸狭窄了。

更让他欣慰的,老远他便看到张皋等人练武的场景,十六个人一个都没有少。

马车的出现,让他们也老远停了下来,并一起迎接了上来,赵业却一边走近,一边看向了那些破旧不堪的茅草屋,真不知是怎样一种力量,让他们还一个个的守在此地。

“师父,您可回来了,我们还以为,还以为……”张皋是最先讲道。

赵业不禁笑道:“还以为我不回来了不成!”

“那怎么可能,我们始终相信,师父一定会回来的!”

栾廷牵着马车,赵业便与张皋等人走到了一处,随即便见赵业正色问道:“我不在的这几天,你们可曾偷懒,来的路上我可想好了,就在这个月初八,我可是要你一个一个考核你们的,谁要是不过关,哪里来的,只能回到哪里去!”

“师父放心,这一日,我们也等候多时了!”有人立刻自信满满地回道。

“不过在我考核之前,我们需有一像样的住处!”赵业却又道。

虽然没有了城隍老庙,可此时的赵业已经逐渐找到了生存之道,接下来的几日,便是亲自上阵盖起了房屋,要知道他可是北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虽然只有最原始的山石树木,可理论相通,盖出几间能拿出手的房子自也不在话下。

选址选了足足大半日,为躲避开汾州城内那位刺史,还选到了河南岸三里外的山坳,先从地基开始,也是就地取材,没两日的工夫才把地盘给围起来,张皋领了几人上山伐木,何卫领了几人到城中购买材料,其他人则跟随着赵业,开始砌筑起了院墙,又过了四五日,连墙头都立了起来。

这时从外面看去,已经有了一处小院的模样。

与此穿插进行的,自然少不了习武场,在院前的荒野处,赵业特意做出来一片极为空旷的场地,别说是二三十人,就是六七十人同时打拳也绰绰有余。

这一日,院外的锅灶下燃起了熊熊大火,有人烧柴也有人做饭,有人从河中捕来了大鱼,还有人正在河边洗着衣服,赵业却早早就在一旁烤起了兔子,那烧烤的味道弥漫开来,传遍了整个山坳,也不知这是福是祸,这日子竟还过的美滋滋起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