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农门空间:摄政王妃飒爆了

第358章 草民记错了

  • 作者:酸辣糖糖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1-30 01:21:14
  • 完书字数:4766

陈三递了万民书,口口声声为民请命。

然则他在万民书上却只是写了一个简单的名字,籍贯何方、家中有哪些人通通不报。

认真说起来,这份万民书其实是没有用的。

“丞相,皇叔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按大琰律,万民书需以书写之人的全家性命作保。

然则陈三递上来的这份万民书,却只有他自己的名字。”

小皇帝皱了皱自己小小的眉头,以听起来十分成熟的语气说道。

赵丞相藏在袖中的手又是紧了紧,而后朝小皇帝行了个礼,默不作声。

“皇上和王爷所言极是,若无担保,谁都可以递上万民书请命,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是啊,按照规矩,不仅是要些万民书的人需以身家性命作保,递上万民书的人更要承担其中厉害。”

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二人同时上前一步,他们这话的意思,已然是站在了独孤皓那一边。

赵丞相的脸色比之前更难看的,他本以为能借着这次机会把独孤皓身边那个女子弄死的。

便是弄不死她,也要让独孤皓尝一尝碰壁的滋味。

谁成想事态竟然演变成了这样,独孤皓不但没受到教训,反而让他在朝中的威望更高了。

“说说吧陈三,你家住在哪里啊。”

独孤皓扫了赵丞相一眼,淡淡的对陈三再度发问。

“回王爷,草民家住东街。

并非草民不写籍贯和家里人口,实是草民孤苦一人无家人可写啊。”

陈三趴在地上,别人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

“东街哪一户?”

“从左边数第三户。”

独孤皓淡然一笑:“哦,原来是丞相大人的门客啊。”

赵丞相大惊,正要开口说话,却听得小皇帝又张了嘴。

“东街左数第三户乃是丞相的院子,皇叔的记性真好。”

陈三飞快的抬头,看了一眼丞相。

“不,不是,草民记错了,是右边第三户。”

赵丞相:……

“家住何方都能记错,看来你的记性不大好啊。”

“是,草民向来记忆里都不太好。”

“来人,将这刁民押下去,打入天牢。”

独孤皓不再啰嗦,而是直接下令。

“王爷,不知草民身犯何罪,您要将我打入天牢。”

陈三大惊,立刻问道。

“想知道你犯了何罪,为何不问问丞相大人呢。”

独孤皓看向赵丞相,眼里森冷之气尽显。

赵丞相‘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皇上息怒,臣也是受刁民蒙蔽啊。”

他这一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陈三瞬间心凉了半截。

刚才独孤皓和小皇帝一唱一和,根本就是在套他的话。

“哎呀,也是朕糊涂了,居然把丞相的院子都给弄错了。”

小皇帝打了个哈欠,站了起来。

“此人罪犯欺君,也不必审了,直接砍了吧。

至于万民书上有名字的那些百姓,一律没人罚莫一两银子,以做惩罚。

丞相不查明原因就将万民书递上来,自然也逃脱不了罪责,着罚俸一年,再闭门思过一个月。”

他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决断,而后又看向独孤皓。

“不知皇叔认为,朕这般决断,可有错?”

独孤皓剑眉微挑,两叔侄似乎在暗中较量些什么。

“皇上这般决断甚好,臣非常赞同。”

“赞同就好,这朝也该散了,都快到午膳时分了。”

小皇帝满意的收回了自己的视线,对旁边的周内官说道。

周内官立刻高呼退朝,而后扶着小皇帝回了后殿。

早朝已退,待侍卫将陈三押下去之后,众大臣才有序的从宣政殿中依次走出来。

工部尚书小跑了几步,跟上了独孤皓的脚步。

“王爷,这事就这么算了?”

“这事圣意,非是你我所能左右的。”独孤皓目视前方,自顾自的走着。

“话是如此,可是王爷你亦有过问政事的权利啊。”

“本王牵涉其中,自然理当避嫌。”

工部尚书沉默了半晌,也是,王爷的确与这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若是执意要调查此事,恐会有冒犯天威之嫌。

“石灰一事,还没来得及多谢你。”

独孤皓看了看他,声音没那么生冷了。

“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石灰能除稻蜢,那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

“还是尚书你心系百姓,本王此番才能如此顺利的将石灰赶制出来。”

“王爷不必这般客气,不过下官有一不情之请。”

工部尚书憨笑了一下,顿住脚步。

“哦?”独孤皓也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他。

“听说王爷田中种的稻谷很是不同,舂出来的米吃起来格外香甜。

下官厚颜,想请王爷待到丰收之后,能给下官份上一两石谷子尝尝鲜。”

独孤皓种的水稻软糯香甜,便是没有菜都能吃上两大碗香喷喷的米饭。

前几日他家的女儿进宫找公主玩耍,尝了一次之后回家就日日念叨。

工部尚书也是个疼女儿的,就想着厚着脸皮跟独孤皓讨要一些,也让自己的宝贝女儿解解馋。

“这有何难,也不必等到田里的水稻丰收。待本王回府,立刻着人送上两石谷子去你的尚书府。”

独孤皓大气的说道,不过就是两石谷子,也值不了什么银子。

若是送别的或许他还要掂量掂量,但是送谷子就真的不用犹豫了。

虽然在贫苦百姓家中,谷子也是极好的东西。

但是在官宦人家里,谷子真的不算什么。

更不会因此,就扯上什么拉帮结派之嫌。

“如此就多谢王爷了,王爷真是大气啊。”

后头跟上来的吏部尚书恰好听到了这句话,不由插了句嘴。

“王爷的田里秋收的时候你是没看到吗,他还差你那一两石谷子?”

工部尚书哈哈一笑:“也是也是,不过就是九牛一毛。”

“王爷可不能厚此薄彼,他都有谷子,下官也得厚着脸皮跟你讨要一两石。”

吏部尚书颇为豪爽,当即就跟独孤皓开了口。

“不能厚此薄彼,那好,除了丞相家中之外,每位大人本王都送上两石谷子。”

赵丞相:……

“王爷大气,多谢王爷。”

百官欢呼,徒留赵丞相一人气的眉毛胡子横飞。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