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仙侠 > 修行偶书

第144章作雪成尘完

  • 作者:躺在树上的鱼
  • 类型:武侠仙侠
  • 更新时间:02-20 07:04:52
  • 完书字数:4628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香积山顶,须弥山隐,诸佛菩萨、众天罗汉、护法金刚也随本师回归娑婆世界,正法佛耀之余烬化作一片福田,融入雪果僧头顶十亩祥光当中。

天人驻世,禅定欲界天,雪果僧此时身具火、金、青、赤、白、黄、黑七种身色光明,清净微妙,再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桎梏,无漏身变化自在,如意随心。

却是生就三千烦恼丝,其发柔软如云,绀青润泽,其齿白净方密。其去来行步,无边无碍,缓急自如,两目清澈,久视不瞬。

雪果僧本是通过修持昔年那段因果之初所诞生的佛意,而成就佛门大修士,又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修行涅槃,即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

他成为顶级大修士时也不过才修行百年,而后至今这段时间,雪果僧行走红尘磨砺佛心,负凡俗业火以锻佛身,步履一步一沉,渐出四境之外。

而今得法理,复行三四步,得见另一方天地,在众僧礼赞中雪果僧周身光芒敛去,归复平凡,却又见一朵素白昙华向他飘来。

他探掌托住昙华,眼波流转片刻,将素白昙华至于头顶,向着摩云寺方向行了五轮俱屈之礼。

对于雪果僧的行为众僧皆是一愣,他现如今的身份可是此世弥勒,象征着弥初界佛门的未来果位,地位之崇高犹在佛门首座之上,与人皇比肩,在这红尘之中又有谁能承其此礼。

三教之一的佛门自上古时期起就是人族的修行祖庭之一,后来更是法传万族,经闻海外,数万年来屹立不倒,底蕴深不可测。

其核心势力自然是妙林寺,这座庙宇古来有之,道门与儒门的祖庭之地都曾遭受毁灭性的劫数,无奈迁移祖庭,唯有佛门妙林常在。

创立三教前身同修会的三名人族贤圣是太古霸主莲花祖师的弟子,三人继承了第一福地莲花峰并与此合道。

在他们众多弟子中,有三人可称得上是超凡入圣,这三人也就是后来的三教祖师,莲花祖师的大部分弟子和部分顶级大修者被他们三人的法理折服,成为了第一批加入或是协助创立三教的元老。

而这位佛门祖师修行讲法之地就在妙林,此地原有恶兽盘踞,万里生机枯竭,满目黄沙,佛门祖师便在此地驻足,以无上愿力再造乾坤,使得此地枯木逢春,最终天下间第一座佛寺“妙林寺”就建在此地。

若问天下僧法处,西往妙林寻觅。若问僧骨葬何处,万里妙林寸寸土。

万载以来,妙林寺受到了数不尽的妖邪大魔、灾祸恶煞冲击,但最后的结果就是妙林寺屹立万古而不倒,诸邪魔折戟沉沙,来犯之敌无一人走脱。

妙林寺具如此浩荡之威势,佛门历代首座也皆出于妙林祖庭,当然佛门首座不等同于妙林寺方丈,这就又要说到佛门真正的巅峰力量——纵横三世佛。

“横三世佛”以空间计算,“纵三世佛”以时间计算,纵横交错,十方共尊,这五个果位代表着在弥初界中佛门气运最多能同时供养五位涅槃者。

历任妙林寺方丈就是象征佛门“中央与现在”的正法果位,故而地位超然,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点才是使得妙林寺方丈地位超然的真正原因。

五大果位对应的就是超脱、飞升、羽化、合道,这种完全凌驾于四境之上的第五境,但五大果位的象征并非第五境。

例如雪果僧、空海、密宗灵童,他们都还只是越四境的存在,但因为果位的存在,他们可以使用第五境的力量,而且如无戮灭之劫,他们成就涅槃境差得只是时间。

道门与儒门也都有这种底蕴的存在,问题是这种象征存在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空缺,但唯独妙林寺方丈常在,这就更显得其地位的超然。

其实道门的“老君”按理说也不会产生断代,但是有一代的老君继承人实在是过分出色,在继承老君道果之前,就早于那一代的老君一步超脱而去。

而那一代的老君也因不能贻误天机,也只得在无人传承的情况下合道,导致了老君之位出现了百年的空缺,虽后来寻得了接替之人,但是为了弥补差错百年光***门也是付出了相当巨大的代价。

这就更显得妙林寺方丈和雪果僧地位的超然与尊崇,也就有了在场众僧的心中惊疑。

在场中唯有摩诃法王和后面赶来的佛门首座普渡禅师看着雪果僧行礼的方向若有所思,而后也十分恭敬地合掌施礼,颂念弥陀。

二僧心知雪果僧拜得就是那为名唤招提的僧者,弥勒菩萨一念降临为雪果僧授法,这尊未来佛就是他的座师,故而他行礼之时要敛去佛意,以凡身行礼。

而且他也不能行五体投地之礼,只得将昙华至于头顶,表面上他是以五轮俱屈之礼拜过招提僧,实则已经把招提僧尊为师长。

如果没有招提僧承接天命,使得正法重临,此番恶果继续纠缠,那么不只是雪果僧,会有更多僧者遭劫。

毕竟,如果正法再悬空无根,说不得又生出多少揣测空想之佛理谬论,甚至都有可能导致佛门分崩离析,于公于私招提僧都当得一拜。

雪果僧身行立正,佛意自身,他头顶的素白昙华凋零,化作藤蔓枝条束住了他似云飘散的绀青长发,要知道他雪果僧现在可是天人之躯,弥初界中少有能限其形体之物。

并且这烦恼丝是对应红尘疾苦之相,无边烦恼难得解脱,是以警示雪果僧之修行,断灭天人最后的恶欲,从而超脱欲界,禅通无色界。

而这朵昙华竟然束缚了天人烦恼,着实是令人赞叹,这朵昙华其实就是招提僧所修成的极元“曼陀罗”所化,他以佛理穷极曼陀罗之变化,锻成一戒,最后再帮助雪果僧一次。

众人行礼之后,只见韦驮金身显化,万丈宝相直冲云霄,随即焰火燃光渲染天幕,宝相刹那散尽,众僧不知为何起了心中竟起半分凉意。

紧接着身上也感到了丝丝湿润,温凉变幻,这才惊觉漫天霜雪飘散,这一日人族五域同飘雪,时间再无招提僧。

三身果报自凡根,六界因缘无了痕。善逝从来非本相,枯荣生灭尽空门。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