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五胡烽烟

0056 法家甘宪

  • 作者:步兵长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2-06 14:32:04
  • 完书字数:4590

这个台子就是戏台,此时正在上演的是窦娥冤。

剧情恰好演到窦娥行刑那一段,她发下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头被斩下之后,利用错位技巧另外一个人猛挤皮囊,一股红色液体喷涌而出撒在悬挂着的白布上。

台下观看的百姓发出惊呼。

然后躲在舞台顶棚上的人开始往下撒碎纸屑,营造大雪氛围。

台下的百姓忽然沉默了下来,一股悲伤的氛围笼罩在场间,然后不知道谁大喊一声:打死狗官。

然后成千上百人跟着一起喊:打死狗官。

就连随行保护文易安全的张勇四人也激动的攥紧拳头,恨不得跟着一起高喊。

百姓呼喊的太过于激动,以至于戏剧的演绎都不得不暂停了一段时间,等大家情绪稍稍稳定才进入下一个单元。

看着戏剧起到的作用,文易心中非常的开心。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这个礼同时还包含着乐,百姓是没资格欣赏音乐的。

虽然现在‘礼乐崩坏’没谁规定百姓不能听音乐,但事实上普通人是没有机会听到音乐的,乐基本还是有钱有势的人专属。

而且这个年代的乐也就是音乐和舞蹈,戏曲虽然已经有了雏形,但模式和后世戏曲几乎没有多大的相似之处。

真正的戏曲模式要到唐朝中后期才形成,宋金是发展时期,元朝才真正成熟,明清是繁荣期。

所以才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说。

文易对戏曲了解并不多,跟着家里的老人看过一段时间的《梨园春》,会哼一些比较知名的段子。

比如沙家浜、白蛇传、刘大哥讲话、穆桂英挂帅、五世请缨之类的。

他把流民队伍里会唱小曲儿的人叫到一起,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告诉他们,经过摸索总结搞出来了个四不像。

有点像是话剧,又带点豫剧的影子,还有这个时代特有的民间小曲儿的调子……

现在的戏剧队只会两个曲目,一个是窦娥冤,一个是白毛女。

这两部剧的情节脉络文易还记得,写出大纲细节召集众人一起商议完善。

当然,故事发生的时间被放在了晋朝。

但就是这个四不像的东西,对这个时代来说都是夸时代的东西。

对于百姓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一经露面就征服了所有人,轻易就调动了大家的情绪。

对于一手导演了这一切的文易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年人不停的摇头,似乎对戏剧很不以为然。

他不禁走过去,想要和对方交流一番,问问是否有什么重大缺陷。

那知道刚走进就听那个人说道:“此乐煽动民愤、蛊惑民心,若任由其发展必将引起天下大乱矣。”

文易顿了一下眉头皱起,下意识的想要驳斥,但想到前世和人在网上打嘴仗的经历还是忍住了。

网上和人打嘴仗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和另外一个人讲道理,更不要试图说服对方。

也不是说对方就一定是错的,而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

大家心里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道理,如果你想用自己的道理去驳斥别人的道理,最终就是没完没了的嘴仗。

遇到讲道理的还好,遇到三观不正没理赖三分胡搅蛮缠的,只会让自己恶心。

可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又听那个人说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官吏纵使犯下大错也应当由朝廷查处,如此宣扬只会引起百姓愤慨,让朝廷颜面尽失,甚至被有心人利用……”

听到这里文易再也忍不住,道:“胡说八道。”

他的声音太大吵到了大家听戏,不少人对他怒目而视,他赶紧拱手赔罪。

好不容易安抚好大家,就听那个中年人看着他说道:“这位郎君刚才是在说我吗?”

文易冷哼一声道:“咱们到那边说,别打扰了大家听戏。”

中年人似乎也起了兴趣,道:“请。”

刚走了没几步,文易忽然想到了什么身形顿了一下,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两人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中年人道:“某晋安县法曹甘宪,见过文郎君。”

文易饶有兴趣的道:“哦,居然没有假装不认识我,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甘宪回道:“文郎君率众抵达满城百姓夹道欢迎,您的容貌可谓是妇孺皆知,我要是假装不认识您那就太愚蠢了。”

文易刚才就猜到了这一点,他来的那天几乎所有人都到场了,更何况他还有这么醒目的发型,甘宪不可能认不出他。

“你还不笨,说说吧,故意吸引我是为了什么。”

甘宪道:“毛遂自荐,想投入阆湖为文郎君效力。”

文易点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敢用这种方法自荐,必定有过人之处,你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啊?”

“我的才能并不突出,然恰恰是您最需要的那一种。”

“哦,什么能力?”

“我是法家门徒,自幼治《韩非子》,且精通秦律、汉律和晋律。”

这下文易真的震惊了,不是因为他是法家的门徒,而是他精通三朝律法。

文易现在最缺的不是民政和军事方面的人才,而是律法人才。

现在阆湖有汉人五千五百余人,俚人两千余人,且即将成为晋安县之主。

人多事儿也就多,必须要有适合的律法才行。

他不愿意照搬晋朝的律法,而是准备从最开始阶段就推行属于自己的那一套东西。

否则等势力壮大更多的读书人加入……大家都习惯了老一套之后他再想革新遇到的阻力会非常大,还不如从最开始就走自己的路。

这么做虽然会带来一定的不便,但从长远看会避免更大的麻烦。

可律法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编出来的,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逐条编撰,可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要是有懂前朝法律的,可以借鉴前朝经验把工作量缩减到最小。

如果甘宪没有说谎,他还真就是文易最需要的那种人才。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