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征战三国,从曹操之弟开始

第13章18诸侯

  • 作者:九州散人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24 06:45:32
  • 完书字数:6686

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为人任侠好义,乐善好施,不畏权贵,为了帮助朋友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是鼎鼎大名的“八厨”之一。

所以,当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全天下都在抓捕曹操家属,曹操父亲曹嵩无处可去时,张邈给老爷子来了封信。

我不怕那董卓,我和孟德是朋友,老爷子您来我这里住几天吧。

所以,曹嵩便拖家带口,一起来到了陈留避难。

当曹操辗转来到陈留的时候,如愿以偿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曹嵩以及弟弟曹德。

曹操的正室夫人丁夫人,以及自己的长子曹昂也在这里。

曹昂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与曹操这个小矮龊不同,曹昂容貌随他的母亲,小小年纪便已经长的英俊挺拔一表人才。

再者曹昂博学孝顺知礼,最重要的是有武略,曹操可是在心里喜爱这个儿子。

可是,令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这里也遇到了自己的侧室夫人卞氏,以及自己的小儿子曹丕。

这是什么情况?她们不是应该陷在洛阳了吗?

原来,曹操的侍卫楼异在带领卞夫人逃出洛阳后,一路晓行夜宿不敢停留,虽然路途比曹操远上很多,最终竟然比曹操还要早一步到达陈留。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难道是董卓把你们放了吗?可是这不应该啊,董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

曹操将曹丕抱在怀里,满脸疑惑地向卞夫人问道。

“是子和,那日晚上你去王大人府中赴宴,子和提前预料到危险的发生,还不待西凉士兵将我们抓住,就已经命楼异带着我们出逃了。”

“哎呀,子和做的真是太好了,只是,你们都在这里,为何唯独不见子和呢?”

曹操一句话刚刚说完,卞夫人就忍不住面带悲戚,最后竟然忍不住低声哭了起来。

曹操脑海中一声轰鸣,似乎已经预料到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不其然,楼异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我们行至洛阳南门之时,南门已经关闭。我率领五百家兵猛攻南门,可谁知西凉士兵竟在这时追了上来,是子和小将军独自一人挡住乱兵,为我们争取了时间。”

“等我们将南门打开之时,子和小将军已经被西凉士兵团团围住了,现在恐怕,恐怕……”

楼异说到这里,已经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

“胡说,胡说,我才不信,子和乃是天人之姿富贵之相,怎么可能年纪轻轻便死去,我才不信你说的鬼话。”

自己和老婆孩子都成功逃出了洛阳,可是族中最有前途的兄弟却折在了那里,曹操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但是,此时此刻全家之人都命悬一线,曹操不得不把这份悲伤强行压下,然后继续思考自己和家族的未来。

整个大汉都在悬赏自己的人头,刀剑加颈,天下之大,何去何从,自己究竟路在何方?

“父亲,儿子现在实在是迷茫,还请父亲为我指点迷津。”

曹操父亲曹嵩混迹官场数十年,直至三公之一的太尉,其人生经验阅历俱都丰富无比。

只是,曹操与曹嵩的政见立场都严重不同。

曹嵩一辈子都在顶着宦官之子的帽子到处钻营,而曹操究其一生,都在想方设法摘下宦竖遗丑的外衣。

但曹操最终还是向父亲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虚心向父亲请教起来。

“如今董卓威压天子不可争锋,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看我们不如暂且避难一方静待朝变。”

“昔日,跋扈将军梁冀,大将军窦武,哪一个不是霸占朝堂威压天子,与如今的董卓情形是多么相似,可是他们哪一个有过善终?”

“我看董卓与他们一样,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孟德吾儿,须知在政治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活着便有希望。”

“为父在徐州琳琅国还有一至交好友,那里位于极东之地,天高皇帝远,朝廷也管不到那里,孟德不妨与我一起前往那里隐居些时日。”

曹嵩如此对曹操说道。

曹操本是满怀希冀而来,却没想到得到的竟是如此答案,他心中实在是无比失望。

马上就要到年底了,过了年他曹操就要三十五岁了。

如此年纪,年老只在旦夕之间,他曹操怎么可能安心退隐?

而且,遇到困难就逃避从来不是曹操的性格,遇到困难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才是大丈夫所为。

如今事已急矣,退又能退到何方?

曹操永远也忘不了在秦邵家中的遭遇,若是自己退后一步,届时一个小兵都能要了他的性命,他曹孟德不想这么窝窝囊囊地死去。

唯有背水一战放手一搏才有真正的希望,事成则声名鹊起困龙升天,若是不成,那我曹孟德也算是为大汉尽衷而死了罢?

其实,来见自己父亲之前,曹操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但是直到此刻,曹操心中的想法才真正清晰起来。

“我要向天下发布矫诏,联合关东所有诸侯,起兵勤王,打败董卓!”

曹操猛然将心中的声音大声呐喊出来。

曹嵩被曹操这突然的一嗓子吓了一大跳,然后曹嵩才意识到曹操这句话中的恐怖之处,他伸出手指哆哆嗦嗦地对着曹操说道:

“发布矫诏,与朝廷作对,你,你这是要造反啊,这可是诛杀九族的勾当,你不能这样做啊!”

“哼,我已经活不下去了,天下百姓也已经活不下去了,我曹孟德就是要造反了,谁也不能阻止我!”

曹操猛然推开房门,大步流星义无反顾地走了出去。

曹操如今是寄宿在张邈篱下,既然已经决定要联合诸侯起兵讨董,再怎么说,也要事先与人家张邈说一声。

张邈性格和善柔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臣,曹操本来以为,当他向张邈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张邈出于怯懦是不会支持自己的。

但是曹操万万想不到,当他向张邈述说自己的想法志向后,张邈竟然会举双手赞成自己。

“孟德的本领我是知道的,我很早就知道,孟德是做大事之人。既然孟德愿意首举义兵,我张孟卓愿意倾尽全力帮助你。”

“不过招兵买马也好,储备钱粮也好,这都需要大量的钱财。”

“陈留有一巨商,姓卫名兹,其家巨富。恰巧我与之相识,我愿意说服这卫兹,一起来帮助孟德起兵。”

张邈不仅支持曹操的想法,甚至还毫无保留地帮助曹操,这可把曹操感动地好一阵稀里哗啦,口中好兄弟好兄弟喊个不停。

“招兵买马固然重要,不过目前我们出师无名招兵无义。我们当务之急便是需要拟草一份矫诏,向全天下发行。”

“如此,我们便站在了大义的制高点上,招多少兵买多少马,都是合情合理的。”

小矮子不仅懂兵法有武略,而且读遍了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人家肚内满满地都是墨水,拟写一份诏书自然是轻而易举小菜一碟啦。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冲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即可奉行!”

曹操现在已经被董卓戈去官职,已是一名白身,再者起兵勤王是掉脑袋的勾当。

曹操实在是无法预料,当这封矫诏传达全国各地,会有多少诸侯卖自己的面子。

但曹操还是小觑了这封诏书的威力,不知道是该感觉欣喜还是应该感觉讽刺,就是这么一封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矫诏的诏书,在全天下引起了轩然**。

短短时间之内,就有十七路诸侯响应曹操的矫诏。

这十七路诸侯都是何等人物呢?

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首先起兵响应诏书号召。

第二路,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路,河内太守王匡。

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路,东郡太守桥瑁。

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路,济北相鲍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路,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路,上党太守张扬。

第十六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路,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再加上第十八路,自封为奋武将军的曹操。

这十八路诸侯中,有一郡之太守,有一州之长官,甚至还有两名封侯之人。

十八路诸侯多者出兵三四万,低者出兵一两万,各自引兵向着洛阳集结而来。

昔日,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

今日,汉失其纲,这些所谓的天下豪杰们,也都开始不甘寂寞蠢蠢欲动了。

只是,这十八路诸侯起兵,真的像出兵时喊的,是为了天下为了苍生吗?

这只有天知道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