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天骄攻略

第203章任思思与母亲的冲突

  • 作者:陌上弓刀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11-23 14:05:46
  • 完书字数:5352

任思思自然不认可她的意见,反驳道:“他有什么责任?难道他就应该听从那些人的摆布?”

“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找相关领导沟通,非得激化矛盾?即使矛盾已经激化,他完全可以再继续通过合理的途径向上反映,现在弄得这么多人担惊受怕,难道他没有责任吗?”柳萱继续质疑道。

任思思说:“你觉得这样做真的有用?处分决定可是田管中心做出的,向上申请,向哪里申请?国家体*委吗?你确信易昕能办到?”

“不管怎样,我都觉得他的手段过于激烈,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说明他性格上是有缺陷的。”柳萱说。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就应该这么做,就应该让那些清醒一下,他们太官僚了。就像易昕写的,东方不亮西方亮,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任思思说,柳萱的说法根本得不到她的认可。

柳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深深的看了女儿一些,心里产生了一丝疑虑。

3月15日,《中州日报》又刊登了易昕的一首诗,诗名《游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而在诗的下面,是原荣教授写的诗文赏析:

品此诗如品名画,读起来如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的万丈豪情。

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此联写的是终南山的远景,易昕用夸张的手法勾画出了终南山的总轮廓,以夸张写事实,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颔联是说,我在深山前行,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了茫茫的一片。我朝濛濛的青霭走去,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见。这一联写的是终南山的近景,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历的人并不陌生;

颈联是说,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可以说,此联高度概括了终南山的尺幅万里,讲了终南山东西绵远、南北辽阔,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

末联是说,我想在山里找一户人家投宿,隔着涧流,询问林中的樵夫。这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欲投人处宿”而要“隔山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也不难于言外得之。

诗中景、人、物俱全,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名画。

八十年代,诗人的地位极高,有很多著名的现代诗歌风靡全国,写古诗的人却极少,即使有,高质量的诗也不多。

而今,易昕横空出世,目前已经发表的10首古诗,即使是在盛行古诗的唐代,也是不可多得的作品,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易昕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人,非常可贵和难得。

因为原荣教授的评语赏析,易昕的诗在国内火了起来,他以前发表的诗歌也开始被大家广为传诵。

更因为易昕的游记,不仅田管中心坐蜡了,国家体*委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杨颜开现在也不再提给易昕处分是合适的话了,他现在只想着怎么尽快平息事端,毕竟,是他主管的部门和亲近的人犯错。

3月17日,《中州日报》又刊登了易昕的第二首《游终南山》,并配上了一张终南山的照片,诗曰: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指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诗的下面,依然是原荣教授的评语,评语依然精彩,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反而不是评语,而是原荣的叹息:这首诗,水平依然高绝,然而,我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意。因为在诗中,易昕通过对终南山景物的描绘,赞美了终南山的万壑清风,清幽宜人,赞美了山居之人的爽直正派,心地坦然。可是,我却从诗中体会到,易昕身上缺少了以往朝气蓬勃的气息,多了对世俗的厌倦。我想,这次的遭遇深深影响了易昕,我最怕这种影响深远,我现在只盼易昕能迅速地从这种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恢复以往乐观开朗的心境。

似乎每一个读诗的人心情都不轻松,都有着满满的担忧和对易昕的同情。

于是,信如雪花般从各地寄向国家体*委和田管中心,尤其是中州省的信最多,都是要求他们向易昕道歉和严惩肇事者的内容。

看着堆如小山般的信,国家体*委的领导们相视苦笑,看来事情已经开始扩大化。

他们都想尽快解决这件事,哪怕严惩相关涉事人员也在所不惜,只要易昕能出口恶气,不再折腾。可是,易昕行踪无定,实在无法找寻,这可怎么办?

自易昕离开,田管中心的领导们脸上就失去了笑容,包括付全有,心里压力逐日增大。而吉从昌、曹茂德、郁四围三人,现在每天都在遑遑不可终日般地活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更重的处罚就会落在身上,现在,他们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世上有后悔药,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

“老三真是好样的!用一支笔就掀起了惊涛骇浪,真解气。老婆,晚上咱们喝杯酒庆祝一下。”秦思瀚哈哈大笑着对乔谊华说。

乔谊华莞尔一笑,点头应允。

到了现在,与易昕关系好的人已经由为易昕喊冤,改为担心他的安全,要知道,易昕可是独行在山中,安全上实在让人担忧。

3月12日,易昕出发11天后,终于遇到了下雨天,而此时,他已经穿过终南山,找到一家乡镇的邮局,易昕将游记、诗、照片寄出,又沿着秦岭山脉向东往华山方向行进,行政区划上是在商阳市境内。

易昕套上雨衣,慢慢地行进,山路湿滑,任何大意都有危险,他不敢掉以轻心。

三天后,易昕走到了华山脚下,连续14天不间断的行程,脚上的鞋也彻底不能穿了,稍事休整后,易昕上了华山。

3月21日,《中州日报》又刊登了易昕登华山的游记:

小学四年级,从课本上知道了华山的存在,就觉得它特别神秘,一座大山只有一条路,它会是什么样子?

3月17日下午4点,我赶到了华山西峰山脚下,抬眼向上望去,就觉得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拔地而起,独石成山,直插云霄,隐于雾霭之中。陡峭的山体,光滑如镜,让人望而生畏,我只能不断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等景观,非亲眼所见无法相信。

不过,再雄伟的山,也无法拦住人类的脚步,正所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我没有直接上山,没有办法,脚下的新跑鞋已经无法再穿,破破烂烂的,感觉鞋底随时会掉落,如果穿着它上山,那下山就只能光脚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