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唐:疯了吧,刚穿越就造反

第46章对蜀地断盐

  • 作者:陈家枫少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30 16:48:11
  • 完书字数:4586

面对李世民的问题,此刻的一众大臣,却都沉默了。

事到如今,恐怕也绝不会有人再说什么去劝慰李愔,去和李愔和谈的这种话了。

因为很显然,李愔,是绝不会愿意和谈的。

也更不会愿意妥协。

李愔在和大唐朝廷的对立面上,越走越远,没有丝毫回头的意思。

现如今,只能彻底打击李愔。

武将那边,李绩出列:

“陛下,臣以为,这李愔如此不知道好歹,完全没必要再和他浪费时间。趁其还没有彻底壮大,咱们还是应该早点出手,将其扼杀!”

“臣附议!”大将张亮也开口。

接着,一些武将,都纷纷出列,附议此提议。

李世民很多时候,都是不太会直接采纳武将们的提议。

虽然这些武将都是帮他打天下的,但是,终究是一群呈匹夫之勇的粗人。

他还是看向了一帮子文臣,尤其是有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

见李世民目光投来,房玄龄说:

“事已至此,若是要解决,只能是将李愔镇压了。不过……”

房玄龄一向智商在线,只见他瞥了眼那些武将,才又说:

“未必需要马上以武力去解决,以武力解决问题,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却非上乘。且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

大将军张良不高兴了,说:

“房大人此言差矣,既然要镇压叛乱,又如何会没有代价?如果不以大军去以战斗镇压李愔,难道还要如房大人那般,去劝慰?”

房玄龄眉头一皱,说:“非也!”

他看向李世民,说:

“陛下,臣以为,李愔已经有五万多大军,且蜀道艰难,以武力解决,还是有之前的一些顾虑。比如行军困难,比如起码会损失几万兵马,比如耗资巨大,还比如……”

他沉默一下,才说:“比如,那蜀地的百姓们,会比较偏向李愔,我们以武力强行镇压,反而……可能在民间产生抵触和舆论。”

这句话,让李世民脸色难看了。

的确,蜀地百姓已经尊李愔为神。

别说蜀地百姓,就是整个剑南道的百姓,此刻恐怕眼里都只有李愔,而没有李世民这个皇帝了。

实际上,除了剑南道,其他许多地方的民间,也都有一些偏向李愔这个传说中天选之子的声音。

尤其是被蝗虫侵扰的地方,更是有些盼着李愔去。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考虑到这些方面的问题。

“那么,房爱卿,你以为该?”李世民问房遗爱。

房遗爱高深莫测的说:

“陛下,这李愔以农药、玉玺等等,获得民心。民心,是他手上最大的武器。那咱们,可以直接摧毁他手上的民心。”

“如何摧毁?”李世民来了兴趣。

他是个喜欢立人设的皇帝,经常做一些事情,拉拢朝臣,建立民心。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拉拢人心,有多重要。

李愔造反的第一步,就是拉拢人心,才有了蜀县百姓的支持,才有了那么多人愿意给他当兵。

后来,也是以农药,让那么多地方的百姓,都希望李愔占领过去。

这样一来,李愔就成了救星。

房玄龄把这些问题分析出来,随即说:

“所以,咱们要兵不血刃的镇压李愔,首先就是击溃他建立起来的民心,让他在蜀地百姓眼里,不再神化。

甚至,让蜀地百姓觉得,蜀地被李愔统治后,开始水生火热。此举,也正好杀鸡儆猴,给天下百姓看,以儆效尤。”

大家听他这么说,听的热闹,但是却也不知道具体如何做。

这时,杜如晦翻白眼:“老房,你也是啰嗦,还是我来说吧。”

说着他出列道:

“陛下,以老房之策,可行断盐之举!”

李世民一怔:“断盐之举?这是何意?”

杜如晦道:“剑南道向来是极少产盐之地,益州蜀地,基本上都是依靠东南一带运送官盐而食。

臣和老房以为,可以立马停止对益州蜀地的官盐供给。如此一来,蜀地百姓,将无盐可食用。百姓无盐,必乱!”

李世民眼睛一亮,说:

“妙哉!”

长孙无忌也开口:

“此举甚好,一旦对蜀中断盐,百姓无盐可吃,必然慌乱。人岂可无盐而食?若无盐,那蜀地百姓如何生存?届时,李愔无可奈何,其神化之名,定荡然无存!”

“不错,届时,这些百姓就会知道,跟着咱们朝廷,才是正途。”房玄龄说到。

李世民说:“好,此举很好,打破李愔在蜀地神化之名,让百姓们不在崇拜他,让其他地方的百姓也不再期待他,如此摧毁他建立的名声,必然让其不击自溃!”

文臣们纷纷点头,有脑子的,都能想到计划顺利的话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他们看来,李愔只是拉拢人心,却根本无法从生活上自供自给一些资源,那么一切都白搭。

一旁的一群武将,都无话可说了。

显然,他们确实意识到,他们有些呈匹夫之勇,没啥脑子了。

李承乾也露出得意之色,相对直接去打李愔,他也更愿意看到李愔自己经营起来的民心,被轻而易举的击溃,再将其覆灭。

“李愔,你以为占领区区蜀地,就真的造反了?无知,可笑,这一次,看你如何应对……”

盐在古代很重要,每一次的缺盐断盐,往往都会引起一些动乱。

如果,朝廷对蜀地停止供盐,蜀地百姓没有盐吃后,一定会着急,一定会央求朝廷给他们盐。

至于蝗灾,蜀地百姓已经解决了蝗灾,根本不会存在选择盐还是农药的问题。

所以,李世民开口说:

“一旦断盐,不出十天,蜀地必乱,李愔解决不了盐的问题,他的神化人设不攻自破。

到时候这些百姓还是需要朕的朝廷去管他们,届时朕再派大军过去,便是镇压反叛,解救百姓,妙呀!”

李世民都笑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李愔正在王府之中,看着眼前一大斗雪白且颗粒细小均匀的精盐,说:“嗯,这盐还不错!”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