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奇幻 > 召唤之秦国崛起

第七章 函谷关

  • 作者:天猫不是天猫
  • 类型:玄幻奇幻
  • 更新时间:10-16 00:19:45
  • 完书字数:6916

函谷关,其位置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和虎门关并称秦国两大护国关。(PS:你们没看错,这就是秦国的函谷关。)

函谷关城就位于裂缝东边的入口处,函谷关号称“丸泥可塞”。

意思是用颗泥巴蛋子就能将函谷通道封了,虽然是有点儿夸张的说法,足见其险要。

更绝的是关口东边还有一条大河---宏农涧河(也称涧河)向北流入黄河。

要想去关中,得先过函谷关,要过函谷关,得先过了这条河再说。

这样的形胜之地,除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形容了。

再前世,秦国就凭借函谷关渡过几次危机,并在时机成熟时东出而横扫天下。

公元前318年,楚怀王携六国之精兵强将攻秦,被秦军堵在函谷关外不得入,史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公元前21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攻秦,在函谷关大败而归。

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6年,齐、韩、魏三国连横攻秦,在齐将匡章率领下函谷关外苦战3年,才最终攻破函谷关。

一关在手,可挡十万雄兵,因为涧河和函谷关比较相近,所以,再多的兵力也难展开身手,除非以碾压式的方法进攻,堆人堆上去。

在这里的函谷关也是如此,帮助秦国度过不知道多少次危机,甚至大秦刚开国的时候,只能依靠这函谷关苟延残喘!

那时是大秦的至暗时期,那时大秦所剩的人口甚至还比不过现在的一个郡。

特别是那匈奴帝国和突厥帝国,三番两次都会来到大秦的地盘,掠夺大秦的地盘,俘虏大秦的子民,而大秦人被突厥誉为两脚羊!

两脚羊!顾名思义,男的用来给他们做苦力,没用了的时候可以用作充饥!

女的专门用来取悦玩乐,玩乐之后便可充饥!

更别说小孩啦,他们直接将小孩剁碎,扔到油锅里炸了起来,其手段天人共怒。

对于突厥,秦国人心里只有恨,没有其它。

后大秦靠着函谷关的天险,在关内韬光养晦,经过了几代帝王的共同发展,大秦慢慢的走上强盛之路。

秦宇是第十三代秦皇,在他的前面还有着十二代秦皇,从第八代秦皇开始,大秦才真正走向强国之路。

第八代秦赢武王,他一生征战无数,被人誉为马背上的帝王。

他第一步打压了贵族的特权,然后从贵族身上薅羊毛。

第二步,他在征战中,给予将士一些奖励,发现会变得勇猛异常!

所以他制作出了军功制度,用来激发民众的战意,这一制度给大秦在强盛的道路上奠定了基础。

第九代秦隋王,随着军功制度的发展,大秦的士兵越来越强,秦隋王用了快二十年的时间,才慢慢将大秦的国土给夺回来,随后他还发展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制度的出现,彻底打翻了贵族的统治,因为科举制度是向全国推出的。

凡是大秦子民甚至别的国家也可以来参考,这便成了当时吸引人才最多的一个制度。

第十代秦赵王,此时的大秦已经有了强国的雏形,但唯一的就是缺少粮草,因为秦魏王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推出的政策,正是屯田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

此时的大秦已经强势了起来,周边小国也不敢来凑热闹,所以大秦便把多出来将士用来垦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年所产生的粮草甚比以前三四年的量产,从此时开始大秦的百姓再也没有受过饥荒。

第十一代秦惠文王,此时的匈奴帝国和突厥帝国,也知道了大秦慢慢变的强大,他们两国商议了一切利益后,两国联军对大秦宣战。

但大秦的这一代君主秦惠文王喜读兵书,也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君王,亲率四十万大军在虎门关迎战百万联军。

经过数次的交锋,秦军以四十万之众大破联军,打的联军节节败退,这也成为大秦唯一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

第十二代秦政王!这人一生成就甚比历代所有君王,一生征战无数,却从无败绩,让大秦的国土扩张了十倍不止。

组建长城,用来抵御强国,后来经过几次交战,皆由秦军大胜,随后秦军便大举进攻匈奴帝国和突厥帝国,誓要让他们付出血一样的代价。

随着大秦国土的面积增加,需要派兵镇守的地方就有了很多。

特别是南方,因为这里有一个扶桑帝国,虽然扶桑现在正在内战,但也不能小觑。

而北方因为常年的战乱,这里的百姓饿的饿死的死,为了派兵南下和支援北方粮草,大运河就这么诞生了。

秦政下令修大运河,直接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随着面积的增大,长江黄河流域唯一的大统一国家出现,秦国!

凡秦国所照之地,皆为秦国子民,为了让其他人快速融入秦国。

秦政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及典章法制。

而正如秦政所想,秦国变得愈发强大,而南北方的人也慢慢接受了秦国这两个字。

毕竟秦国的建立,让他们免去了战乱的祸端,而且未来也不会饿死了,也不用为了卖儿卖女来换取粮食。

而秦政封自己为皇帝,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可以胜比远古时候的皇者和帝君,就以皇帝自称,也被秦国子民誉为始皇帝。

但天有不测之云,秦政在巡游的时候莫名死亡,秦国上下全国悲伤,这个秦国最杰出的君王,最终还是死亡了,或许连天都嫉妒他的才能,所以才将他给收走了。

而随着秦政的莫名死亡,便有了后面五国伐秦的场面,他们在这十几年内被秦国打怕了。

所以他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秦国给灭国,他们怕,怕再出现一个像秦政这样的君王。

但秦国凭借长城的天险,硬生生的撑住了三年,直到一个月前,长城才传来被攻破的信息!

但又在昨日,再一次传来危报!虎门关也已经被攻破,秦国只剩下这最后一道函谷关可守!

如果函谷关一旦被破,秦国就是真正的灭亡啦!

因为关内再无一道天险可守,一旦关破,敌军便可一马平川的直插咸阳,所以这就是秦宇为什么必须出征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宇等人很快就来到了函谷关外,感受到从函谷关传来肃杀的气势,秦宇也不由得感叹:“果然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就在秦宇感叹的时候,那函谷关的主将以及一众副将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秦宇面前。

“末将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行礼道。

“众位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秦宇连忙将他们给搀扶了起来,然后便上下打量了这几位守将。

发现这位主将竟然也又点厉害,武力统帅和谋略都过了85,如果不包括这些召唤而来的人物,此人应该就是秦国最强的战力。

秦炎又还没有发育起来,如果等他成长起来,秦国差不多也灭亡了。

“陛下,还有各位将军,请和我来议事厅吧,我们下午可能就会有一场恶战。”顾远一脸凝重的说道。

众人随他来到了议事厅。

“顾将军之前所说,是什么意思?为何下午有可能就会有一场恶战?”

来到议事厅,王翦便开口询问道,王翦和秦宇并坐一排,这便是大元帅的特权。

在战场上元帅为最大,左右第一排坐着的就是陈庆之和蒙恬,第二排则是顾远和秦炎,后面便是函谷关剩余的将领。

还在这里之后,秦宇便将一切权力交给了王翦,毕竟秦宇对军事一点都不精通,就算他对军事精通,秦宇也照样会交给王翦全权处理。

“王元帅有所不知,敌军先锋部队怕午时三刻就会到达涧河边。”

顾远对着王翦说道,当他听到王翦是兵马大元帅的时候,他也是有点吃惊的。

因为他根本没有见过王翦,更没有听说过他什么事迹,但却被陛下给封为兵马大元帅,那么肯定有着什么过人的手段。

“那按照顾将军所说,午时三刻他们才到涧河边,按理来说,他们会休整一晚上,为何你说下午便会有一场恶战?”

坐在左右第一排的蒙恬和陈庆之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应该也知道了什么,更知道王翦肯定是故意问的,毕竟这里是别人的主场,他们不能太抢风头了。

“王元帅,他们的这位主教名叫程鹏,此人骄傲无比,根本不把什么人放在眼里,他也更不喜欢拖延什么时间,他人到,必攻城,我们大秦的城池,也不知道被他攻破了多少座。”

顾远也有一点无奈,他也想不通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屡犯兵家大忌,却还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果不是拥有绝对的实力,要不然哪来的资格骄傲。

听完顾远所说的话,王翦眼睛闪过一丝精光,他已经想到了如何重创敌军先锋部队的想法了。

“陛下,末将已有破敌之策。”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