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进化的全球重奏

第49章再入船坞

  • 作者:爱喝茶的藏狐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3-08 19:28:37
  • 完书字数:11386

官涌鱼市场,金史记鱼档内。

郝建三人忙活着最后一次检查携带的物品。

“东西都带齐了没?”

“手枪带了,子弹也够,还有攀爬工具。”

“你带那玩意儿干嘛,有人接应,又不是潜行!”

“张天志把脸弄干净点,一会儿咱们要扮研究员……衣服给我扣上,你搁那儿练块呢?”

史东面色复杂地看着三人忙活,最终没忍住开口说话道:

“建仔啊,你说想带人往船坞里混,这我没意见。

“但,你们带着枪是几个意思?要说不打算搞事情我是不信的……你东哥做的是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要不就饶了我吧……啊?”

“嗐,东哥你还不相信我么?这样,我再赞助鱼档二百块,不让你吃亏,成不?”

“我是不相信你们带的枪啊……还有你最近哪儿来这么多钱?”

“杀人赚的。”

“Σ(°△°|||)︴”

就这样,本次行动的准备工作终于尘埃落定,郝建和两个护法(封小岳,张天志)在这个风和日丽莺飞草长的下午,一同推着几百公斤海货前往太古船坞。

史东这次知趣地没有跟随,与他们同行的是十几个咕哩佬,人多的话偷溜起来不显眼。

到了太古船坞大食堂后,趁着众人乱糟糟卸货的时机,郝建等人闪入厕所,经过一番寻找,在墙上的大水箱后面,摸出来个灰扑扑的包裹。

里面是三套制服,等他们换上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都觉得挺像那么回事。

打扮成研究员以后,三人自觉身份都不一般了,在去酒吧的路上腰杆笔挺,脚步迈的虎虎生风。

循着路牌的指示,他们很快就来到一栋充满英伦风情的二层小楼跟前。

郝建一马当先推开大门,只见酒吧里三三两两地坐着些穿同款制服的人,白皮肤、黑皮肤的都有,而唯一一张东方面孔,正是他们的目标黄光曦。

他正坐在角落里的桌子旁边,对着面前的一杯酒发呆,面色严肃,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黄光曦一抬头,正好看到三人冲着自己走过来,造型有点辣眼睛。

一个肌肉发达,鼓囊囊的要把衣服撑破;一个身材矮小,上衣下摆都快垂到膝盖;最后一个看着还像回事,就是浑身的二流子气怎么都遮掩不住。

黄光曦一巴掌呼在脑门,怪自己,准备衣服的时候没考虑周全,拿的都是均码。

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于是他招呼三人坐下,状若随意地说道:

“这里是内部员工休闲用的酒吧,不叫点东西喝别人会觉得奇怪。”

黄光曦挥手叫来服务生,问郝建三人:

“喝点什么?”

“啤酒”,“威士忌”,“烧刀子”。

似乎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了进来。

服务生是个洋人,短暂的迷茫之后说道:

“先生,您说的‘烧刀子’是哪种酒?”

郝建赶紧插话糊弄过去:

“给他也来一杯啤酒,谢谢。”

等酒水上桌后,黄光曦看看四周没有人注意他们这桌,才压低声音,谨慎地说道:

“先自我介绍下,我是约翰.克里斯托弗的助手,英籍华人,同时也是民国驻英吉利领事馆情报站的外围人员。”

这下轮到封小岳惊讶了:

“兄弟你什么时候加入情报系统的?”

“五年前,我还在牛津大学读书,偶然的一个机会加入了克里斯托弗博士的研究组,当时有传言说,他会被聘为英吉利的首席武器设计师。

“后来民国领事馆来人跟我接触,问我愿不愿意做外围情报人员,给的报酬很丰厚。当时我的经济状况很不好,加上又同是炎黄子孙,就同意了。

“头一年有人与我专门对接,我传递了不少情报,但第二年就没怎么联系了。直到前年克里斯托弗接到命令,将要启程来港岛做秘密研究。

“当时我的时间很紧迫,情急之下只能用老办法把情报藏到安全箱,结果来了港岛后就被封闭在太古船坞。”

说着,黄光曦神情忽然激动起来:

“你们为了找到我,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组织果然可靠!”

在黄光曦热切的目光注视下,封小岳老脸涨的通红,原来自家得到情报的时间居然滞后了一年之久。

他很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调查局,简称“军统”,这个民国声名卓著的情报机关在1938年进行了拆分,其中第一处改组为“中统”,第二处继承了“军统”的招牌。

由于人员变动,当时荒芜了一大批海外站点,直到戴雨农接任副局长,才重新接盘并发展海外站。

这份陈年情报并没有注明日期,被军统发现后,并没有得到重视,封小岳也是无意间查阅资料时看到的。

自家情报机关不争气,封小岳也不好意思在这个话题上多谈,转而询问起最关心的问题:

“英国佬把你们封闭在这里做什么?”

“造舰船和飞艇。”黄光曦面色变得凝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和最先进的飞艇。”

“此外还有一个秘密项目,由克里斯托弗博士亲自负责。”他强调道,“具体内容我一无所知。”

“我只听说这是博士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私人实验项目,预算并不多,所以也就没关注。”

“航空母舰?”

对于这个名词,封小岳感到很陌生,在他的概念中,战列舰才是威力最大的军舰。

这也不怪他,航空母舰在战争史上初次实现是在1940年11月11日,英吉利海军的“光荣号”航空母舰,利用鱼雷轰炸机编队,成功袭击了意大利海军的塔兰托港。

而“光荣号”是由巡洋舰改装而来,根本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所以,航空母舰是什么?”封小岳是个虚心的人,不懂就问。

“一种可以搭载大量飞机进行远程攻击的舰船。”

“飞机还能从船上起飞?”封小岳吃惊地问道,“跑道距离够吗?”

“英吉利人发明了一种弹射装置,用液压驱动,可以压缩空气进行储存,能大大缩短滑跑距离,增大起飞速度。”

涉及到专业知识,黄光曦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

眼瞅着封小岳的眼睛有向蚊香变化的趋势,郝建赶紧岔开话题:

“能具体说说你们在造的武器么?”

“怎么讲呢?”黄光曦的脸色变得很复杂,用手比划了几下试图描述,最终还是放弃了,“我带你们去亲眼看吧。”

郝建眉毛一挑,这代表太古船坞在造的武器真的很牛叉的意思啊。

不过心里还是有几分不以为然,现代社会那些先进的武器,他在网上看得多了,料想40年代也造不出什么让人目瞪口呆的东西,顶多就是体型超越同时代呗。

这份轻视,一直持续到他被带进建造车间为止。

“卧槽槽槽槽槽槽槽槽!”

郝建目瞪口呆地望着异常宽广的空间——这地方跟他在好莱坞科幻大片里看到的景象一样带劲。

这是一个半径接近千米的宽阔厂房,你甚至可以说像个小型城市。

整个厂房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墙壁以大块钢板拼嵌而成,上面整齐排列着粗大的铆钉,其中一面有着空缺的地方,可以看到外面蔚蓝平静的深水泊位。

金属结构的齿轮相互咬合着,层层堆叠,带动着纵横交织的曲轴与啮合带,将强劲的动力传输到四面八方。

而沿着动力线追根溯源,就能发现它们来自于放置在墙壁两侧的巨大机械装置。

“那是克里斯托弗博士设计的内燃机,只需要六座就能提供整个船坞的动力。”黄光曦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微笑,“而这里就有两座。”

“博士的天赋无以伦比。”

金属管道蜿蜒着从厂房外延伸进来,连接在巨型内燃机上,像血管一样输送着柴油,供它持续运转。

刺鼻的机油味伴随着滚滚黑烟蔓延开来,轰隆轰隆的声音在整个厂房中回荡,单调又令人烦躁。

而在这座宏伟的钢铁广场中央,是两艘体型庞然,堪称史诗级别的战争机器。

它们的周围搭建着数座高耸的钢铁塔楼,无数钢缆连接着彼此,穿着简陋的工人们上上下下地忙碌着,不时就有焊接的火花从他们手中闪现。

这就是黄光曦所说的航空母舰与浮空艇,虽然还没有完工,但足以让人惊叹它们那呼之欲出的威慑力。

从郝建的角度看去,它们就像两头黑色的巨兽,静静地蛰伏着等待震惊世界的那天到来。

这种彰显着力量美感的柴油朋克风,结结实实地糊了他一脸。

至于在旁边的封小岳,整个人早就傻了,只会机械地重复着同一句话:

“A计划……死也要阻止日国人。”

郝建深以为然,这种级别的兵器,绝对能成为扭转一场区域级战争的关键。

虽然目前只有单体级数量,但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成功建造的经验。

用二战期间合众国造军舰跟下饺子似的事情举例,你可以想象当一个国家铁了心跟你玩命,掌握了成熟的制造经验,以举国之力批量生产这种钢铁巨兽,是什么样的局面?

妥妥的飞龙骑脸!

郝建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支线剧本叫做【钢铁巨兽】,简直不要太贴题。

“什么A计划?”黄光曦看着封小岳自言自语,不明所以地问道,“跟日国人又有什么关系?”

郝建一愣,随即想到对方已经在这里封闭了两年,就跟他解释道:

“日国人已经知道你们在这里偷偷造武器,正筹谋着破坏。”

“啊?”黄光曦吃了一惊,“这里是英吉利的殖民地,日国人有这么大的胆子,不怕引起国际纠纷?”

“我只是想着找机会把设计图纸送给你们,就已经够疯狂了。”

“等会儿。”这下子封小岳也反应过来了,疑惑地问道,“你叫我们来是为了偷图纸?”

“对啊。”黄光曦两手一摊,“你们是特工,偷东西不是拿手好戏吗?”

“设计图纸被看的很严,我平时接触不到,再说我以前只是个外围人员,撬保险柜也不专业呀。”

“不是,你偷图纸干嘛?”郝建插了一嘴。

“你们不是正跟日国打仗吗?”黄光曦指着干坞上的航空母舰说道,“这种武器你们不想要?”

“要!要!”

封小岳激动的都要战栗起来,他来太古船坞的目的其实就俩,一是弄清楚这里到底在造什么武器,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破坏A计划的对策。

谁知道黄光曦给他了这么大一个惊喜,我去,这种好事谁拒绝就是孙子。

突如其来的馅饼把封小岳砸的晕头转向,他拉着黄光曦的手,语无伦次地说道:

“黄先生,你太深明大义了,我们就需要你这种心系母国的海外华人。”

“我代表民国,代表政府,代表党中央,代表四万万的华夏儿女感谢你!”

咦?

郝建忽然觉得封小岳的话里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

而黄光曦被对方摇晃的有点眼晕:

“你先别激动,这里人多眼杂,我带你们去宿舍,商量一下怎么行动。”

“行,行,没问题。”封小岳满口答应道。

不管细节如何,总之郝建这帮外来的不速之客都安全地抵达了员工宿舍。

一进门黄光曦就翻箱倒柜起来,郝建看着他这里扒扒,那里找找,忍不住打量起这间不算大的房间。

墙上凌乱的贴着各种写着数据的图纸,铅笔折尺等工具被胡乱摆放在桌子上,地板和床铺上堆着更换过但还没来得及洗的衣服。

再加上黄光曦头发蓬乱,面容消瘦,黑框大眼镜的形象,这一切足以让郝建把他定性为纯粹的科技宅男。

“找到了!”黄光曦从角落的柜子里翻出一张纸,“这是我以前画的研究所内部图,还好没丢。”

他把地图平铺在桌子上,示意郝建他们过来看。

地图画的很详细,每个房间有着对应的标注,甚至连岗哨的位置都写的清楚明白,这很符合理工男的风格。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有人把守,”黄光曦点了几个位置,“但都是白天的岗哨,晚上研究所是封闭的,不知道有没有内部巡岗。”

“嗯……”封小岳陷入了沉思。

“我插一句。”郝建举起右手说道,“你见过那两样武器的设计图吗?”

“见过。”黄光曦点点头,“但只有部分。”

“我和其他几个人负责数据计算,每次只给我们发放缺失说明,只有数据的图纸,同时有人看着不允许相互传阅。”

“并且计算完成后,连废弃的草稿纸都要回收。”

“有一次,我借口数据计算错误,想重新复盘,跟着卫兵去取图纸,才知道它们的存放地点。”

他拿起铅笔在地图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就是这儿!”

“位于研究所东侧最里面的房间,那里常年累月锁着门,还有卫兵把守,仅允许特殊的人进入。

“比如克里斯托弗博士和安保部的人。”黄光曦介绍着他所知的情况,“听说钥匙只有一把,在安保部长手里。”

郝建嗯了一声,也陷入了思考。

眼见两人一时半会都没有讲话的打算,黄光曦将目光转向张天志,后者因为无聊外加听不懂,正一个劲儿地打哈欠。

“兄弟,你有办法了?”黄光曦热切地说道。

张天志一愣,下意识回答道:

“没有。”

“那你打哈欠干嘛?”

“哦,昨晚吃多了,没睡好。”

“……”

这个时候,琢磨了半天地图的封小岳说话了,他指着被画圈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岗哨并不算太密集混进去倒是不难,但我有个问题。”

“你说。”

“这个房间有没有窗户?”

“我从外面观察过,没有。”

“有通风管道吗?”

“不知道。”

“房间面积多大?”

黄光曦回想了一下,不确定地说道:

“似乎是两个房间打通的,按照我工作的地方计算,应该有三十平米左右。”

“你没有见过房间内部?”

“没有,不过那一次去取图纸的时候,好像听见卫兵嘟囔了句‘又在打扑克’的话,不知道是对谁讲的。”

这个信息似乎没什么用,封小岳也就没放在心上,他揉着太阳穴说道:

“那只能从正门进入一探究竟了。”

不过里面应该没有什么意外布置吧?

他心里这么想着,于是又问道:

“研究所什么时候封闭?”

“晚上9点开始,所有人员必须离开卫兵会每个房间挨着查看。”

“我们零点行动,这个时间点人的注意力最不集中,我们有内部地图,成功率应该比较高。”

郝建对此表示赞同,他大学的时候没少熬夜打游戏,一般就是十二点到两点之间最困,一旦扛过去就精神十足。

“黄先生,麻烦你为我们去带些晚餐回来。”封小岳说道,“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要补充睡眠,以最佳的状态面对晚上的行动。”

“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