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5章楚庄王第5节苏从谏主

  • 作者:千里草人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9-25 08:01:19
  • 完书字数:4438

“伍参,你来了啊,来来来,陪不谷喝酒赏舞。”这一天,楚庄王正在娱乐,伍参走了进来。伍参是唯一可以不用通报在楚王玩乐时直接入宫的。因为他是嬖人,是楚庄王最信任的身边的人。

伍参笑咪咪地对楚庄王说,“大王,今天微臣可不是来陪您玩的。”

“哦,那你有什么事么?”楚庄王问。

“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只是最近微臣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于是便来报告大王,与大王一起分享这件稀罕事。”伍参恭恭敬敬地答道。

“快说来听听。”楚庄王有些好奇了。

伍参象模象样的对楚庄王以及他身边一堆美女说:“有人发现,楚国南边的山上有一只大鸟,这只大鸟长得五彩斑斓,目含神光,看起来很威猛的样子。只是很奇怪,这只鸟,三年来居然从来不发出鸣叫,也从不展翅飞翔,大家都很好奇,不知这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听后,略略怔了一下,他轻轻推开身边的郑姬和越姬,坐正了身子,要色眼迷离的眼睛此时炯炯有神,紧紧盯着伍参,一字一句道:“这不是一般的鸟,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伍参笑了,他笑得很欣慰。他从袖里取出那份精心准备了三年的名单,交给楚王,躬身行了一个大礼,退了出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年轻的楚庄王用了三年的时间,发明了两个成语: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而他就从他说出这两个成语后,人生的第一次华丽蜕变开始了,从此,历史便记住了这位伟大的楚国君主。

苏从是楚国一位大夫,他已经想了一夜,昨夜,他喝了点酒,想着楚国大好江山将如此败落下去,实在是太令人伤心了。他矛盾了一夜,如果与其他朝臣一样,得过且过,至少可以保住一时的富贵,但如果去劝谏大王,那可能便身首异处。最后,他把酒盅里的最后一口酒喝完,下定了决定:哪怕是死了,也要再劝大王一次。

天刚亮,苏从进宫了。他看到伍参刚从宫中出来,他想去问一下伍参大王正在做什么。但他看到了伍参愉快的神情,心里一紧:这个奴才,肯定又陪大王滛乱了一整晚。

看着抱着必死信念的苏从,楚庄王心里笑了,他知道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夫,他也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他太需要这样的人来辅佐自己了。但他仍不动声色,盯着苏从,冷冷道:“大夫,清晨进宫,有何要事啊?”

苏从跪在地上,不卑不亢地答道:“大王,微臣今天是来劝谏大王来了。”

“哦,难道你不知道不谷颁布的诏令吗?”楚庄王装作很生气的样子。

“那种诏令,是亡国诏令,不看也罢。”苏从完全是豁出去了。

“好,不谷倒想听听你今天想对不谷讲些如何不亡国的道理。”楚庄王仍旧冷冰冰的。

苏从清了清嗓子,他早就准备好了如何劝谏大王的那一套说词,苏从说:“大王自从继位以来已三年有余,不知大王为楚国做了什么。现在,楚国人人只知道有一个每天淫乱纵乐的芈家小子,不知道还有楚王。不问朝政,不恤百姓,微臣担心,楚国将象夏桀和商纣一样亡国,而大王您,也将招致杀身之祸啊!”

楚庄王一听,当场勃然大怒,抽出随身佩戴的长剑,直指苏从的心窝说:“那你作为臣子,又做了什么?不听诏令,当面羞辱不谷,难道你真的想死吗?”

众美女一声惊呼,但苏从丝毫不惧,他昨天晚上已经惧过了,脸上满满的视死如归,不避不让,淡淡说道:“今天微臣如果因为劝谏而死,那定能留得一个忠臣的美名。反倒骒大王,因为劝谏而戮杀大臣,那一定落得个暴君的恶名。臣死没有关系,但微臣真的希望此死能够唤醒大王。”

言罢,苏从把眼一闭,心想着:“夫人,对不住了。儿子,好好孝敬你娘。”

一片寂静,可怕的寂静,苏从整个人都凉嗖嗖的。突然,一声爽朗的笑声响起,那是楚庄王的笑声,只听咣的一声,楚庄王手中长剑落地,轻快地走到苏从面前,亲手搀起苏从,和颜悦色道:“大夫请起,让大夫受惊了,实乃不谷之过。大夫之言,不谷已记在心里。”

苏从一眼茫然,不知楚庄王将要何为。只见楚庄王吩咐道:“给苏大夫赐坐。”苏从坐下,只见楚庄王神采奕奕,问了苏从许多事关楚国利益的事。苏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君臣相谈甚欢。

最后,楚庄王发出了他即位以来第二道完全属于自己意思的命令:“明天起,正常早朝!”

楚王再不上朝,楚国可能真要玩完了。因为公元前611年,对楚国来讲,既有天灾,更有人祸。

天灾就是大旱。在粮食生产基本靠天的那个年代里,大旱意味着饥饿,楚国各地饿殍遍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人祸就是趁着楚国闹天灾,原本臣服楚国的庸国带头造反了,庸国纠集了数十个部落,组织起大规模的部队,向楚国宣战,战火已经烧到了阜山(今天的湖北房县南)。

楚成王、楚穆王时代,楚国之所以可以北进中原、东指江淮,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西北、西南边境的平稳,西北联秦、联巴、联蜀,西南服庸。但现在庸国造反,意味着楚国西南不稳。

本来庸国与楚国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作为楚国的跟班小弟,顶多每年向楚国进贡点土特产,要其他国家欺负庸国时,楚国还要出兵罩着自己的小弟,这种日子对于小国来讲是很幸福了的。

但庸国舒服日子不想过了,庸国觉得自己也完全有能力雄一把,听说楚国国君懒政怠政,国内政治斗争激烈,再加上老天惩罚,我大庸此时不作为,更待何时?

于是,庸国将散居在庸国周围的数十个部落都联合起来,打起了“反抗强楚、独立自由”的旗号,轰轰烈烈闹起了革命。

西南边境,军情频繁告急,形势岌岌可危!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