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别离歌

3、白色荒野

  • 作者:行山坡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3-04 05:51:17
  • 完书字数:9234

宋见秋很多天没来了,这几天里沈未明辞退了其中一个服务生,正努力物色一个新人。她还是喜欢坐在吧台里,还没开始忙碌时乔银就坐在她身旁玩手机,服务生不时进来找零,小小的空间显得有些拥挤,可沈未明还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乔姐,mojito、玛格丽特、威士忌酸。”

过来的这个服务生叫万来,从前沈未明在西林那边时她就在,她也因此对酒吧的酒水已经相当熟悉。

乔银放下手机起身,收拾片刻后,开始从冰柜里往外铲碎冰,她懒洋洋道:“突然就忙起来了啊。”

万来把点单用的纸撕下来插在吧台上,笑着说:“老板还在这,你这语气,不是很想要钱的样子。”

沈未明闻言很配合地歪头看了看乔银,她眼里带着些笑意,似乎很期待这人会说些什么。乔银很流畅地量酒、倒酒、shake,边摇动手臂边说:“又来客人了,赶快干正事,不要总挑拨离间啦!”

“哦!”万来赶忙拿起夹板来离开了,“还真是突然就忙起来了。”

沈未明嘴边的笑还留着,她支着下巴往外看,三两个男生正往卡座那边走,她的视线又移到窗外,人们稀稀拉拉地走过,没有那个人。

怎么不来了呢,她心想,今天还好,明天可一定要来啊,明天可是请到了青鸟来表演。她记得宋见秋那天提过一两首爵士的歌,青鸟是她心里很出色的爵士乐队,如果这种机会都错过的话,她真的要为那人感到可惜。

她盯着桌面上那一盒自己的名片出神,很被动啊,宋见秋可以随时联系她,她却完全不知道怎么联系宋见秋。

要不去守株待兔一下吧。

“去哪儿?”乔银正把酒瓶放回柜子,见她准备离开便随口问了一句。

“啊,”沈未明被问得顿了顿,“不去哪儿,去靠窗那边坐坐。”

乔银不再说什么,沈未明离开了吧台。

驻唱歌手已经唱到中场,沈未明的手指在桌面上敲着节奏,仍然注视着窗外。这条街的夜晚真的算不上繁华,行人的影子从一个路灯被拉到另一个路灯下,大家都是赶路的样子。她突发奇想,在窗户上哈气然后花了个高音符,竖线勾起一个尾巴来,她从哈气的边缘突然看到了那个人。

从这边数第三个路灯下面,宋见秋和一个女孩并立,准备过马路的样子。沈未明迅速起身而后很利落地破门而出,这一瞬间,宋见秋刚好也看过来。

沈未明抬起手臂来招招手,那两人转过身来面向她。她哒哒地下了台阶,和一大一小两个人相对而立,却忽然有些局促似的。

“好巧,”宋见秋先开口了,“沈老板准备出门吗?”

“不,正好看到你过来才出来的。”

沈未明脸上还是那种熟悉的笑容,宋见秋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突然好几天不来,莫名有种从前旷课的感觉。她看沈未明正看向小忻,正好介绍道:“小忻,叫阿姨好。”

宋佘忻一直在看沈未明,宋见秋话音刚落,她便礼貌道:“阿姨好。”

“嗯,你好。”沈未明温和道。她和小女孩对视着,心里觉得这张脸和宋见秋哪里都像,尤其是眼睛。女孩身材高挑,让人不自觉会联想到亭亭玉立四个字。宋见秋已经有家室了吗?她一瞬间觉得她们之间多出一条很大的鸿沟——不,她又很快推翻猜测——女孩看起来已经十几岁了,估计不会是女儿。

这时候,宋见秋忽然想起什么般道:“咦?是不是应该叫姐姐?”

“不会不会,”沈未明赶忙否认,她带着些试探说到,“我是85年的……应该和你也差不多大吧?”

她看着宋见秋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莫名有些忐忑,她不希望自己和宋见秋就这样差了一辈。只看状态的话宋见秋真的不显年纪,可是沈未明总觉得这人有些超出常人的淡然。

“啊,那倒的确该叫阿姨。”

沈未明放心下来,嘴边的笑容不自觉也轻松了不少。

不必再改口重叫一次了,宋佘忻偏头看向前面的店面。“bar”是酒吧的意思,“mercury”是什么意思呢?

三人沉默了一阵,宋见秋看这人也没什么事的样子,她自己也想不到有什么好说,只好与她道别:“那沈老板,我们就先回去了?”

“好——”沈未明刚要和她再见,却突然想到自己追出来的原因,她急忙补充道,“对了,明天有个很不错的爵士乐队要来演出,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

宋见秋似乎没想到她会说这个,她还没反应过来该回什么,沈未明又补充道:“啊,没有要你来消费的意思,只是觉得表演很值得一看。”

她自顾自露出一副很抱歉的表情,宋见秋被这几句话说得有些乱,她不习惯去想别人心里的逻辑,几句话像毛线团一样缠在她脑海里,她最终决定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会来的,谢谢沈老板特意告诉我。”

沈未明不禁在想这人思考的几秒是在思考什么,她总是读不懂宋见秋静如止水的神态中藏着的思绪,却也因此生发出更多的好奇心。

“不必道谢——那先再见喽,”沈未明又低头看向女孩,“小忻再见。”

宋佘忻的目光从门店那里收回来,点头道:“阿姨再见。”

沈未明没多作停留,她们分别在这个路灯下,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宋见秋终于来得及处理刚才交流里的信息,85年生的话,沈老板今年竟已经27岁了。好吧,印象又推翻重来了,沈老板现在是27岁的实业家。还有,那人为什么能这么灵活地表达呢?她有时也有很跳脱的思维,只是表达能力从未与之平齐。

“姑姑,阿姨是那家店的老板?”宋佘忻牵着她的手问到。

“嗯。”宋见秋的思绪终止了。

“下次能带我去吗?”女孩一如往常在绿化带的边沿上一条一条地走,恳求的时候冲宋见秋露出星星眼来,“我还没去过酒吧。”

“你怎么知道是酒吧?”宋见秋看她一眼,嘱咐道,“当心崴脚,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郝主任说维持机能要从小就注意。”

“奥,”宋佘忻于是不再看她,而是盯着脚下,“英语课学过呀,‘bar’就是酒吧的意思。”

“哦……”宋见秋想到那硕大的花体英文,“你不是英语课都睡过去了吗?”

宋佘忻停下来:“说好不管我,还总是讲这种话……”

宋见秋笑眯眯地看着她,她的确也不管侄女的课业,只是有时候觉得逗逗她很有趣。宋佘忻开学就要升初一了,她的课业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只好升上了她父亲——也就是宋见秋的哥哥宋铭——任教的初中。

“我说的是事实吧。”

宋佘忻干脆不辩驳,她又蹦蹦哒哒地走起来,回答道:“有时候会翻翻单词表,感兴趣的单词顺手就记住了。”

宋见秋颇有些哭笑不得:“比如酒吧?”

“嗯——所以能带我去吗?我不喝酒,只是想去看看,以前只在书上还有电视上见过。”

宋见秋回想了一下那里的氛围,有乐队表演的时候可能会震得耳朵疼,但是那种音乐还是独具一番风格的;驻唱听久了就会觉得审美疲劳,但是安静一点;其他没有表演的时候就只有背景音乐,总感觉少了些那里的灵魂。

“喜欢安静一点的音乐还是吵闹一点的呢?”她问到。

“诶?吵闹一点会是beatles吗?”

还学了披头士啊,宋见秋不禁笑了笑:“不是他们,但是也类似吧。”

宋佘忻静静地想了会儿,最终得出的答案是“很难抉择”。

“那晚上回去找几首听一下吧,听一下再选。”

“好诶!”

沈未明后知后觉,自己好像有点殷勤了。

想来对方也没对她展示出什么过多的亲近,估计也不会有工作上的往来,只是交际的话,她的积极似乎已经超过了友好。人类是一种不能在一开始就过分靠近的生物,如果无缘无故地表现出很过剩的好意,反而会使关系变得更远。

这和人的品性无关,她觉得这是“人”生而具有的特点。

因此她对她和宋见秋的关系也隐隐有些担心了,她反复回忆路灯下宋见秋的每个表情,得到的结论是那人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揣摩的表情。

“愁什么?”快要打烊的时候,乔银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嘴。

“看起来很愁吗?”沈未明枕着胳膊趴在吧台上,闻言侧过脑袋看她,乔银正从水池里一个个捞出玻璃杯来,然后再一个个擦拭。

“很愁,”乔银猜测道,“零食还是没找到供应商吗?”

前几天因为要增加运送费的事和之前零食的供应商谈崩了,沈未明正抓紧联系新的老板。爆米花、锅巴什么的虽然不是酒吧的重点,可顾客往往也都在意着这些细节。

“啊……对,明天上午还得去里介市场一趟,”沈未明长叹一声,“更愁了啊!”

其实供应商的选择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事,市场上价格几乎都是透明的,主要需要考量质量、账期等等。但一想到还要一家一家地联系,沈未明不免觉得头大。

乔银笑了笑说:“相信你,一天准能搞定。”

沈未明点点头,抬起一根胳膊说:“借你吉言。”

她很快又回到刚才的困扰中,莫名觉得和宋见秋很投缘,除了眼缘这种说不清的东西之外,她努力捕捉着自己可能会被吸引到的地方。

她是个很热爱和人相处的人,沉醉于交际带来的奇妙感受中,并且坚信人会带来将时间乘以十倍、乘以百倍的快乐,遇到投缘的便更是如此。她觉得如果没有初遇时候这种麻烦就好了,如果两个注定能够契合的人可以从某一句“很欣赏你”开始就成为挚友,那倒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青鸟的名气其实不大,或许是因为爵士乐队并没有随着时代浪潮兴起。

沈未明一直觉得自己乘上了时代的东风,11年春天,一档乐队竞演综艺席卷了暑期的热潮,把摇滚带到了千千万万年轻人面前。接下来的一年里,各式各样的乐队乘风起势,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摇滚这种音乐形式划时代的一年。

但爵士摇滚显然没有跟上这股潮流,或许是因为它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太短,相较重金属摇滚等仍然算得上冷门。

不过所幸是周五,店里还是几乎坐满了人。青鸟乐队的实力沈未明相当认可,她和主唱周扬是曾经在一家公司共患难的关系。演出开始之前,他们两人坐在舞台前的小桌那儿聊天。

问候了几句之后,周扬主动提起了他们目前的发展。

“好多了,今年真的已经好多了,多亏有你们帮忙宣传。”

沈未明听了很是高兴:“早和你说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早晚的事。”

其实她也没帮什么大忙,不过是在相关行业的人提起爵士摇滚的时候就帮着介绍一下而已。但所谓名气,不就是这样积攒起来的吗?

“这个月只有月底有个音乐节,你看什么时候需要我们,随时来表演。”

“不不不,”沈未明连连摆手,“怎么敢称‘需要’,我还得感谢你们给我面子呢。”

他们就这样聊着,很快到了晚上九点,沈未明起身往后看去,酒吧里已经来了不少客人,万来前前后后地忙活着招待,乔银有几次甚至亲自把酒端出来。

看来招人的事迫在眉睫了。

她又不自觉地往门外看,玻璃门把店里的热闹和外面的冷清分隔开,那人还没有来。

“扬哥!上台了!”吉他手站在台上喊着周扬。

后者闻声起身:“开始了?”

他边咳了两声边跑到台上去,他唱歌前总有咳两声的习惯,好像能让嗓子真的变得更沙哑一样。

沈未明微微昂头看着台上的三人,笑着说:“又能当你们的观众了,荣幸之至啊。”

“水姐说这话……”吉他手回以痞里痞气的笑容,“好说得很,等哥几个什么时候能开起来巡演了,你来捧个场就完事。”

“必须捧场,放心。”

对话到此结束了,沈未明还惯性一样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她看着眼前为各种事忙碌着的人们,立在原地空了几秒钟。她不禁有种身处喧嚣中心又置身事外、身处当下又超脱时间的感觉——期待了很久的青鸟的演出已经在眼前,在紧张什么又失落什么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